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斌新剧罚罪爆了6集疑似黑警6人网友国产警匪剧敢拍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82更新:2023-01-28 02:51:15

2022年国产剧悬疑剧真的成了最大的赢家,而且连续看下来你会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尺度上面曾经“黑警”很少有,现在“黑警”遍地走,这个播出的警匪悬疑剧里,连续两部剧里都是当地警察内部存在保护伞和反派勾结的情况,而且感觉个个是黑警。

前两天又有这样一部尺度大,深度和广度都存在的国产剧,那就是天毅、易勇导演,黄景瑜、杨祐宁、盖玥希、李幼斌、程煜、傅程鹏、徐洪浩、孙逊、林一霆、夏侯镔、赵荀、杨舒、句号、张进、江珊、张晨光、李强、丁勇岱、董勇、史兰芽、王阳等主演的《罚罪》。

看看上面的这个演员阵容,我们便知道这是一部全明星阵容的警匪悬疑剧,事实上前些年因为某些原因国产警匪剧表现乏力,在创作上面条条框框也很多,直到《人民的名义》后迎来正式的爆发。这几年这种尺度大的警匪悬疑剧越来越多,而且不少作品都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爆款。

如果要问我个人怎么评价的话,这部《罚罪》代表了现在国产警匪悬疑剧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水平,而且这种成熟保证了这部剧非常的好看,也让这部剧有了“爆款”之相。

大家喜欢看这种电视剧的原因是什么?肯定有演员的名气,还有大尺度和剧情带来的吸引力,影视剧能否留住观众最重要的始终是影视工业,也就是美术、色调、构图、配乐、节奏、服化道、镜头调度、特效水平和动作设计等等。

《罚罪》从题材上是和《扫黑风暴》这样的“扫黑除恶”这样的题材,并且导演团队之前作品是《猎毒人》《爱上特种兵》《王牌部队》等等。这部剧证明了这个团队进步了很多,也证明整个国产剧的影视工业进步了很多。

《罚罪》采用的色调美术是《白夜追凶》那种黑白灰的冷色调,观感上有一种黑白混沌的感觉。其它那些航拍、构图、镜头和服化道等等都不讲了,反正用现在的惯用形容词是电影质感。

我这里给讲一件大家可能都没有注意的事,我个人看这部剧最大的感慨就是国产剧制作上的进步。注意:它是中国城市化后,工业化和商业化后的那种文化工业的成熟,已经开始达到90年代香港职业剧的那种成熟。

什么意思呢?

国产警匪剧《征服》和更早期的《中国刑侦一号案》论尺度、深度和广度还更大一些,但当时的中国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前奏,所以“刘华强”哪怕是中国警匪剧里最经典的反派形象,但还是充斥着那种“乡村结合部”的既视感。

因为当时环境的不同,他们手上拿的武器可能更专业。但时代背景放在那里,反派始终有一种凶悍的土气。

原因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还是8090的低矮的水泥房建筑,交通、能源和衣食住行的基础设施还还简陋,他们身边出现的普通人,也符合这种农村到城市化发展间的体现。

角色衣着打扮在世界范围绝对不时尚,发型妆容毫不讲究,警察办案和反派行事不算先进。

当然,那些大导演故意的镜头和美术打造下面也确实能拍得很好看,但这个主要体现在犯罪片、警匪片等电影上面(而且2010年后的电影才多),当时的国产电视剧里是很少见的,有一种那个年代粗粝、朴实和笨拙的真实感。

《罚罪》等这几年警匪剧背后是这20年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迅速崛起。背后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此处不讨论,它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民众的医疗、教育、衣食住行、各种基础建设,科技发展,甚至是以前国内少见的时尚和奢侈品的出现。

这些在影视剧里一个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变得好看了,类型片和类型剧的那种好看。

我们以前羡慕工业化,城市化和商业化后成功的美剧、英剧、日韩剧、甚至是港台剧的那种好看。

那警匪剧这样拍会不会不真实?很多人不会以为当年香港职场剧,警匪剧,刑侦剧,商战剧什么的真的和现实就一模一样了?影视作品本就是基于现实的艺术化表现,那些有追求的大导演特别还会在美术、构图、镜头、演员站位和和表情上进行他们想要表达的艺术化。

比如《无间道》《黑社会》,杜琪峰的黑帮片等等作品,真当现实里黑帮和警察都长那么帅,还站在构图,打光那么分明和讲究的地方打架呢。

《罚罪》和这几年的国产警匪剧好看就好看在这种类型剧工业化的进步,当然还比不上顶级香港警匪片和犯罪片,但是同时代的警匪剧已经没有啥差距了。

首先就是演员上面,演员毕竟不是普通人。像《罚罪》男主角是黄景瑜,官方身高是187,女主角是盖玥希,模特出身,官方身高是172。剧中观众如果稍稍留意就会发现男女主角异于常人的身高和大长腿。

这几名主角不管是制服还是常服,都是衣着打扮真实但又好看的类型。

这种角色鲜明个性和妆容的搭配,这是类型剧对于角色塑造最简单,但也是最成熟的办法。比如我们看看《罚罪》里面的反派赵氏家族,剧中赵氏家族的设定便有与时俱进的南方家族式的官商勾结的基础。

程昱饰演的赵老爷子演技过硬,但我们感受不到赵老爷子像《扫黑风暴》王志飞反派高明远那样的强大气场,相反老爷子有点滑头和憨厚,面对儿子的内斗还有些无奈。而且老爷子第三集因为老二被炸死给气瘫了,醒来后就有点退居二线。

这个角色设定不一样,选择的演员和塑造的角色形象也就不一样。像赵老爷子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中式传统家族别墅。

赵氏家族的四个孩子设定上并不是一个母亲,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内斗很严重。除了一身正气被炸死的老二,另外三个孩子的性格,言行举止和形象塑造很很鲜明。

老大双腿残疾,戴个金丝眼镜,明显就是深谋远虑但又非常腹黑的角色,同时因为双腿残疾要不了孩子,这个心理多多少少有点问题。这可以从老大收养了一个养子,想带给父亲来看,结果父亲拒绝那阴霾的表情看出来。

老大居住的地方居然是闹市,而且家里的布置也并不奢华。

老三个性张扬,行为举止更是嚣张跋扈,习惯用拳头和金钱去解决问题,这种角色设定上就类似《扫毒》段坤的那种感觉。

多提一句:老三这种行为乖张的反派角色是不太好演的,特别是内地演员。因为内地环境导致人们的气质一直偏于内敛,通常非常乖张的人都是那种无法无天的小混混。演员演得太像小混混会不符合身份设定,演得过于的乖张又会显得挺浮夸。

赵荀倒是把老三这个角色演得不错,我倒不觉得这个角色有多经典,而是立得住。

老三经常一身纯色艳丽的服装,性格乖张暴力,行为上经常张牙舞爪的,但是因为他智商欠费,角色经常表现出一种既暴力但又愚笨的反差感。正是这种傻傻的可爱冲淡了张牙舞爪的浮夸,你有时甚至会觉得这个角色有点可爱。

比如得知父亲倒下去没有撞到头哭得鼻涕泡都出来了。

比如父亲成为植物人时他高兴得哭了出来等镜头的表现。

老三居住的地方就是典型的张扬的西式大别墅,平时手指上都戴着大戒指,他第一次回家时,他女儿和女儿的老师弹奏的是钢琴。还有老二被炸死的地方就是老三的游艇。

我们仔细想想,以前除了在港剧里能经常看到,内地剧哪能看到这种奢侈品。

老四就几乎集合了三位哥哥所有优点,既城府工于心计,运筹帷幄,又冷静十足,为人并不阴险毒辣,有种成竹在胸的领袖气质,而且在武力值上面因为练过连老三都不是对手。远在国外就把家里各种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我们看演员就知道老四才是赵家真正的继承人,他是主角团最大的对手和本剧最大的反派。

有人可能会好奇像上面对于角色的分析这会不会太套路了?本质上讲本剧未必有多大的突破,但是角色形象鲜明,剧情不掉智,只要演员演技不拉胯角色也就立得住了,关键是对于观众来讲它是有用的:因为这样拍它好看!

比如本剧另外一大设定,关于正反双方各种卧底的设定。

导演团队用工业化的镜头剪辑,在第三集老三被炸死男主角常征的逃跑,老爷子被气得住进医院,此时老四正在回来的飞机上,警察刚得知到老二被炸死常征是重大嫌疑人,而李幼斌饰演的严政委在暗中调查,观察各方。

这一集导演编剧用剪辑的镜头相互组合,三方势力很多角色都像是彼此的卧底。比如警方这边这一集似乎就出现了疑似好几人是黑警。

一是和男主角搭档的宋光明,一开始就经常脚通风动不了,剧里还经常给他阴险的镜头。

二是市局的肖副局长,在任务行动前他发了一个“常征在机场”的短信,结果跟着老三那边就收到一条一模一样的短信。

三是肖副局长旁边的那位警察,不但老是及时提供重要的情报,演员的选择上面也和光明一样,一看就像是卧底和反派。

四是和男主角共事的大队长张秋峰,对于男主角的态度,还有经常在暗处观察的行为简直就像极了黑警。

另外很多角色感觉都像黑警,真的是以前国产警匪剧黑警很少有,现在黑警遍地走。

至于赵氏家族那边的警方卧底,警方那边有谁是李幼斌专案组的卧底。因为剪辑,开始多少人以为赵家小唐是严国华的卧底,结果就是导演玩了一个蒙太奇剪辑手法。

你说这种找卧底和每个角色明暗不定的设定,以前的警匪剧早玩过了,但它确实有用啊。

对了,以前内地警匪剧一向拍得很差的爆炸戏、追车戏、枪战戏和动作戏,在这种工业化进步下也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我们想想当初《人民的名义》里那个狙击手的戏份是不是没有半点逼格。

这些再加上快节奏,没有爱情戏和各种拖拉的戏份,观众是不是追得完全停不下来?

《罚罪》的成功真的证明了国产警匪剧,甚至可以说国产剧下至影视工业,上至整个国产剧产业模式的成熟,我觉得真的就是要这样,跟成熟的美剧,英剧和日韩剧靠拢,都已经超越现在的港台剧了。

这些剧集同样都是帅哥美女大长腿,配角都是各种帅哥美女和性格鲜明的角色。

这些加上各种先进技术的航拍,镜头调度,美术处理等等。节奏快,快速剪辑,角色和剧情各种成熟的铺垫,不但提升了悬疑感也增加了电视剧的可看性。如果国产剧都这样拍,那还愁什么好剧看呢对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