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曾在接受鲁豫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演员敬业标准的“困惑”。
直言:守时、吃苦、受伤难道不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要求吗?
想不通:怎么就成了对演员敬业的夸赞。
也不怪刘天王的要求太高。
因为他从年轻开始,就是在一个地狱级的演员标准里熬过来的——
——TVB。
TVB对演员的要求有多全(变)面(态)?
一辆汽车在进行特技表演,轰油、加速、起飞!
最后横跨失败,一头栽到其他车上。
工作人员一拥而上打开车门。
驾驶汽车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德华。
再看文艺男神梁朝伟。
一套剑法耍下来有进有退、暗草惊风,真要会点功夫才行。
还有张曼玉,零防护高空杂技表演,惊心动魄。
特技飙车、武术、杂技,好一个“曲苑杂坛”。
所以,TVB号称香港演艺圈的“黄埔军校”,绝非浪得虚名。
不仅对演员要求异常全面:学习表演、理论、配音、主持、声乐、舞蹈、武术。
而且在片场拍摄极端严格。
不信?
我们再来看一档最新的“表演真人秀”——《无限超越班》,TVB与浙江卫视、优酷联合制作。
开年第一期节目是内地演员周洁琼与惠英红、佘诗曼搭戏,复刻TVB经典剧目《宫心计》。
本来周洁琼的表演还是非常可圈可点。
结果导演尔冬升却投来了“差评”。
原因很艰深:周洁琼在镜头没给到她的时候,演的不够卖力。
没错,TVB的“家训”就是:不管镜头给不给你,即使做人肉背景,都要当特写那么演。
我们随手去翻了一个94版《射雕英雄传》。
发现丘处机在前面演,后面喝酒的还真是在暗中观察偷听。
为什么一档节目的要求会如此“变态”?
《无限超越班》的名字正是取自TVB大名鼎鼎的“无线艺员训练班”。
几乎香港所有的顶级演员,都出自这里。
刘德华是1981年第10期学员。
梁朝伟和周星驰是1982年第12期学员。
《无限超越班》就复刻了无线艺员训练班的模式:老艺人带新学员。
成龙亲自担任节目召集人,请出尔冬升、惠英红、吴镇宇、佘诗曼、邓萃雯、汤镇业、许绍雄、赵雅芝、车保罗等不同时代的TVB艺人。
由他们调教新人并重现一些TVB经典剧目。
更感慨的是,里面一群演员的哭声,
还让人看见了TVB的真王炸,以及一个时代的缩影。
节目开播后,收视夺冠,在网络平台一口气豪横连拿了24个热度冠军。
为什么会如此火爆?
除了要求严格,它其实有三大看点:
《无限超越班》有个环节,就是以内地艺人为主的学员与TVB明星共演剧目。
差距大吗?
除了召集人助理韩雪在《金枝欲孽》中以粤语上阵,演技不输原版卡司外。
不得不承认,其余青年学员,与TVB老艺人的差距还是宛如“鸿沟”。
但这个秀,靓就靓在并不是来拉踩演技的。
而是正视差距,找回表演初衷。
比如吴镇宇和刘耀文合演的《冲上云霄》。
“无蒸鱼”同学的演技不必多说,一秒入戏,眉眼煽情,延续了香港演员一大表演优点:克制而不失层次。
相比之下,刘耀文只能用反应不足,或者用力不当来形容。
比如演喜悦又有点害羞,以及悲伤带点委屈。
他都会用一个抿嘴唇的动作去帮助自己强调情绪。
这种流于表面的反馈动作,其实很多青年艺人都在用。
帅是帅,甜是甜。
但尔冬升却指出问题所在:不能用嘴去演戏,演员是用眼睛去演戏。
当然,客观现实是:年仅17岁的刘耀文并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和专业训练。
这也与很多非演员出身的艺人,或者偶像爱豆一样。
他们演戏时多出自本能反应。
但是,却很少有人告诉他们,类似抿嘴角的动作,除了能保持帅和甜,对演绎情绪并无帮助。
对此,金像奖影后惠英红一针见血:要多观察一点世界,汲取养分。
不止惠英红,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也常把对生活的观察,挂在嘴边。
好的演员,好的表演,一定是脱胎自生活和现实,而不能凭空想象。
《无限超越班》用TVB老艺人对演技的直率表达和要求,击碎了我们过去对青年艺人一些不好表演习惯的纵容,挑开了一块关于演技的遮羞布。
这是好事,
因为年轻人就是需要这样的高手点拨,才能更进一步。
恐怕这也是《无限超越班》最吸引剧迷的地方。
不仅在舞台上复刻了一众TVB的超人气经典剧集。
还请到了大量的原班人马出演。
邓萃雯虽然容颜肉眼可见的衰老,但演起如妃,还是那么霸气十足,余音绕梁。
佘诗曼的刘三好,依旧让人思绪万千。
尤其车保罗再次扮上“胖头陀”。
还请出了“双儿”、“建宁公主”、“阿珂”、“沐剑屏”。
让《鹿鼎记》老粉止不住的眼眶湿润。
而最最杀手锏的是,
所以,连现场的背景音乐,都是每部剧自己最经典的原音原味,简直要命。
围绕老艺人车保罗的故事,《无限超越班》开播后已经数次引发热议。
到了《鹿鼎记》这期。
这群演员的哭声,更是引人深思,勾住了大家眼球。
在香港,有一种演员叫做“甘草”。
翻译过来就是配角或者龙套。
但配角就一定是小角色或者小演员吗?
有一个故事:
已故的达叔,和发哥同为1974年TVB第三期的艺员训练班同学。
1990年的电影《天若有情》,监制杜琪峰让他演配角太保。
要求只说了一个字:狗。
人怎么会演得像狗?
他出场第一场戏,弯腰驼背,一摇一晃,屁股后插个鸡毛掸子,像条尾巴。
咬着根烟,边走边哼:
输光光,因为上赌场;输得精光,我吃便当;其实我并不逊呀!
狼狈又不服输,好一条被生活抽打的败犬!
演艺圈的配角有两种,一种是陪衬,主要是为了突出主角。
而另一种,则是把配角真正当做完整角色来塑造。
吴孟达就讲,自己从来都把配角当主角演。
在《无限超越班》中,“甘草”演员车保罗也说:
自己演了七十多个角色,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但他不介意,只要自己还是演员,就会感觉很骄傲。
的确值得骄傲,当年一个胖头陀,被一代人记住了整整几十年。
后来短片《老人与狗》还被提名台北电影节影帝,走上了红毯。
这不是演技,又是什么?
但是,这些“甘草演员”的辛酸我们也读懂了。
当98版《鹿鼎记》的“韦夫人”们在节目里登场后,“建宁公主”刘乔方声泪俱下的一番话,惹哭了在场演员们。
他们真心热爱这个职业。
可行业留给他们的机会实在不多。
比如车保罗,一度没戏拍,扫过厕所当过保安。
甚至这次参加节目前,他的正式工作都还是菜场安保人员。
这背后,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创造了遍地的机会。
但浪潮过去也只有头部的巨星和位于上层的演员们,还可以活得风光。
那些甘草演员,没这么好运。
但是,这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只要坚持,永远都会有优秀演员的空间。
《无限超越班》就是一个例子。
它没有刻意回锅重造,而是把那些一度被我们遗忘的好演员,重新拉回台前,又给了他们多一次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尔冬升看到台上一幕,会有感而发,感谢节目导演吴彤的重要原因。
在北京人艺的排练大厅里,高悬着一句话:戏比天大。
其实在TVB这些演员眼里,何尝不是戏比天大。
他们一个在艺术殿堂探索,一个在街头片场拼命。
却殊途同归。
都燃烧着一团火,对极致演技追求的一团火,对表演热爱的一团火。
《无限超越班》则把这团火种撒向了更多艺人跟演员。
如果要问真人秀的王炸是什么?
当然是一个“真”字。
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香港演员的真演技、真性情。
以及心中真金不换的熊熊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