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剁手周专题,今天小编教你躲避双十一的第三招——练功!
不是什么绝世神功,而是自我的技能。
最近看的一部电影里,有个16岁的高中生,上课喜欢练习憋气,憋过头就直接一头栽在地上,同学们一脸习以为常:“老师,他又昏倒了。”
哈哈哈哈哈……
但其实他是为了练习与巩固冲浪的基本功,因为,他要挑战世界上最大的海浪之一——Mavericks。
只有憋气时间长达4分钟,才有可能在巨大海浪袭来之际,淹没于海下后,存活下来。
这部关于冲浪手的电影叫做《冲浪英豪》。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英年早逝的著名冲浪运动员杰伊·莫里瑞蒂的生平事迹。
像我这种懒人,憋气不行,换气又不会,普通的游泳运动对我来说就是套个游泳圈拍打水玩。
而见到大海,就只敢很土鳖的在一旁捡点贝壳海螺之类的,冲浪这种刺激的海上运动,想都不敢想……
好像是这样,越是自己不敢的,看那些热爱极限运动的人就越是钦佩与仰慕。
我从小就喜欢跟我爸一起看一些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高空走钢索、冬天冰冻挑战等极限项目,看冲浪,是第一次。
影片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小时候的主人公杰伊为了救心仪女孩的狗,不慎落入海浪之中,所幸被路过的冲浪手弗罗斯提顺手捞上岸。
第一次见面,这位厉害的冲浪高手弗罗斯提对杰伊说:“你刚才用完了老天爷给你的好运。”
住在海边,从小对海浪有着痴迷之情的杰伊,心里暗下决心“我要冲浪”。
他隔天就拿着自家破损的冲浪板,跑到冲浪区,毫无章法地朝浪游去,结果当然是撞个头破血流……
有人跟他说,不可能第一次冲浪就能站起来的,杰伊扭过头偏不信这邪理,又一次向浪游去,
这一次,在热心的小伙伴的指导下,他站起来了,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他在大海扬起的一阵波涛中画出一道最美的弧线,随风远去……
有什么是让你赖以生存至今,仿佛为他而生一般的东西吗?
父母离异让杰伊过早地开始承担家中的事务,他很懂事,但从不轻易满足。
有一天,他窜上冲浪高手弗罗斯提的车,来到了半月湾海岸,发现了传说中世界上最大海浪之一的Mavericks。
杰伊找到了自己新的目标,为了征服这个17秒可达28英尺的巨浪,他恳请弗罗斯提指导自己的冲浪技能。
为了学会这个技能,杰伊需要面对与克服的困难还有许多:人类坚实基础的四大支柱——体能、意志、情绪和精神。
在水池中手托举椅子,上学路上用滑板计时,憋气四分钟,在冲浪板上游过三十六英里的海湾,在巨浪中无外物借力漂浮一小时……
这一年,厄尔尼诺现象来袭,半月湾的Mavericks的浪高达十年之最,18秒32英尺。
很危险是自然,却还是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冲浪爱好者集聚于此,不断挑战不断伤亡。
弗罗斯提,这位亦师亦友的冲浪教练,此时于杰伊而言,已宛若父亲一般的角色,
他很担心杰伊的安危,却又深知杰伊现在这份执着与激情正是曾经年轻的他的模样。
带着大家的忧虑与期望,迎着自己内心的渴望,杰伊向大海而去……
我泪点算低,但至少会被一些煽情性的情节点而激发出来,
当看到杰伊经历一次险象迭生后,终于成功地与巨浪并肩时,
我却忍不住泪水,转眼就溢满眼眶,
看电影之前我其实就知道,杰伊有成功挑战巨浪,然后一战成名,可我看哭了……
我也知道,真实故事里的杰伊英年早逝,以为会因为他死于大海而难过,却又没有……
冲浪这个运动说起来很有趣,追逐你的东西正是你所追求的。
我们都来自海洋,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属于海洋,而我们当中有些人是海浪之子,也注定归于海洋。
——《冲浪英豪》
“Live like Jay”是故事之外现实之中冲浪手们的心声与奉行准则,也该是我们向其取经的一种精神。
你所敬畏与向往的事物,就应该去尝试。
除了冲浪,还有更多的选择,篮球、瑜伽、摄影等等,
学会他,征服他,拥抱他……
《冲浪英豪》是2012年的运动传记电影,在豆瓣上他只有3116人评价,我正是那第3116人。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上如同一颗沧海遗珠,被我如获至宝般的捧起,现来传递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