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七
PS:校对生孩子去了,欢迎大家帮忙一起挑错别字,感谢!!!!
知名娱乐媒体人“老杜传媒-杜恩湖”,近日的社交平台发文,恭喜演员张钰复出:接到知名女演员张钰的电话,她正式签新的演艺公司了。
张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特别是00后:这人谁啊,知名演员,她有过什么作品呀,拿过什么奖项吗?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呢?
张钰确实没有什么作品,当演员那几年,她一直在跑龙套,更别提拿过什么大奖项了。
虽然如此,但是张钰却办了一件其他女演员都没敢做的事情:揭开娱乐圈的“潜规则”内幕。
并且还公开表示:我所有的角色都是“睡”出来的。
后面更是扔出了一张“特殊”的名单,上面涉及的导演人数,多达13人,总之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女演员。
这还是在当时网络不是很发达的二十年前。
如果是现在,张钰此举很可能会引发一次整顿娱乐圈的浪潮,可惜了!
而在当年,面对众人非议,以及导演封杀,也只能狼狈的离开娱乐圈,回到家乡嫁人生子.......
如今已经二十年过去,她再次复出,真的还能做出一些成绩吗?
一、
在“堕落”之前,张钰曾经也是一个非常励志勇敢的小姑娘。
出生于湖北十堰郧县,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有着农民女儿的质朴与坚毅,8岁的时候,就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一起离开家乡,来到了大城市。
见到了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张钰有着小小的迷茫。
甚至生出了这样的一个感悟:这个世界如此精彩,但是却一点也不属于我,这太不公平了,我一定要努力,拼出一个未来。
这个姑娘,此时并没有那么强大的虚荣心。
而是还想着通过自己双手,来拼出一个未来,十多岁的时候,她就不上学了,在一些零碎的工作来做。
那时候,她想法很简单,勤劳能致富。
很快社会就给她狠狠地上了一个,没有学历,没有经验,没有一技之长,在这个社会连一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更何况发家致富,实现人生逆袭了。
在一次与朋友吃饭的时候,趁着酒意,张钰向朋友倾诉了自己的烦恼:“这社会真难混,得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才能赚到大钱,住上大房子啊!”
朋友开玩笑,指着电视中的演员说道:“你去拍戏吧,演员赚钱,有的人一年赚的钱,就能在北京买一套房了。”
朋友这句玩笑之语,张钰自己却是上心了。
1997年,张钰揣着自己积攒的几千块积蓄,来到了北京,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进修班学习表演。
在这里,她认识了一些专业演员,并向他们请教与演戏有关的知识。
张钰非常的用心,光是笔记就记了厚厚的一大本,天真的她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成为女主角,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现实却与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她去剧组面试的时候,别说女主角了,连一个有台词的角色她都争取不到,只能接一些龙套角色,能露脸都算是不错的了。
还没成为富婆,在第一关就倒下了。
这让张钰很失望,就这样她连续努力了三年时间,依旧没有得到那个属于她的机会,然后她失望了,也“堕落”了。
开始随波逐流了起来........
二、
关于“潜规则”这个事,杨幂就看的非常透彻,在采访的时候,她曾经说过这样的一番话语:
“并且这已经很常见了,很多我所知道的女明星,不仅仅是女星,只要是让我能引起关注,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你都可以招呼上,只要是能让我成功,我可以主动和你说,我和谁睡过,和谁做过什么事,就是为了有热搜。”
简单的来说,“潜规则”不仅仅是在娱乐圈存在。
其他圈子也有,只不过娱乐圈更严重一些,这三个字代表的是你情我愿,没有什么强迫这一说。
女演员付出了身体,得到了资源。
导演或者制片睡到了年轻貌美的姑娘,付出的东西,也只不过是自己权利范围内的一个角色........
所以,这样的事儿,只要混娱乐圈的都已经习惯了。
张钰也是如此,或许刚开始的时候,她也坚持过,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也妥协了......
试想一下,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一天熬十多个小时。
跟着剧组摸爬滚打,累的要死,才赚几十块钱,而小姐妹仅仅只是跟导演睡了一觉,就得到了几千块,她的心里能平衡吗?
很多姑娘误入歧途,不是她本人坏,而是大坏境推着她。
张钰随波逐流以后,情况也确实好了不少。
2000年,张钰接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小角色,在《大清蒙古王》中获得了一个露脸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她又陆续演了几部戏。
其中,还有几部戏收视率都还不错,比如《蓝色妖姬》、《小城交警》、《康熙帝国》等等。
可惜,在这些戏里,她只是小角色,戏在红与她也没有关系。
2003年,张钰终于红了,不过这一次红,不是因为她主演了啥爆款影视剧,也不是她攀上了哪个公子哥。
而是把娱乐圈的天,给捅了一个窟窿。
2003年,张钰拿着一盒录像带,找到了媒体记者:“我手里有确切证据,能够证明在2002年6月1号的时候,黄健中当着我的面和我朋友小霞发生了关系。”
黄健中是谁,那可是知名大导演。
执导过《如意》《良家妇女》《龙年警官》《过年》《大鸿米店》《红娘》《笑傲江湖》等多部影片。
而且还多次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这样有名气的一个导演,爆出这样的丑闻,其影响力可想而知,尽管在那个网络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这件事还是爆了。
很多电视台,以及媒体记者,就像是见血的鲨鱼一样,跑去采访张钰。
张钰终于尝到了走红的滋味,她也没让媒体失望,放出了不少猛料:
按照张钰的说法,黄健中早就觊觎她的美色,因为工作的原因,在黄健中的家中,二人曾经有过两次见面。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黄健中就用言语暗示她。
不过被有了堤防之心的张钰,给含糊其辞的岔开了话题,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张钰的警惕心更强了,所以第二次见面,她带了一个录音机。
黄健中与小霞发生关系的时候,张钰也在床上,并且还利用录音机,录了音。
按照张钰的说法,她录音的事,黄健中自己也知道,而且还说:“无论你是录音,还是拍照,我都不怕,我黄健中不怕任何威胁。”
听起来十分的气人。
当然这时候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既然张钰不愿,为啥人家两人办事的时候,她不回避走开呢,为啥还能泰然处之?
所以,那段时间张钰也承受了很多非议。
后来,她对此做出了解释,详细情况请看下方图片,总之过程十分的精彩、劲爆,通过这件事,张钰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名气。
这个名气虽然不是很光彩,但是对于混迹娱乐圈的人来讲,黑红也是红,比不红要强。
或许彼时的张钰,也因为这件事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会凭此青云直上,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大明星。
然而,等待她的不是片约,而是各路导演的封杀。
三、
对于张钰的控诉,黄健中也有自己不同的说法。
承认那天与张钰吃过饭,但是对于张钰的其他说辞,他唯有四个字,那就是“胡说八道”。
黄健中表示,自己那天喝了两瓶酒之后,就醉了,后面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
后来,对于张钰的各种说辞,他不在回复,不过圈内却有人跳了来,一名姓王演员公开讨伐张钰,称她很会耍手段”、“使心计”,在圈内有名的劣迹斑斑。
王姓演员还透漏了不少秘闻,比如张钰用“强暴”威胁过《金粉世家》的导演,为了见名导还砸坏过别人家的大门等等。
对于些说法,张钰自己当然不可能承认。
她十分激动的表示,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阴谋,而王姓演员也只是一个“先锋军”,在背后,还有更多的阴谋。
王姓演员的爆料,并未能让张钰伤筋动骨。
不过,接下来各大导演的动作,直接决定了张钰的命运,她势必会在圈内消失。
2004年1月份,张纪中、于敏、黄健中三位导演在《中国广播影视报》中,发表了一篇文章,揭露了张钰的种种行为。
比如为了上戏,曾找某导演的妻子大闹,自称被该导演强奸,文中还称张钰“借钱不还”、“拐走于敏手机”等等。
张纪中更是用“玷污娱乐圈”这几个字,来形容张钰。
这三位都是知名大导演,而《中国广播影视报》又是一家非常具有权威性的媒体,这篇文章的影响力,可比张钰接受十次采访的威力都足。
试问,圈内还有哪个导演敢找张钰拍戏?
当然,张钰也不吃素的,直接以“侵犯名誉权”为由,把《中国广播影视报》以及三名大导演给告上了法庭。
这时候的张钰,似乎已经疯魔了。
她又爆出了一剂猛料:公开声称自己所有的角色都是“睡”出来的,一年时间“服侍”了十三名导演......
还公开了这十三名导演的名字。
也有记者找到了名单中的导演,但是该导演却表示:“我不认识张钰这个人........”
孰真孰假,谁也不知道,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2006年,张钰名誉权案开庭,但是因为缺乏重要的证据,以及证人,张钰输掉了官司,这也意味着她在圈内,已经走到的了穷途末路。
不过,彼时的张钰却很嘴硬,坚持自己背后有高人,有计划。
在这之后,张钰又办了两件事,一是与宋祖德签约,二是找到了一家出版社,想要以100万的价格,卖掉自己的自传,但是被对方拒绝了。
也不知道张钰所说的高人,是不是宋祖德。
反正结果很明显,张钰的高人并没有让她走红,人们这瓜吃了三年也吃腻了,没有人在关注这事。
而这事爆出来以后,张钰身边的人,都以异样的眼光看她。
她也在北京待不下去了,只好收拾东西回到了老家,在那段时间,老家的亲人们也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总之,那段日子十分的难熬。
不过,张钰的运气还算不错得遇良人,最后还是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这对她来讲,可以说是最大的幸福了。
男人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不在乎张钰那段不堪的过去。
在张钰33岁那年,还买了钻戒向她求婚,这让张钰非常的感动,就答应了这个男人的求婚,婚后两人过的十分幸福。
张钰最后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是身穿白色婚纱,老公手捧她的孕肚,她笑的十分甜蜜,从那之后,张钰彻底过起了相夫教子的日子。
娱乐圈中的是是非非都与她无关了。
就是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张钰今年也已经快50岁了,她为啥还要付出,付出以后她能做什么呢?
对于一个女演员来讲,过了三十岁,基本上就已经走下坡路了。
在娱乐圈,从来不缺少年轻漂亮的姑娘,她这次回来又能演什么呢?还是只是趁机炒作一把,把热度炒起来。
然后,开直播,当网红?卖货?
这种的可能性,完全比她当演员去演戏大多了,毕竟她这个年纪,当年经历的那些事,想要去混娱乐圈,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只能说希望她能够一切顺利,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如何,一定要走正路。
有一些时候,“潜规则”会是捷径,但是这条路并不好走,最后得到的很可能是一颗苦涩的果实。
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努力,才是正道。
即便路有荆棘,异常难走,但是当你坚持到最后,等到收获的时候,你会发现那颗果子是异常的鲜美可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