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祝鸿才喜欢曼桢「电影半生缘毁了曼璐曼桢爱情的祝鸿才却是最后的赢家」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3更新:2023-01-27 15:19:55

提起张爱玲的《半生缘》,很多人都会想起原著中的沈世钧和顾曼桢,这对相爱却无法在相守的恋人,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天涯各一方的遗憾。

要说《半生缘》的遗憾,又何止沈世钧和顾曼桢这对相爱却无法相守的恋人。还有22年前许鞍华导演改编拍的同名电影,由黎明、吴倩莲、梅艳芳、葛优主演的这个版本,也成为无法再重现的遗憾。梅艳芳已经在2003年永远离开我们,吴倩莲也息影多年。

一向擅长拍文艺戏的许鞍华导演,把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剧中人物的悲情很好地勾勒出来。把曼璐一生求而不得的不甘,曼桢的爱而不得,鸿才既残暴无情又懦弱的复杂心理,都一一用镜头把这些细腻的感情表达出来。

祝鸿长一生拥有过三个女人,他从未曾善待过任何一个。那个扔在乡下老家的原配妻子,至死也没有得到过他一丝的爱,连后事也是族人帮忙操办,无情得令人发指。对曼璐这个让他发家的女人,未曾给过一丝怜悯。对他心心念念的女人曼桢,为了得到她却毁了她一辈子。如此之人,却是笑到最后重新发家的小人得志的人。

鸿才早年在乡下老家就已经结婚,还生了个女儿。但渴望出人头地的他,还是扔下妻女,不管不顾跑到上海来,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看望她们一眼。

到了上海,没有背景、没有学历的鸿才混迹于欢场。擅长交际的他,很快与那些老板搭上关系,并为他们跑腿。此时的祝鸿才为了生存,是低埃到尘土里。他卑躬屈膝地讨好别人,渴望有一天也能当上有钱人。

如果说这时的鸿才,对糟糠之妻的不管不顾,是逼于生活的无奈。那么后来为了向上爬,为了得到曼璐的关系,主动追求曼璐,并与她摆酒结婚的他,则是冷酷无情,毫无顾忌自己原配妻子的脸面。

而鸿才的无情还远远不止于此,当他收到乡下电报,妻子已病重,希望他能回去见最后一面。而鸿才对这个原配即将离世无动于衷,连后事也是族人帮忙办的,他连人带钱也没有出现过。此时的他已经事业有成,开起了汽车,自己建了洋楼,金钱对于他来说不再是个事。但更令人心寒的是,唯一的女儿被人送到上海来,鸿才也视她无物。

不管一个人有多坏,但骨子里始终埋藏着一丝善良。然而,祝鸿才对原配妻女的冷酷无情,却让我们看到,良知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善良也是针对人来给的。蒋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反省是来自对生命的“不忍” 。而祝鸿才的字典中从来没有“反省”二字,要不然他不会一生都在辜负他的女人。

正如萧伯纳所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心爱的东西”。鸿才一生都在追求他心爱的金钱与女人,从没因此满足过。为了金钱和地位,他可以抛弃一切东西,更别说是一个他不爱的女人。期待生性无情的鸿才,能给她一丝怜悯也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她注定是个悲剧。

曼璐对于鸿才来说,就是一个垫脚石。他初到上海毫无人脉,而曼璐虽然是舞女,却在欢场上多年,认识的大老板也多。为了这些资源,鸿才主动追求曼璐,并与她结婚。

不得不说鸿才为了能出人头地,他是个能屈能伸的人。他可以忍受曼璐对他的无理取闹,可以接受她不堪的过去,也可以在她面前短暂地卑躬屈膝。

与曼璐结婚后,鸿才很快就发家。曼璐的不堪过去,更让他觉得屈辱。也许因为曾经在曼璐面前,腐烂不堪。而现在已经事业成功的鸿才,每见到一次曼璐,就会想起自己一切秘密的他,曾经有多么的无能。

所以,鸿才开始在外面花天酒地,喝醉酒回到家就家暴曼璐,曾经在她面前掩饰的一切,现在都将他的凶狠本性展现在她面前。鸿才曾经在曼璐面前,有多卑躬屈膝。现在对她就有多么的残暴无情。

他为了得到曼桢,天天对曼璐施加压力,并让她对妥协。而曼璐对初恋情人豫瑾移情曼桢,心理开始就变得偏激,内心也开始黑化。她恨曼桢,恨她的纯洁无睱,更恨在痛苦漩涡中挣扎的自己。

失去心中白月光的曼璐,再次为了挽留不爱自己的丈夫,亲手把妹妹推进痛苦的深渊,企图得到鸿才的一丝怜悯。曼璐与鸿才结婚时,她以为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剂拯救自己的良药,没想到却是催她命的毒药。

曼桢离开后,鸿才再次故态复萌,就连曼桢生下的儿子,也不见得有多善待。由此可见,鸿才是个多么无情的人,他的骨子里也许没有良知二字。但是为了荣宝,他没有赶走曼璐,他的本意只是想为儿子找个好的养母,而不是感激她。

鸿才在对曼璐上,与对待原待原配妻子的方式没两样。一样的嫌弃;一样的看不起;一样的冷酷无情;一样的残忍无比。著名的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人性就像月亮,有光明的一面,也会有黑暗的一面。”而鸿才则是把自己最黑暗的一面,都留给了两个把他当成依靠的女人,他却不曾善待她们。

鸿才第一次见到曼桢,心里对她这种知识分子,内心就充满崇敬,也因此惦记上她,对她念念不忘!而曼桢看到他时,想起曼璐曾对她形容的鸿才,“笑起来像猫,不笑像老鼠”的话,就觉得他很搞笑。此时的曼桢,绝想不到自己会与这个男人纠缠大半辈子。

知道曼璐要与他结婚时,曼桢的内心其实有点瞧不起鸿才,觉得他是个奸狡之辈,还有点好色,不是个能靠得住的良人。曼桢做梦也想不到,她已经被鸿才惦记上,把她放心里默默地爱着。

微时的鸿才在曼桢面前是自卑的,单纯、乐观、上进、不向命运妥协的曼桢,是他心中一道遥不可及又神圣的白月光。此时的他,每次见到曼桢,都是那么卑微地讨好,希望得到她的一丝眼光,也足以让他开心不已。但是,对曼桢来说,鸿才只是她姐姐的男人,如果可以的话,她甚至连姐夫都不想喊,想让她对鸿才另眼相看就别奢望了。

发家后的鸿才,不再满足曼桢是天上的月光,而自己是地上的泥。此时的他,觉得自己已经有钱,住洋楼、开新车,离曼桢的距离已经近了。在鸿才的思想里,金钱可以买到一切。

他内心深处虽然敬爱着曼桢,但抵不过想拥有她的渴望念头。于是,他和曼璐联手把她给毁了。如果说鸿才是毁了曼桢的罪魁祸首,那么曼璐则是帮凶。他们把曼桢关到屋子里,直到生下孩子后,才在金芳的帮助下逃走。

曼桢逃出来后,想去找世钧,却得知他已和石翠芝结婚,这也注定了曼桢和世钧,一辈子相爱不能相守的悲剧。曼桢在一家学堂教书,可是曼璐再次找上她,说自己不行了,希望她看在儿子荣宝的份上,回到鸿才的身边。这让曼桢感到很气愤,她从未和鸿才开始过,反而是他毁了自己的一辈子,她对鸿才只有恨,没有一丝的爱。

但是,最后曼桢还是因为舍不得荣宝受苦,为了孩子,她向命运妥协,与鸿才结了婚。曾经有人说过,想得到一个女人,就是让她生下你的孩子。曼桢正是如此,哪怕她爱的是世钧,但是愿意了为孩子嫁给她看不起的鸿才。

鸿才之于曼桢是个挥之不去的噩梦,而曼桢之鸿才则是个香甜的美梦。而他却把这个美梦变成了事实,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不管鸿才曾经多么的低微、多么谄媚地讨好曼桢,事实却是他现在真实的拥有了她。不仅美梦成真,还因为娶了曼桢,已经破产的他再次发家。

莎士比亚说:“爱情是生长在悬崖峭壁边缘上的花朵,想要摘取它,需要勇气。”虽然鸿才没有得到曼桢的爱,但得到了她的人;虽然鸿才曾经贫困,但是娶了曼璐后,他第一次发家;虽然后来破产,但是与曼桢结婚后,再次发家。他的一生虽有跌宕起伏,但他却笑到了最后。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说的这句话,用在鸿才身上再适合不过了。虽然他对原配妻子、对曼璐、曼桢都残忍无比,甚至对自己的子女者都冷酷无情。也许他骨子里生性凉薄,也许他没有多少良知,但却是最适合生存在那个年代的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