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的首唱者任桂珍谢幕曾担任歌剧江姐白毛女女主角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更新:2023-05-02 14:51:47

楚天都市报记者 夏雨

她是歌剧《白毛女》中的顽强不屈的喜儿,是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向外自由恋爱的小芹;她为电影《红日》自信唱出《谁不说俺家乡好》,向党深情表白、最先演绎《唱支山歌给党听》……

10月10日,中国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任桂珍病逝,这位上海歌剧院第一代“江姐”扮演者走完她88年的人生旅途,与我们挥手告别而去,网友纷纷发声悼念:金曲回声嘹亮,愿天堂也有歌声。

第一代“江姐”希望“红岩精神”永相传

“北有郭兰英,南有任桂珍”。对00后的年轻人来说任桂珍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对于父辈、祖辈或爱好音乐表演的人来说,这个名字如雷贯耳。生于山东临沂,曾在革大文工团工作,入上海歌剧院从事歌剧演唱三十年,任桂珍在《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天门岛》《红霞》《红珊瑚》《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樱海情丝》等几十部歌剧中扮演过女主角,创造了众多不同性格、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妇女形象。“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其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斩钉截铁说出“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坚贞不屈的“江姐”是任桂珍饰演的角色中最爱的一个。

1965年,刚刚生下大女儿的任桂珍接到了出演“江姐”的任务,成为上海歌剧院第一代“江姐”,塑造了舞台上那个蓝旗袍、红披肩的经典形象。音色纯净圆润,感情淳朴细腻,她说,虽然自己是演“江姐”,但不是抱着在“演英雄”的想法,而是要想着“我就是江姐,我就是党的女儿”。那些年,任桂珍常下基层演《江姐》,打动了无数的观众。有观众告诉她,自己看了她演的《江姐》,当天晚上写下入党申请书。

2016年,上海歌剧院复排经典民族歌剧 《江姐》,任桂珍作为第一代“江姐”的扮演者,登台与年轻演员、第六代“江姐”何晓楠同台歌唱。是什么力量让她在耄耋之年依然能饱含深情地吟唱 《绣红旗》?任桂珍说:“江姐身上有种信仰,支撑她选择非同凡响的人生道路。我通过扮演江姐,仿佛也感受到了这股信仰的力量,江姐是我最热爱的歌剧角色,我希望她所代表的‘红岩精神’能代代相传。”

被遗忘的“首唱者”热爱音乐直到最后一刻

除了活跃在民歌歌剧舞台,任桂珍也曾为《红日》《聂耳》《摩雅傣》 等经典电影配唱,由她献声的《谁不说俺家乡好》《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摇篮曲》 等电影插曲风靡全国,而她首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 等歌曲录成唱片广为流传。

任桂珍一生所爱,非歌唱莫属,“小学我唱儿歌《小麻雀》,到了中学唱周璇、白光、李香兰的歌。现在我还记得当时唱的《戒烟歌》‘有钱的吸烟上天堂。’我的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唱歌,校长特别喜欢我,一旦需要人上台表演,我肯定是第一号人选。”学生时代的任桂珍俨然璀璨小歌星。

20世纪6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很多人较为熟悉的是由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版本,却鲜有人知道,最初的原唱其实是任桂珍。

1963年3月间,毛泽东题词发表以后,各地“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猛涨,上海也在文化广场召开了7000人的学雷锋动员大会。就在这次大会开始之前的20分钟,上海歌剧院领导交给任桂珍一项紧急任务,要她马上在大会上演唱一首刚谱写的新歌。她接过歌谱,轻声哼唱了几遍,一转身就登台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当年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班深造的才旦卓玛,听到任桂珍演唱的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后十分激动,希望能用这首歌来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唱出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共同心声。于是她打电话给任桂珍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当时她打电话来,问我可不可以演唱这首歌,我当下就答应了。”任桂珍发自肺腑地说,“其实艺术本身就是为人民大众所创造的,谁唱的又有什么关系呢?才旦卓玛的确唱得很好,也让更多的人听到并喜欢上了这首歌,这便足够了。”

在众多音乐评论家看来,任桂珍善于博采众长,在吐字、声音控制、音色变化等方面,汲取了民族唱法的特点;在行腔处理、表现人物等方面则汲取了我国传统戏曲的方法,同时又借鉴了西洋发声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上世纪八十年代,任桂珍录制了一张《中国民歌十八首》的专辑,收录了《洪湖水浪打浪》《茉莉花》《无锡景》《绣荷包》《康定情歌》等众多中国经典民歌,深受乐迷喜爱。

生命最后,任桂珍在上海华山医院度过,让大女儿饶蕾最感动的是病房里的歌声。据饶蕾向媒体透露,任桂珍住院期间每天早上都会跟护工聊天,话都说不清楚了,但护工每唱起一首歌,她都能接下去,把歌唱完。“她是为了歌剧事业而生的,她唱过的歌、演过的角色,都已经刻到她的生命里。”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