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飞虎队「P40我们走没有你就没有飞虎队」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67更新:2023-01-28 02:41:10

P-40成就“飞虎队”赫赫威名

1943年,已经开始实验b29重型轰炸机的美国深刻认识到,目前战斗机的火力对于重型轰炸机庞大的机身来说严重不足。即使是装备仍在实验中的20毫米口径机炮,也依然难以对轰炸机构成足够威胁。因此,美军开始秘密实验在P40战斗机上装备超大口径机炮,原型则来自陆军的小口径反坦克炮,经过了轻量化改进,正面了这是非常成功的改装。P40独特的发动机构造为超大口径机炮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之成为德军轰炸机的噩梦。整个二战期间,P40所保卫的美国本土,没有一架德军轰炸机能够穿越封锁线对美国本土进行轰炸。

P-40战斗机也是抗日战争中后期对抗日机的主力,它原本是英军抛弃的装备,当时英国采购了P40之后,只是将其用于对地攻击,日后索性将部分剩下的飞机转给了中国,来到中国之后P40反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飞虎队与中美混合团巧妙地采用战术,击落大量日机,造就了大批中国和美国空战英雄,成就了飞虎队的赫赫威名。

1944年4月5日,32架零战从海南岛起飞空袭南宁,结果遭到5架P40K袭击,9架零战被击落(日军称5架毁于高炮),美军只有一架P40因碰撞损失。至于缅甸上空隼式暴打野驴奶瓶,更是家喻户晓。

P-40在中国战场大放异彩

实际上,在二战开始后不久,P40的性能就已经不如德国的主力飞机,Me109了。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P40更是成了日本零式战斗机的活靶子,被对方花式吊打。

当时,美国军方的测试标明P40战斗机的性能相当一般。它是传统的美国能量型战斗机,具有很高的平飞速度,很高的俯冲和爬升速度,防御性比较好,火力也算不错,发动机马力很大。但飞机体积很大,比较沉重,超过3吨(零式战斗机重量只有2.5吨),导致机动性有所下降。

总体来说,P40战斗机由于比较笨重,水平盘旋能力比较差,转圈能力远远逊于日军零式海军战斗机和一式陆军战斗机。

1942年6月,美国在阿留申群岛缴获一架几乎完好的零式。在模拟零式战斗机和P40战斗机的空战中,双方进行低速盘旋,前者转弯速度几乎是后者一倍,而且转弯半径要小得多。两架飞机同时转弯一圈,零式就能咬住P40战斗机的尾巴。

P40战斗机如果在水平面和零式或者一式战斗机低速盘旋对战,完全是死路一条。

后来分析战例发现,大部分被日机击落的P40战斗机,大部分都是在低速水平空战中失利的。

至于垂直能力上,由于比较轻,零式战斗机爬升能力远远强于P40战斗机。零式战斗机爬升率约是每分钟900多米,P40战斗机由于比零式战斗机几乎重1吨,爬升率仅有每分钟700米。

空战中,P40战斗机想依靠爬升躲避零式战斗机的追杀,或者试图抢占高位,都是必死无疑的。

二战时期,空战的主要战术

实际分为两类

第一类就是德国空军的B-V战术,从高空俯冲,一击就走,让对方处于挨打为主,这样就强调爬升性能,能否快速爬高,抢占有利高度至关重要。

典型代表就是德国空军的Fw190,以及美国的P47。

第二类就是走水平盘旋的路子,典型代表就是零战。

P40在这两个方面都不行,爬升速度不快,水平盘旋一般。所以不被重用。

但在中国战场,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空军以防卫为主,借助预警可以获得比较充足的时间,抢占高度。采用B-V作战模式。

另一方面,P40比较坚固,挨上几下也没关系,而日本飞机的防护太弱,不经打。这么算下来,还可以。所以P40在中国战场大放异彩,而在其他战场不受欢迎。

老照片 | 美军丢弃的P-40战斗机

1945-1946年,作为太平洋战争中最先击落日本飞机的美国战斗机和产量居第三位的主力战斗机。也完成了它的使命。美国丢弃在沃尔纳特里奇空军基地等待处理的退役P-40战斗机。

网友评论截图

P-40战斗机

P-40战斗机,是美国寇蒂斯公司在战前设计的P-36“鹰”的基础改进研发的战斗机,该机将发动机由“双黄蜂”星型发动机改为涡轮增压的“阿里逊”V-1710直列发动机。原型机XP-40受到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好评,后者与1939年下达了524架的订单,这也是美国政府自一战以来给单个承包商下的最大一笔订单。

P-40战斗机,由美国寇蒂斯公司以该公司先前设计生产的P-36战斗机的机体加上艾利森液冷发动机而成的新型战斗机,是一款较为先进的全金属下单翼战斗机,同时也是该公司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制的“鹰(Hawk)”系列中的最后一种,也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先击落日本飞机的美国战斗机和产量居第三位的主力战斗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