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3年了这五种畸形乱象怎么还在国产剧中野蛮生长

tvb影视大全港片资讯人气:550时间:2023-05-03 03:23:21

最近网上有句话很火:“女主20岁,男主可以是6000岁,600岁,可唯独不能是60岁!”

而这条评论吐槽的,就是周一围和陈都灵合作的《东邪西毒》!

虽然周一围和陈都灵只有10岁的年龄差,但从路透照来看更像是爸爸和女儿谈恋爱。

古装造型下的陈都灵明艳动人,浅蓝色的纱裙衬得她尤为清丽,就像是从古言小说中走出来的女主。

反观男主角周一围却让人眼前一黑,皱纹丛生,黑眼圈快要耷拉到地上,浓妆和滤镜都拯救不了他的疲态,俨然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

不看片名,还真瞧不出来他演的是亦正亦邪的黄药师。

尤其是看着年轻貌美的陈都灵依偎在老态龙钟的周一围怀里,一股浓浓的违和感油然而生,真的很想冲进片场质问导演:你自己看看他俩般配吗?

看到两人强烈的颜值对比后,吃瓜群众也纷纷为陈都灵鸣不平,吐槽声此起彼伏:“周一围可以演一些适合自己的角色吗?”

“周一围是不是在他老婆的各种崇拜之中迷失自我了?”

实际上,影视圈中像周一围这样老牛吃嫩草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老夫少妻也仅仅是表象,更深层次的缘由其实是“选角不当”。

而透过这一个点,恰恰映射出了娱乐圈那些野蛮生长的乱象。

选角混乱、审美固化、疯狂擦边、男女对立、青春疼痛文学等不正风气犹如隐藏在冰山下的顽疾,不断腐蚀着影视圈。

如果得不到根治,内娱的影视行业将一直处于寒冬期。

对此,观众只想诘问一句:这几颗毒瘤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摘除?

乱象一

选角混乱,以老扮嫩

近几年的影视圈,最显著的乱象就是选角混乱,名气和影响力成了导演和资方选择演员的唯一标准,全然不顾和角色的适配度。

在这样畸形环境下,艺人们都不约而同走上了“以老扮嫩”的路线。

顶着四五十岁的沧桑脸,却硬要扮演花季少男少女,和年轻演员抢饭吃,观众的反馈可想而知。

比如在《上阳赋》中,章子怡就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叫“老黄瓜刷绿漆”。

明明年过不惑,她却非要硬着头皮扮演比自己小27岁的“王儇”,看到她的第一眼,观众就出戏了。

凹陷的眼窝、极其明显的皱纹,再配上无处遁形的干瘪感,真的和少女两个字贴不上边。

每当镜头拉近,她都会露出故作娇羞的表情,可落在观众眼里,只剩下做作和矫情。

扮嫩从不是女明星的特权,男明星也不例外。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夏花》中,46岁的言承旭与95后小花徐若晗谈起了恋爱。

正所谓cp可以冷门,但不能邪门,在巨大的年龄差距面前,两人的合作只能用辣眼睛来形容。

尤其是两人同框的时候,颜值对比那叫一个惨烈。

虽说言承旭在男星里面算是保养得不错的,但和满脸胶原蛋白的徐若晗站在一起颇有种老牛吃嫩草的意思。

脱离磨皮和滤镜之后,老少配的氛围更是挥之不去。

只见徐若晗一身青春靓丽的打扮,可坐在旁边的言承旭竟然还留着道明寺时期的非主流发型,年代感扑面而来,似乎隔着屏幕都能嗅到他身上的“老人味”。

和比自己大22岁的“叔叔”拍感情戏,徐若晗这波该算是工伤了吧!

其实作为演员来讲,少不了饰演年龄跨度大的角色,但这并不代表需要他们硬凹妙龄少男少女的人设,一味装嗲、扮嫩只会败坏路人缘。

如果资方和演员硬要给观众“喂屎”,也就别怪观众不买账。

乱象二

审美固化,风格统一

曾经的娱乐圈美女如云帅哥遍地,可自从流量时代开启,明星的长相逐渐趋近于相同,撞脸的越来越多。

说好听点是风格统一,说直白点就是审美固化。

比如最近爆出丑闻的陈飞宇,就和已经殉了的吴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自出道开始,陈飞宇便被吃瓜群众冠以“小吴签”的称号。两人不仅都拥有留学背景,就连硬性指标也犹如一比一复刻。

不但身高相仿,长相也是偏立体化的五官。

尤其是陈飞宇在《点燃我温暖你》中的金发造型,真的有点幻视吴签。

所以在吴签凉凉以后,陈飞宇便趁嚣而上,体验了一把当顶流的感觉。

可没想到两个人除了长相神似,连人生轨迹都出奇的一致。

火了没几天,阿瑟就走上了和前辈一样的道路,果真是莞莞类卿。

除了吴签和陈飞宇之外,成毅和李宏毅的长相也让人难以分辨。

曾有观众无奈地表示:“冲着李宏毅去看的琉璃,结果大家告诉我不是一个人。”

不过这也不能怪观众傻傻分不清楚,毕竟两个人长得实在太像了。

看看这下颌线、丹凤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双胞胎呢。

而且两人的古装造型也出奇的相近,而且走得都是破碎感的路子。

从服饰到妆容,两人都跟复制粘贴似的,就连两侧的刘海须都一模一样,难怪观众会认错。

其实啊,在审美固化的背后,也和资本的运作脱不开关系。

他们专捧和流量明星长得像的新人,既能蹭上前辈的热度,又能拉拢一些已经脱粉的路人,想要成名也就简单多了。

对资本来说是双赢,对观众来说却是审美降级。

乱象三

打擦边球,毫无底线

“打擦边球”早已成了影视圈的流量密码,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女星们都要被迫展示身材优势,衣服越穿越少,姿态和表情越来越耐人寻味。

这样的镜头多了,自然吸引了很多男性观众的眼球,给作品增加不少热度,当然也助长了歪风邪气。

2011年电影《画壁》上映时,柳岩在片中饰演了一个叫做“云梅”的仙女。虽然戏份不多,但存在感却比一众主角都要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在片中的清凉打扮。

电影中的柳岩长发及腰,仅用薄被单遮挡住关键部分,若隐若现的性感,再加上楚楚可怜的眼神,别说男观众被勾了魂,就连女观众也忍不住多看几眼。

可从剧情角度出发,“云梅”这一角色真的需要半裸的戏份展现人物性格吗?答案是否定的。

说到底,还是以擦边的方式制造卖点,博热度,就连柳岩也曾在采访时也直言不讳:“这个片段确实吸引了很多男性观众去看电影院。”

无独有偶,电影《新画皮》也靠擦边蹭了不少热度。

整部影片看下来,正经剧情没记住多少,漂亮小姐姐的好身材倒是让人印象深刻。

她们的存在无法推动剧情,唯一的作用恐怕就是穿着大众浴池般的薄纱,在镜头前尽情地展示着傲人的事业线和大长腿。

小成本电影爱擦边倒也罢了,大导演王晶近几年也走上了这条歪门邪道。

在电影版《倚天屠龙记》中,王晶专门给张无忌和周芷若安排了一场圆房的戏份。

要说画面有多唯美倒是没看出来,擦边的意图倒是明明白白。

清纯可人的周芷若在片中化身欲女,半解的衣衫,裸露的长腿,还有那一声声娇柔的“无忌哥哥”,听得人心神荡漾。

可冷静下来就会发现,如果连快意江湖都要被擦边、软色情所占据,那观众还能看些什么呢?

除了以上作品之外,恐怖片也是擦边的重灾区。

主角们案发的地点不是浴池,就是游泳馆。

总而言之一句话:出事的时候,衣服是绝对不能多穿的。

男生要八块腹肌,女生也要相当有料,不然怎么吸引观众?

同样的招数照样在奇幻片中上演,被抓走的女主角不仅要身穿高开叉礼裙,还要衣衫不整露出大长腿,摄像机也很“识相”地从裙底的角度拍摄过去。

亦或者是短裤配辣妹上衣,露出火辣上围,还要演员配合着扭动,力求让观众“过个眼瘾”。

对于此类镜头的运用,资方的小心思昭然若揭,无非就是靠擦边球吸引男性观众,赚热度产生经济收益。

然而,这样“轻剧情重擦边”的创作方式,迟早会迎来日暮,届时影视圈又该何去何从呢?

乱象四

男女对立,重男轻女

现在男女对立问题就好像什么流量密码,在网络上只要随便打一拳,流量直接爆棚。

而影视剧不仅不缓和矛盾,反而将男女对立的乱象摆上台面,搞得影视圈也愈发乌烟瘴气。

就拿《娘道》来说吧,收视率节节攀升,但剧情真的没眼看。

没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电视剧中竟然还会出现重男轻女、物化女性的糟粕情节。

它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重男轻女,突出女人职责是替夫家传宗接代。

宣传标语中说的是女性的成长史诗,可整部剧传递的价值观却是:女性等于生育机器,而且必须要生儿子。

对于“生男孩光宗耀祖、女人理当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女主角没有一丝反抗,反而成为了该思想的拥护者,一心想为丈夫生个男孩。

因为想生儿子,她给三个女儿的名字都带有强烈的盼子意味。

就连女儿被欺负,她都要往自己身上揽责任:“都怪我,怪我生不出儿子。”

难产的时候,接生婆问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女主角还要拼着最后一口气嘶吼:“保我儿子,我这条贱命算什么?我一定要生儿子!”

这样“三从四德,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的娇妻行为,真的是槽多无口。

同样被讽刺三观不正的,还有《打狗棍》。

该剧讲述了戴天理带领杆子帮兄弟抗日的故事,而戴天理的妻子秀儿也是个非要生儿子的主儿。

两人成婚后,秀人一心想要给戴家添丁,因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她的身体本不适合再孕。

可为了给夫家传宗接代,她不顾自身性命,强行生下孩子。

难产之时,秀儿还威胁产婆:“如果不保孩子,不然我就咬舌自尽。”

影视剧本就肩负着引导正确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可纵观现在的作品,却处处充满着封建糟粕。

固化、物化、奴化女性的内容轮番上演,编剧绝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任由男女对立的乱象肆意横行,那么内娱才是真的完了。

乱象五

青春疼痛文学,不贴合实际

2014年前后,影视圈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青春疼痛文学为主题的电影。

这类作品不描写奋斗拼搏,也不弘扬刻苦艰辛,反倒将镜头对准了情情爱爱。

不管是《左耳》、《匆匆那年》,还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悲伤逆流成河》等一系列青春疼痛文学作品的立意都存在很大问题。

打架斗殴、未婚先孕、流产堕胎、处理矛盾过激的方式等离谱情节,不断挑战着观众的三观。

疼痛是挺疼痛,但是跟青春一毛钱关系没有。

看到这些荒唐至极的剧情,只能用三个成语来形容: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这般不正常不健康的青春片,不仅无法为正值青春期的年轻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还会在潜意识中带给青少年不良影响。

所以,青春片不仅不应该被搬上大荧幕,还要从源头上进行遏制。

对此也要奉劝所有影视行业从业者一句:不要再妖魔化青春了,普通人的青春真没你们想象得那么狗血!

结语

看到如今乌烟瘴气、畸形变态的影视圈,真的让人无比痛心。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之所以对内娱如此苛责,正是因为太在乎。

而想要改变充斥着乱象的影视圈,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变:

一、给予艺术尊重

观众能做的,是给予好剧本,好演员,好导演一些空间,一些包容。

而影视从业者也不能肆意挑衅观众的容忍度,娱乐圈不应该成为名利场, 更不应该成为恰烂钱的途径。

我们需要给予艺术尊重,更需要保持对影视作品的敬畏心,粗制滥造不可取,良心之作才是正道。

二、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众所周知,健康的、正向的创作氛围一定是分工协作、互帮互助的。

如果金主爸爸过多干涉剧本、选角、宣发,那么无疑是为影视行业泼上一盆冷水。

只有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将效率最大化、产出高质量化。

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那么我认为国内的影视圈将会重回巅峰,引领亚洲乃至世界的风潮,我相信所有的观众也在期待着那一天!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湘ICP备2023000517号

港剧

港片

tvb大全

动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