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为什么要占领华尔街「华尔一个美国人为何为清政府效忠死后还被追封爵位」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54更新:2023-05-03 02:31:21

当晚清的八旗子弟第一次以弓弩应对外国侵略者的火枪之时,才知道沉醉在天朝大国之梦中的清军与对手之间所形成的差距,早已经跨越了整整一个时代。

火器的兴起让原以骑射安邦清军从梦中醒来。

为了能够尽快地赶上与西方列强的差距,晚清政府在世界各地重金招募了一批善于使用火器的雇佣军,以充斥清廷军队的力量。美国人华尔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洋枪队"助清军平定叛乱

鸦片战争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清政府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洋枪队",而清政府的火器并没有用在抵御外敌之上,而是瞄准了起兵造反的太平天国。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一度拥有了半壁河山,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却在11年之后被清政府彻底平定。

其原因除了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利斗争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清军部队中洋枪的使用,让太平天国的军队在战场上与清军形成了差距。

当太平天国的部队在战场上遇到了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之后,兵败如山倒。而在曾国藩平叛的军队中除了汉人军队外,还有一支来自海外的力量,那就是清廷雇佣外国人组建的"洋枪队"。

当时的清军即便装备先进的火器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然而使用国外的雇佣军却可以在短期内将组建起来的洋枪队投入到战场之中。

而这些来自于世界各地的雇佣军身份迥异,除了来自美国的士兵、牛仔、欧洲的火枪手之外甚至还有来自于海上的海盗。但正是这成员千奇百怪的洋枪队成为当时清廷最为重要的军事力量。

"洋枪队"队长华尔

当时清廷的这支"洋枪队"的队长是一位美国人。他的名字叫做:华尔。华尔在参加清军"洋枪队"之前在多个国家的军队里面服役过。

华尔有着美国牛仔的那种冒险精神,同时又有着过硬的军事素质。

鸦片战争以后便与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一同来到了中国,当看到清廷重金悬赏组建"洋枪队"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清军的"洋枪队"。

由于华尔常年在世界各地冒险,同时也参加过世界各地的多次战争。对于当时的清廷而言,华尔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火器军事专家,正是清廷急需的人才。

后来在当上海道台的举荐下华尔成为了"洋枪队"的负责人,负责为清军招募"洋枪队"并指挥"洋枪队"在战场作战,并协助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

华尔招募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白人作为"洋枪队"的军官,又从南洋各地招募了一批菲律宾人作为士兵。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磨合之后便投入到了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在太平天国的军队里面也有"火枪队",但是比起华尔的"洋枪队"武器却差了很多。

出人意料的是初到战场的华尔因为轻敌首战告负,"洋枪队"损失不小,就连华尔也因伤不得不前往法国治疗。

华尔仔细地评估了双方的作战能力以及实力之后迅速调整状态回到了帮助清廷平叛的战场上。

在上一次失败的教训中,华尔认识到之前经历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洋枪队"的成员复杂,有着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特别是来自南洋的士兵。

这一次华尔决定从中国雇佣士兵并加以训练,白人充当"洋枪队"的骨干。没多久华尔便带着一支全新的"洋枪队"投入了战斗。

这只经过调整与重建之后的"洋枪队"大显神威,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华尔所率领的"洋枪队"对太平天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清政府有段时间甚至还因为有这样一支"洋枪队"而沾沾自喜。

在李鸿章守上海的时候,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支"洋枪队"的存在,才使得太平军攻占上海以失败告终。

在洞悉了华尔的能力之后,当时的上海道台杨坊为了能够笼络住华尔,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他,并资助华尔在中国招兵买马扩充势力。

在中国混得顺风顺水的华尔在1862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一名"归化入籍"的华人,竭尽全力的为清政府效忠。

"入籍"中国,保住性命

虽然华尔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华尔在国际社会上却是一个声名狼藉之辈。华尔早年在欧洲各地四处参加过雇佣军团,参加了欧洲爆发的多次战争。

后来又勾结海盗打劫过美国来往中国的货轮,以及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并且华尔还在中美洲参加过许多州一级的武装运动,是一个不折不扣发战争财的家伙。

当华尔在中国帮助清廷组建"洋枪队"的消息传出的时候,曾经的对手纷纷找上门来,华尔帮助清廷成立"洋枪队"的举动也触动了英美等国在华的利益,使得英国人也不愿意放过他。

东印度公司的商人联合英美两国的海军,乘华尔外出的时候将其抓捕并在英美的领事馆内架设临时法庭准备对其进行审判。

但是就在英美临时领事组建的这个临时法庭上华尔拿出了一份由咸丰皇帝御批的国籍证明,当时抓捕华尔的人都傻了眼。

按照国际条约,他们这时候已经无权继续审问身为中国公民的华尔。就这样凭借这一纸证明,华尔便堂而皇之地从英美领事架设的领事法庭上走了出来。

从此之后,华尔便死心塌地的为清军卖命,并且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作了不小的功绩。但是正所谓"将军难免阵上亡"。

最终华尔还是在进军浙江太平军的时候,被一颗子弹夺去了生命。华尔战死之后,他的岳父上海道台杨坊将其厚葬,上报朝廷对其表彰并追封爵位。

华尔是当时晚清巨大历史变革中为数不多用实际行动参与到晚清中国发展与改变中的外国"友人",如果其不死的话,或许对于晚清政府"师夷长技"的方略还能做出更多的贡献吧!

文/赵贺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