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威名赫赫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当初用大刀肉搏也是逼出来的」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7更新:2023-01-18 03:31:25

1933年的春天,长城内外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但那年的花开没有国人会有心情欣赏。只有喜峰口的一场胜利,给了全国军民振奋的心情——黑夜里刀光闪闪,数百名日军魂断第二十九军官兵大刀之下。

当时,充满了对大刀、对二十九军的各种赞扬。大刀!没人会想到,这个放在冷兵器时代都不起眼的“平民”装备,竟然在热兵器时代产生了如此巨大的作用。

但现实情况却少有人知:若有更好的装备,第二十九军的官兵谁愿意拿着大刀去跟日军拼杀呢?

第二十九军是由张学良整编原西北军的各方残余力量重新组建的部队,该军近15000名官兵,携带的武器以汉阳造、毛瑟步枪、土枪为主,这些枪械都属于“老把式”,根本就没有配备制式刺刀。

长城抗战开始后,二十九军官兵“火力弱,有兵无枪,有枪缺弹,只是每人大刀一把,手榴弹六枚”,在这种无奈之下,沉重的大刀才成了他们唯一的近战选择。

大刀的使用,只有在近战、夜袭中才能更好发挥,才能把日军的脑袋砍下来。二十九军第37师官兵一次夜袭日军军营,让很多日军在睡梦中就丢了头,很长时间都成为日本兵的恶梦。可在另一次“大刀队”的攻击中,近500名队员虽然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但这500名队员也几乎全部牺牲。

第二十九军官兵用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的现代化武器,自身遭受了极大的伤亡。后来日军发现,只要保持在中国军队的大刀砍杀半径以外,就完全不必担心大刀的威胁,日军便采取正面攻击和迂回侧背的战术,逐步打破了大刀的优势。

在1933年3月5日至5月25日的长城抗战中,虽然中国军队奋不顾身与日寇拼杀,最终还是以18352人伤亡对日军2400伤亡的惨烈结果败阵。

尽管伤亡惨重,但二十九军的大刀仍作为制式武器长期在发挥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原因:

因为它制作工艺简单,在国家无法配发更先进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一位普通铁匠都能铸出的大刀,就成为唯一选项。但当时的二十九军驻防津京地区,他们所用的大刀,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北平的工厂中加工的,相对比较统一和规范,质量较好。

因为它近战中优势大,二十九军使用的大刀由刀身、刀柄、护手3大部分组成,全刀长一般在90厘米左右,质量约为1.6公斤。相对步枪上的刺刀,重量和长度以及灵活性都更占优势,在近战中格挡、劈砍都是刺刀难以抵挡的。

但大刀比较笨重,别看背在身后高大威猛,其实对行军、战斗都有一定影响。尽管选择大刀是无奈之举,但大刀对我抗日军民产生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它的杀敌数量。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中,二十九军官兵在争夺铁路桥和龙王庙战斗中,他们再次背着大砍刀对日军发起夜袭,猝不及防的日军被砍得血肉横飞、鬼哭狼嚎,其中一位年仅十九岁的突击队员,连续砍杀了13名日本兵,还生擒了1人,最终一个中队的日军几乎都被砍倒在铁路桥上。

这次行动再次引爆当时的国内舆论,也成就了《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

把它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后来,随着这首歌的广泛传唱,“二十九军的弟兄们”便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砍向鬼子的大刀,也成为激发我抗战军民同仇敌忾的最鲜明LOGO。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