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战士「喜马拉雅之战完结篇我从战场胜利归来女儿雪虹却已遇难」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87更新:2023-04-29 23:13:55

喜马拉雅之战

杨星火

点击进入:第一章 边境枪声

点击进入:第二章:前线指挥部

点击进入:第三章:克节朗战役

点击进入:第四章:门达旺风云

第五章、胜利者主动后撤

点击进入:二十七、印军炮击达旺

点击进入:二十八、第二阶段自卫反击战役

点击进入:二十九、齐美卓玛仙女

点击进入:三十、 欢乐的夜晚

点击进入:三十一 、罕见的决策

点击进入:三十二、 爱情悲喜剧

点击进入:三十三、再见吧,门巴族的父老乡亲

1962年12月,我军参战部队的官兵,欢呼我军对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取得胜利!(摄影:蓝志贵)

三十四、 凯旋和牺牲

从错那到拉萨,沿途的乡村城镇,搭起了各式各样的凯旋门,欢迎胜利归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松枝搭的,有柏树搭的,也有杜鹃花搭的。凯旋门上,写着藏汉两种文字的对联和横幅。其中,有副对联,我记得最清楚:

连战连胜,扬我中华国威军威。

猛打猛追,打得三尼鼻青脸肿。

横幅:真理在手。

*三尼,指1962年联合反华的尼赫鲁、肯尼迪、尼谢·赫鲁晓夫。

1962年12月初,在拉萨,参战部队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胜利归来。(摄影|蓝志贵)

最叫我感动的,是热情纯朴的藏族乡亲们。他们站在凯旋门下,捧着哈达、鲜花、美酒,鸡蛋,慰问胜利归来的指战员。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阿妈,发现从前线回来的队伍中的我,激动得扑过来,张开双臂抱着我,脸亲着脸,额碰着额,行“碰头礼”。这是藏族人民欢迎远方归来的亲人的最高礼节呵!老阿妈捧着我的脸,看了又看,啧啧称赞着:“呵啧啦!你是我们的女英雄!”

我的脸红了,转身指着身边的战士说:“阿妈啦!他们才是英雄!我,我不过是一个写英雄的人……”

趁着老阿妈给战士献酒的机会,我连忙溜之大吉。是的,我在西藏高原工作了十二年,参加过进军西藏、修筑康藏公路、平息叛乱、民主改革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我用那支小小的笔,歌颂过不少英雄、模范和众多平凡而又伟大的高原战士。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和英雄这个名词联到一起。我从心里真诚地立下这个志愿:为保卫西藏边防和建设高原的英雄战士而歌唱,是自己的天职和最大的快乐!

经过三天紧张而又欢乐的行军之后,我和指战员们,于12月7日黄昏时分,乘车驰进了拉萨河谷。

湛蓝的天空, 湛蓝的河水

经过一场战争的洗礼,我眼中的拉萨河谷,变得更美丽、更亲切、更可爱了!黄昏时,拉萨的天湛蓝湛蓝,象绸缎又象海水。高低不同、远近各异的山峰,象赤橙色的珍珠项链,又象开在湖水中的莲花。拉萨河,这条名叫吉曲的河(吉曲,即欢乐的河),此时似乎跳起来唱着欢乐的歌。一路随车队向拉萨奔去!

雄壮的布达拉宫

啊!看见了,那雕塑在拉萨河谷的药王山!啊!看见了,那布达拉宫的闪闪发亮的金顶!突然,好象是谁喊了一声“开灯”似的,拉萨城里的电灯一齐亮了,象是满天繁星飞落在拉萨河谷!战争中的三十多个日日夜夜没有看见电灯了!今夜拉萨城的电灯竟异乎寻常的明亮,美好!车上风尘仆仆的指战员们,竞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是为拉萨,为电灯,还是为那缀满红灯绿灯的凯旋门?我也分不清,说不明了,没有喝酒,我却心醉了!

天啊,我们日日夜夜行军作战、流血牺牲保卫的拉萨和西藏高原,是多么美,多么令人陶醉呵!

车队停在军区大院大操场里。

我跳下车来,飞也似的向我的小屋跑去。我多么希望,小屋里有灯光,老唐正在灯下等着我。

小屋的门锁着。没有灯光,也没有老唐。我轻轻打开门锁,拉亮电灯。啊!多么和平舒适的小书房兼卧室!多么温暖的窝呀!

老唐没有回来。他不知道我今天从前线回来。我埋怨起自己,怎么忘了写封信,告诉他自己今天归来?可是,集体行动,我又怎能准确地知道自己哪天到拉萨呢?

我放下被包,取下挎包、水壶之类,往床上一躺。伸开手脚摆成一个大字,轻松极了。仿佛是飘在海水里,又象是睡在云彩中。

“咚咚咚”

谁敲门?哈!是老唐回来了?

我从床上跳起来,猛地拉开门。

来的是宣传部的三位部长、副部长。

热烈的握手,亲切的慰问,甚至连那位曾经扬言打完仗要处分我的芦华部长,此时也笑眯眯的,象接待远方来的“贵宾”。

我感到又高兴,又欣慰。稍停,我又感到有点不同寻常。过去,出差回来,一般是第二天我去向部长们汇报。就是平叛改革从前线回来,顶多也来一个部长或副部长问一番。今夜,怎么三位领导一起来了呢?而且,来得这么快?

我突然感到有点不安,疑惑地问道:"部长,是不是我家出什么事了?老唐的病......"

“唐和清同志的病情还稳定,我们已打电话给他,他很快会回来的。”芦部长慢吞吞地说:“只是,只是你的小女儿雪虹......”

三岁的雪虹

“雪虹怎么样”我惊慌地问。

“你的雪虹牺牲了!”芦华轻声回答。

“天哪?雪虹?牺牲了?怎么会?她不是在和平的后方川办托儿所么!她,她怎么会牺牲?”我一手捂住心窝,连珠炮似地问。

“不,不是牺牲,是出了交通事故,抢救已经来不及了,是吗?”芦华部长有些慌乱地解释着。

“是的,是这样。”郭副部长低声回答:“当然.是保育员的失误。领导已给了保育员处分,还发来了电报,很长很长的电报。你可以去找陈秘书给你看看......”

“别太难过,人死,不能复生......”

我听完部长们的话,脑袋一片空白,瞬间就晕了过去。部长们什么时候走的,我都不知道。

老唐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也不知道。

待我清醒过来,睁开眼睛,已经躺在老唐的臂弯里。

雪虹,我可怜的雪虹呵……我哭着,呼唤着,浑身颤抖着。

老唐眼里含着泪,伸出颤抖的手,为我拭泪,低声劝着:“孩子已经死了,你可别太难过。你活着回来了,这就够了。”

我俩紧紧地拥抱着,泪水滴湿了枕巾......

老唐告诉我,自从我上前线以后,他的一颗心就悬了起来。一天,他发现同志们悄悄说着什么,见他来了,立刻沉默了,向他闪着同情的目光。老唐的心紧张极了,问他们是不是星火在前方出了什么事?他们摇着头说,不知道!那几天,老唐心惊胆颤。接连几夜做梦:他梦见,我被印军抓去了,被绳子拴着,踉跄地走在崎岖路上……

十多天以后,同志们悄悄告诉他,原来传说我在达旺被炮弹炸死了!他们不敢告诉他,瞒着他。他们知道,他的肾脏病很重,很重。他的小女儿刚刚出意外走了。如果又告诉他妻子牺牲,他准受不了。他们为他难过。好心的女同志,甚至暗暗为他流泪。后来,从前线传来消息,说被炮弹炸死的是八一厂的文宗华,星火还活着。尽管如此,老唐的心还是悬着。谁知他们这回说的是真?是假?他懂得,为了安慰家属,人们会好心地对他说假话的呀!

直到今天晚上,我接到宣传部的电话,说你已回到拉萨。我的心才咚地一声落地!我骑上自行车,一口气蹬回了我们的小窝儿......老唐讲到这里,紧紧地抱住我。似乎他稍稍松手,我就会象鸟儿一样飞走,飞向很远很远的天边……

1963年3月11日,西藏军区在拉萨市召开了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作战祝捷庆功大会。战斗英雄吴元明等功臣代表,在会上报告了英雄事迹。

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军委3月7日给西藏和新疆军区庆功大会的贺电。电文如下:

在这次作战中,你们发挥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了我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传统战斗作风,把入侵印军打得丧魂落魄。你们吃大苦耐大劳,战胜了极度险恶复杂的自然条件,创造了我军在高原地区作战的光辉范例!你们的英雄事迹,特别象阳廷安、张映鑫、钟尉平等英雄人物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将同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一样永垂千古……”

我胸前戴着记者证,在会场里站着,走着。我准备为大会写诗,或写点花絮。我深深揣摸着,这些自卫反击战英雄里,还应当有廖金娃,格桑等默默牺牲的烈士。甚至,我突然感到,我的小女儿也是牺牲了的。如果我不是一个国防军人,如果我不上前线去,如果我象成千成万的母亲那样,守在女儿身边。我的女儿会死在车轮下吗?

啊!边防军人的牺牲,是多姿多态的,不仅在战场,也不仅在自身。他们的父母,子女,也会牺牲。

这种牺牲,也和战场上牺牲一样光荣吗?不,又似乎是。当年十八军进藏,张司令员的女儿、谭冠三政委的孩子都牺牲在进军西藏的路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为了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西藏,而不能亲自抚养孩子,因而失去孩子的也不只我一个,是整整一代军人!我们这代军人提起儿女来,哪一个没有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

想到这里,我的心似乎又轻松了些!

啊!西藏,我们的第二故乡!为了你的和平和安宁,为了西藏人民的幸福,我们边防军人心甘情愿奉献出我们的一切!

美丽的西藏

(全文完)

(注:本文插图除标识外,其余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星火:四川省威远县人。1925年生。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随十八军进藏。曾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平息西藏叛乱和民主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边防建设等。在西藏工作20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旅诗人。

本文由雪松、黄华英整理。

作者:杨星火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