将军作为一个军队的灵魂人物,他们轻易是不会前往前线作战,毕竟一旦他们牺牲,那就没有人能够指挥战士和敌军作战,不能将战斗力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一旦前线战事处于不利状态,那将军也能够率先逃离战场,保存有生力量,以待继续和敌军抗战。不过有一个将军,其率领的军队在弹尽粮绝时,他却第一个拿起大刀和鬼子,也是首个拼刺刀殉国的军长,此人就是王甲本。
1901年出生在云南富源县的行伍家庭,父亲曾在讲武堂中就读,和朱德是同窗密友。不过在1918年时父母病逝,兄妹几人被四叔抚养,此时的王甲本只能从师范学校回家,在义父范石生的安排下去往云南讲武堂中就读。他的成绩十分优秀,之后还来到顾品珍的部下任职,在训练中一直很是刻苦,其他的战士都很佩服。
之后他又来到了范石生的部下任职,对陈炯明军阀进行讨伐,在北伐战争中也立下了奇功。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化名带着部队隐藏在16军中,范石生按月下发军饷,还在这里成立了我党军党委。而王甲本当时担任16军47师301团长,和朱德有了密切的接触,感受到我党军队的新作风,不顾老蒋的清党指令,继续让我党人士担任团级干部。他还写信给小十五岁的弟弟,让他长大后去延安参加革命。
1929年16军整编为51师,王甲本担任少将旅长一职,在1934年51师被解散,王甲本带着部队投奔陈诚。其实早在孙中山时期,陈诚就对他十分欣赏,尽管王甲本是杂牌军,但却毫不怕死,更不贪财,对他进行了提拔,并送到陆军大学中进修学习。在淞沪会战开始后,王甲本作为98师的副师长,他在战场中积极作战。
尽管是一个指挥军官,但却认为应该在最前线才能掌控战局,才能进行更有效的作战。因此他亲自和战士在战场中作战,拿着机关枪对敌人进行对抗。但血战中98师损失很大,师参谋长殉国,他本人也中弹三十一片,因表现突出担任98师师长一职。他在接手军队后,启用大批的优秀军官,和战士们一同吃住,还教导战士们如何处理血泡,善于钻研兵家战术。他还规定官不扰民,更不能私扣军饷。
在1939年他率部参与了南昌会战以及第一次长沙会战,每次作战他都能够率先完成任务,因此被提拔为79军副军长。在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响,他率领98师赶往捞刀河北岸,阻止日寇的北逃。尽管我军的装备落后,但依旧奋力的抵抗,打死了日军两个大队长,让敌军自乱阵脚。在1941年12月24日,长沙会战再次开启,79军被安排在长沙东南面,对鬼子的第3、6师团围歼。
在1942年1月5日,日军残部逃到浏阳河,但王甲本带着两个团的兵力进行围击,日军为了逃走,派出了几十架战机对王甲本部四处的轰炸,以至于千人牺牲,但日军的损失更大。在此战结束后,他被授予"硬仗将军"的荣誉,还被提拔为79军军长。
1943年11月2日,常德会战打响,日军33师团对79军进行了进攻,王甲本率领敌军抵抗,两军的损伤很是惨重。在1944年7月,为应对衡阳的战情,王甲本率领79军和日军进行了激烈的作战,战况十分的紧张,因日军兵力太多,79军始终没能突破鬼子的防线。衡阳城无奈沦陷,他带着士兵朝着南面奔走三百里,赶往冷水滩阻滞日寇的西进,从而让广西的后方得以保障。
一番激战之下,日军的116联队大队长被击毙。到了9月6日,王甲本率军来到了东安县,第二天部队继续前行,当到达山口铺一代时,结果和鬼子的搜索部队相遇,但起初士兵误认为是友军,并没有进行防备,直到走进后才知道是鬼子。
此时的日军已经做好了准备,在重武器的袭击下,我军的损伤很大,而王甲本也被鬼子的枪支击中,腿部和臀部均中弹。但在子弹打光后,他依旧拿着大刀和鬼子作战,接连砍死了七个鬼子,但他浑身被砍了三十二刀,左右手掌多次被刺穿,倒下时手心已经没有肉,就连胸部以及腹部也被刺刀捅伤。
在王甲本将军死后,朱德也送上了挽联,还被追认为陆军上将。不过他的妻子在新中国后,因他的身份遭到了枪决,就连和杨振宁同窗的儿子也在特殊时期被迫害。
参考文献:《朱德总司令题:抗日民族英雄王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