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
1.
1975年,一部以民兵传记题材融入海岛风情的电影《海霞》在全国悄然上映,它讲述了同心岛上的渔家姑娘海霞,在解放军指导员的关怀、教育、培养下,组织成立女子民兵队保卫海岛的故事。
它是根据励编剧黎汝清先生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所改编的电影;小说是以真人真事改编,部队作家黎汝清在洞头岛居住长达半年,与女子民兵连结下了深厚友谊,写下了《海岛女民兵》这本长篇小说。 1971年,谢铁骊见女儿在读这本长篇小说,便有了把它拍摄成电影剧本的想法。
(《海岛女民兵》小说)
2.
“海霞”的原名叫汪月霞,她正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首任连长汪月霞。
(汪月霞 中间)
汪月霞出生于五口之家的贫困家庭,父亲帮人捕鱼,收入不高。20世纪60年代初的洞头岛处于水深火热的当中,当时国民党、渔霸、土匪等势力经常对岛上人民的生活进行袭扰。汪月霞14岁时,父亲卧病在床,家庭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为了这个家庭母亲不得不劝汪月霞嫁给大自己14岁的丈夫。
1952年1月15日,洞头岛解放战争打响,解放军把国民党兵赶跑,从此洞头岛宣告解放。1953年,在武装工作队的帮助下,各村成立了青年团、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于是掀起了一股为部队做好事的热潮。
洞头岛深受解放军战士们的影响,解放洞头岛之后,一批民兵加入到国防事业建设当中,女民兵帮助部队做后勤;男民兵则是参加国防施工,开山筑路,挖战壕,修坑道。在这样的军民关系之下,民兵队伍成立了,汪月霞带着一批姐妹加入到民兵队伍的后勤当中,成立了“海带10姐妹班”,就这样洞头岛女子民兵连成立了。
1960年4月,汪月霞作为民兵代表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民兵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亲自接见。
3.
回到电影演员当中,我们再来了解另外一位“海霞”,她是饰演电影《海霞》的演员吴海燕。她本是学戏剧,半路出家从影视演员行业,当时被称为“上影一枝花”。
1954年,吴海燕出生在一个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热爱文艺事业因此创建了上海京剧院。五岁时就读上海戏剧学院幼儿班学习唱京剧,不久被家里人安排去福建省戏剧学校学戏,因为优越的成绩便被留在福建京剧学院继续深造。
1973年(二十岁),吴海燕在演京剧《龙江颂》(饰江海英)时被导演谢铁骊发现,决定就要她来出演角色“海霞”,用导演的话来说,她的确非常适合演“海霞”,后续的拍摄当中也是表现出能够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1979年(25岁)《等到满山红叶时》和《庐山恋》这两部剧的导演向吴海燕抛去了橄榄枝,犹豫之下她最终选择了《等到满山红叶时》的拍摄。可以说“海霞”造就了吴海燕,经过《海霞》的拍摄吴海燕一炮而红,成为七八十年代当红明星。
往后,吴海燕仍然继续活跃在银幕上,并且参与了《浣纱女的传说》、《杨贵妃》、《白莲花》等影视剧的拍摄。
4.
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为寻找《海霞》外景拍摄地而南下江苏、浙江、福建,当时三娘湾也因优美的环境、清新质朴的渔村生活而被导演选中《海霞》外景拍摄地,不知道大家对这块“海霞石”还有印象吗?如果大家有空来三娘湾,一定要去看看“海霞石”,去感受“爱岛、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
——End——
当您接到0771-12340绩效考评民意调查电话或微信调查问卷,请耐心接听和回答,客观评价钦州各项工作,为钦州点赞!
▍图文来源:三娘湾景区
▍图文整理:黄玉玲
▍审 核:郑悦桦
▍投稿邮箱:qzswgtlj@163.com
▍惠民卡咨询热线:0777-2807328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署名或删除,电话:0777-2839841。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