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胡斐若来到真实历史上苗人凤被他押入狱仇敌直接一枪毙命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43更新:2023-04-28 14:45:13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老先生虽然已经故去,但他给我们留下来了一个神奇精彩的金庸武侠宇宙。

在这个世界里,有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有飞檐走壁的绝世武功,有缠绵眷恋的儿女情长,有令人钦佩的家国大义。

其中很多故事,都还有着相关的历史背景,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既然根据历史背景创作的故事如此精彩,那么真实的历史又是如何呢?

华山之巅真的会出现几道身影辗转腾挪,比武论剑吗?江湖中人行走天下,见面了真的会抱拳行礼,互报家门吗?

或者说真的有这么一个江湖吗?真的有振远镖局、飞马镖局、五郎镖局或者哪门哪派吗?

时间太久的历史我们或许难以追溯,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先从比较近的“飞狐”世界,对那个神秘的江湖一探究竟呢。

随着武侠剧《飞狐外传》在腾讯视频的热播,金庸武侠热也因此再度兴起。

如果“飞狐”世界中的人真的穿越到了现实历史上,他们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和结局呢。#从飞狐外传看清代武林#,我们就能窥探一二。

《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算是两部姊妹篇,《外传》的成书时间比《雪山》要晚,可在时间线上《外传》却是在《雪山》之前。

#飞狐外传#主要讲述的便是一代大侠胡斐的“成长期”,这是个一出生就背负了血海深仇的孩子,从小只能和家中老仆相依为命,靠着老仆拼命抢下的一本家传秘籍,愣是练出了一身武功。

可即使如此,胡斐也并不快乐,因为他的父亲“辽东大侠”胡一刀被人毒害,他想报仇却连仇人是谁都弄不清楚。

每每提及杀父仇人之时,第一反应就是苗人凤。

甚至后来还一直追着凤天南不放,真正的仇人阎基却能够骗过他。

在感情上,胡斐遇到了袁紫衣,却因袁紫衣是出家尼姑,二人最终有缘无份。

程灵素也倾心胡斐,胡斐却和她义结金兰,最终程灵素为胡斐香消玉殒。

这几人的儿女情长,最后也只是一场悲剧。

就是这么悲剧的一个胡斐,却是一个真正的大侠,他能够帮助很多人,却唯独帮不了他自己。

但胡斐若是到了真实的历史上,他却能有两条“降维打击”之路。

禁武和崇武

首先在飞狐的世界中,武林繁荣,各门各派各种武艺百花齐放。

光是袁紫衣参加“天下武林掌门大会”这一路上,就夺下了九个半掌门之位,像是韦陀门、八卦门、雁行门,还都是一方有名的门派。

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却是基本不可能的。

#飞狐外传#的故事背景是在乾隆时期。可在满清入关之时,由于担心汉人反抗统治,就已经开始逐步的禁止人们习武,更是不允许持有刀枪剑戟等武器。

一直到了顺治六年,顺治才由于满清统治日益稳固以及各地盗贼治安问题,允许人们持有武器自卫。

就这样渐渐发展过了康熙一朝,在雍正、乾隆时期又出现了问题。

由于人口日益增多,很多闲散的社会游民以武师、游侠等身份来往各地,武术倒也是真地得到了一个兴盛。

《飞狐》之中的太极门、八极门此时也有了一定原型。

雍正年间,八极拳大师吴钟仗着一身武艺,三次只身单枪硬闯南少林。

从拳脚打到兵器,从暗器比到轻功,南少林竟无一人能够近身。

之后几年间,吴钟又纵横南七北六十三省,一手八极,一枝长枪,无一人能挡住吴钟的锋芒,创出了“南京到北京,神枪有吴钟”的威名。

太极拳则是在乾隆时期兴盛定名,由陈式太极拳的陈长兴传拳于杨露禅,发展出了杨氏太极拳。

后世也渐渐有了“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说法。

但这种兴盛的武林,却一直是朝廷的一块心病,一直有一句话叫做“侠以武乱禁”。

一个有着超绝身手,能够飞檐走壁、来去无踪的大侠,谁能管的住他呢?

而且这些管不住的武师、游侠们,不事生产,有的靠着给人保镖护院为生,这还好说,但有那靠着教拳开馆过日子的,则是让清廷如鲠在喉。

一个“不稳定因素”,还想教出来一群“不稳定因素”?

出于维稳的考虑,清朝的皇帝再次动了禁武令的心思,但此时的皇帝却是聪明了很多,明白了堵不如疏的道理。

雍正年间,颁发了《禁止拳会谕旨》,大概意思便是劝导这些练家子们,你们既然有练拳的力气,为什么不投身军旅或者考取武举,为国效力呢?

实有膂力,勇健过人,何不学习弓马,或就武科考试,或投营伍食粮,为国家效力——《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六十三》

随即,便是对武林下了最后通牒:

自号教师演练拳棒,及投师之人,即行拿究

意思就是,民间只要有教武术的和习武的,都得被抓起来。

这样的旨意,可以看出雍正是想将天下习武之人握在自己的手里,为自己所用的,那么胡斐此时也完全就可以去考取武举啊。

清朝虽然管制民间习武,但对于官府控制的习武却比较推崇的。

武举从武则天时期就被设立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武状元共有185人,清朝居然就占据了109人。

以胡斐的武功才学,名望身世,完全可以在武举之中崭露头角。

一旦得到了此时的乾隆皇帝赏识,甚至高中武状元,那对于他来说完全就是一条崭新的道路,甚至可以从此借助朝廷的力量报仇:

苗人凤、阎基等人皆是有谋害我父的嫌疑,还请皇上御批刑部协助彻查;五虎派掌门凤天南横行乡里、为非作歹,还请广州将军协助围剿…

甚至后来的反派之一福康安,这位在历史上可是乾隆的宠臣之一。

如果胡斐有了官方身份,甚至也成了乾隆的宠臣,那么福康安定然不敢随意加害胡斐。

最终的“天下武林掌门大会”,如果是胡斐来主持的话,那就没了“玉龙杯”之变,程灵素也能活下来。

这一切只能说,有了“编制”,那就是不一样。

时代变了

如果《飞狐》世界到了现实历史上,胡斐的另外一条道路则是“依靠科技”。

在清朝时期,火枪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顺治六年的禁武令之中,允许百姓自持的武器就有火枪。

康熙时期,火器也是有了更多的发展,像是金庸另一本小说《鹿鼎记》之中描写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韦小宝的宝贝之一燧发火枪,都是确有其事。

乾隆年间也是有了“十喜花膛锸子枪”,这是一种全长1.5米的线膛火绳枪,直接配备到军队之中使用,甚至当时的广东军队之中,有一半人都使用这种火枪。

胡斐若是能够拿上一支火枪,偏一偏韦爵爷的路子,甚至将火枪推广开来,那么他也绝对会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商家堡中面对要捉拿自己的商老太,胡斐掏出了枪,直接化险为夷;天下武林掌门大会上,胡斐和红花会众人一起掏出了枪,福康安扭头就跑;面对前来寻仇的慕容景岳和薛鹊,胡斐掏出了枪,程灵素活了下来…

胡斐若是掌握了“科技的力量”,那当真就是“大人,时代变了”。

哪怕就是最简单、最原始的鸟铳,那也是划时代的象征,火枪的出现,对于武林、武学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

一个武林高手,练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武术,可他也只是一个人,是个碳基生物,就不可能挡得住一个普通人一枪。

这种情况越是到了近现代,就越是明显。

1893年非洲南部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一支五十人的英国军队凭借着4挺马克沁重机枪挡住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数十次冲锋,3000多人直接被当场打死。

这是马克沁重机枪的首次实战应用,结果绝对让人们感觉到不可思议。

清朝末期的义和团运动,其中练拳的人们也是觉得有“神功护体、刀枪不入”,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非常惨痛的。

在《飞狐》的世界里,胡斐等江湖高手的实力绝对达不到“千人敌”的层次,这种情况下能够掌握火器,绝对能够给敌人造成跨时代的打击。

但可惜,胡斐等人始终不过是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他们难以跨出金庸设定的局限,去进行这种天马行空一般的剧情。

毕竟小说需要讲逻辑,而现实不用。

胡斐身上的悲伤值得人们同情,但是更值得人们学习敬仰的却是他身上的侠义精神。

武学或者已经渐渐式微,时代或许已经改变,但是胡斐身上的侠义精神却是可以永远留存。

在金庸的一系列作品之中,除去了郭靖之外,或许胡斐才是真正当得上一个“侠”字的。

或者说郭靖是“为国为民”的大侠,胡斐则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小侠。

我们或许不能“为国为民”,但是可以“为家为人”,武侠武侠,其实没有武也能成为侠。

金庸的武侠世界,“武”从来都不应该是重点,“侠”才应该是永远流传的精神。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飞狐外传#之中胡斐的本质精神,也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恪守的侠义精神。

江湖或许是假的,但侠不是。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