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巨大压力拍出来的敏感电影差点无法上映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63更新:2023-04-29 00:45:55

​儿童性侵案,天怒人怨。

而对施暴者的处罚量刑,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前不久,一项史无前例的法案,再次受到了全球网民的关注。

7月11日,乌克兰法律部门通过了一项针对未成年人性侵事件的惩罚法案。

该法案规定,对于18岁至65岁间,有过强奸或性侵未成年人行为者,将会被强制注射抗雄激素药物。

这种可以降低犯人性欲,减少其性行为的极端的处罚方式,俗称「化学阉割」。

虽然美国、韩国也都试行过类似的举措,但像乌克兰一样举国推行的情况实属罕见。

「保护孩子」如今已经是各个国家的重要议题。

相关的社会讨论与影视作品每年都保持高热度。

因为这个话题,再怎么高调,都不过分。

然而现实的可怕与无奈是。

时至今日,仍有一群人,在残忍施暴之后能屡屡逃脱惩罚,甚至明目张胆地继续自己的恶行。

而他们都有着同一个名字——

《感谢上帝》

Grâce à Dieu

有一种电影,叫「弗朗索瓦·欧容」。

这位极具个人风格的法国著名导演,是三大国际电影节的宠儿。

《登堂入室》、《八美图》、《弗兰兹》、《双面情人》……

迷乱的情欲与复杂的心理,是他一贯的电影主旋律。

从精妙台词,到故事架构,都值得反复玩味。

这回的新作同样令人期待。

在年初的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上,提名了金熊奖,最终斩获银熊奖评审团大奖。

欧容在柏林电影节闭幕式上领奖

不过与以往的奇情抓马不同,这回,他选择了一个纯粹的现实主义题材——

儿童性侵。

影片根据法国神父伯纳德·普里纳特的真实案例创作。

普里纳特神父

2016年,这位神职人员,被指控对近百名男孩进行了性侵犯。

这些性侵案件大多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难以查证。

直到《感谢上帝》公映时,相关部门依旧未能对普里纳特展开判决。

既然现实无措,那就交由电影来发挥想象。

至少,可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

不同于前两年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聚焦》,借助记者或警方的视角,对宗教性侵事件进行抽丝剥茧的调查;

本片将镜头直接对准了受害者们,叙述他们检举神父,对抗教会的全过程。

用的都是真实事件,真实人名。

故事要从第一位举报者的经历说起。

亚历山大,法国里昂的一位普通中产阶级。

人到中年,拥稳定的工作与幸福美满的家庭。

同时,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基督教分支之一)信徒。

然而,与信仰相悖的是,他自己其实是个性侵受害者。

三十年前,年仅十岁的亚历山大参加教会组织的童子军。

期间却遭遇了管理童子军的伯纳德·普里纳特神父性侵。

这场灾难对他年幼的心理造成了永久性的创伤。

但出于对天主教的信任,以及自身的羞愧感,他一直将这件事情埋藏在心底。

直到某天与友人聊起儿时经历,对方突然抛出了一句话:

「你也被普里纳特神父摸过吗?」

这句提问如同一根撬棍,粗暴地撬开了回忆的魔盒。

亚历山大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是场大面积持续性的犯罪行为,他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在家人的鼓励下,亚历山大将普里纳特神父的罪行,上报给了里昂当地的教会。

但对方的回应出乎他的意料。

原来教会早就收到过很多类似的投诉,但并没有对普里纳特神父做出过任何处罚。

时至今日,这个恶魔仍旧在学校里工作,危及着无数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愤怒的亚历山大,试图向里昂地区的大主教巴尔巴林申诉,要求撤销普里纳特的神父身份。

主教接见了他,礼貌性地表达了慰问。

但一提到惩罚普里纳特的要求,老成的主教就变得闪烁其词,试图转移话题。

最终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几个月后,亚历山大在教堂中再次看见了普里纳特的身影。

这个恶魔依旧没有受到撤职与惩罚,有关他的指控仿佛从未存在过。

亚历山大终于意识到,想要在本地教会的裙带关系之下寻求正义,是不现实的。

无奈之下,他又将一纸诉状寄给国家检察院。

这一举动,不仅推动了警方的调查,也在无意间将受害者们团结起来。

弗朗索瓦就是其中一个。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年幼的弗朗索瓦与哥哥,均在童子军夏令营中,遭受了普里纳特的侵犯。

这段往事本已成为过去。

但警察的拜访令他重新开始关注普里纳特神父的近况。

惊讶地发现,这个恋童癖恶魔居然还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

他将搜集到的普里纳特神父性侵证据寄给了多家欧洲媒体。

自己则无码实名出镜,呼吁更多的受害者勇敢发声。

同时他还成立了受害者权益组织,建立相关网站,实时更新案情的最新进展。

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性侵社会运动拉开了帷幕。

性侵受害者与正义的民众们开始向里昂教会施压。

甚至有人直接将此事状告罗马教皇,整个欧洲天主教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场抗争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清算加害者;

也让原本孤独无言的受害者们,拥有了可以依靠的力量。

伊曼纽尔,同样是一名在儿时遭受了普里纳特神父侵犯的受害者。

其扮演者,是被中国影迷戏称为「法国张震」的斯万·阿劳德。

张震:别再骂我了,其实演《宸汐缘》的是个法国演员

与其他成年后尚且还能正常生活的受害者不同,伊曼纽尔在遭受性侵后变得严重自闭,难以与他人进行沟通。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不可逆的生理伤害。

他的情绪非常容易偏激。

哪怕只是在报纸上看到普里纳特神父的新闻,都会突发癫痫,倒地不起。

多年来,他只能靠酒精与毒品麻痹自己,勉强度日。

眼看着他就要自暴自弃,了此一生,受害者权益组织却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大家的关怀下,伊曼纽尔开始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打破心墙接受媒体采访。

曾经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的他,甚至开始主动关心有过类似遭遇的受害者。

说实在的,受害者权益组织并没有多神秘莫测。

不过是定期举办集会,让大家互诉衷肠。

但对孤独者而言,这足以成为救命稻草。

虽然受害者们足够团结,但斗争之路依旧充满坎坷。

但阻力并不在于定罪和找寻证据。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

普里纳特神父从不否认自己的罪行。

甚至愿意公开接受所有受害者提出的会面要求。

普里纳特在亚历山大面前承认罪行

普里纳特在伊曼纽尔面前承认罪行

自然的,受害者会质问他为什么要伤害自己。

然而令鱼叔震惊的是,他竟说了这么一句话:

「孩子真的太吸引我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痛苦。」

他自知自己的恋童癖问题,也曾试过多次治疗。

但最终还是放纵自己的欲望,继续伤害孩子。

原因很简单。

没有犯罪成本。

他能够长期施暴而屹立不倒,背后是整个教会的姑息养奸。

早在普里纳特掌管夏令营期间,他的对孩子的「过分行为」在教会内部就已不是秘密。

但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因为这种现象实在是太过普遍,他们早已见怪不怪。

在《聚焦》中,记者们光是在波士顿地区就查出了十几位涉嫌猥亵儿童的神父,更遑论全球了。

千禧年后,神职人员性侵事件频频被曝光,基督教各教派都已经开始加强对未成年信徒的保护。

但对于上个世纪的性侵事件,他们仍然三缄其口,甚至刻意掩盖。

只想静候这些丑闻从大众记忆中彻底消失。

面对受害者们的多次质询,不耐烦的教会负责人甚至直接呵斥道:

「为什么老抓着那些陈年往事不放?」

可你们口中的「陈年往事」,却是别人一生的阴影。

如果无人发声,这些罪行恐怕要和无数受害者的灵柩一同入土,永无天日。

欧容导演能够在西欧天主教盛行的环境中,拍摄出这样一部尖锐的作品,着实令人敬佩。

不过看到这里,很多鱼友应该还是不能理解本片的《感谢上帝》是什么意思。

教会作恶如此,还谈何感谢?

这背后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花絮。

本片原本是以主角「亚历山大」作为片名的,却在上映前临时改为「感谢上帝」。

这是因为「感谢上帝」这句话,有一个讽刺至极的现实出处。

由于大部分有关普里纳特神父的性侵案件都发生在三十多年前,超过了法定的诉讼时效,调查因此陷入了僵局。

而之前提到的,对此事件闭口不谈的巴尔巴林主教,趁此时机召开发布会。

话术非常官方。

先是敷衍性地「强烈谴责」普里纳特的罪行。

再「立场坚定」地和自己撇清关系,表示自己的无辜。

然后再一副慈悲为怀的模样,劝诫大家放下仇恨,继续追随上帝与教会的领导。

基本等于说了一堆漂亮却没用的屁话。

直到在发布会的最后,他终于还是不小心说出心里话:

「感谢上帝,所有这些诉讼,时效已过。」

没错,这句话是现实中的巴尔巴林主教说过的原句。

一字未改。

话音刚落,发布会大厅全场哗然。

有记者直接起身怒怼主教三观不正。

即便巴尔巴林事后百般辩解,也未能挽回法国群众对天主教的信心。

感谢上帝?

在这些人口中,上帝不过是块挡箭牌。

所谓的「感谢」,是在庆幸自己的不用负责。

且不说曾经虔诚的受害者们是否还愿意相信上帝的存在。

即便上帝真的存在。

怕是也早对这荒唐人间,失望透顶。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