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后半生与潘有声复婚5年后丧夫晚年终老温哥华并与夫同葬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34更新:2023-02-20 18:07:28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C47型222号专机,因遭遇恶劣天气导致飞机失事:戴笠身亡。

消息传到戴笠位于上海的戴公馆时,刚刚被戴笠转移到上海的胡蝶震惊不已。就在几天前,已被戴笠幽禁三年的她,刚刚与丈夫潘有声签署了离婚协议,并做好了嫁给戴笠的准备。

戴笠与胡蝶

戴笠死后的第二天,上海晴空万里,春光明媚。公馆内的胡蝶却皱着眉坐在房间的沙发上,她一天没有出门。

从胡蝶红肿的双眼可知,她哭过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眼泪,更多是为自己而流。这三年间,她像一只被囚禁的金丝雀,虽然活得很光鲜,却没有自由,她还被迫与丈夫、母亲和收养的一双儿女分开。

胡蝶的一双儿女,是从潘有声的近亲兄弟中收养的,他们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一直以来,她都对他们视若己出,两个孩子和她也很亲近。

“他们现在还会跟我亲吗?有声他……哎!”想到家人,胡蝶的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正在胡蝶沉思之际,一阵嗵嗵的脚步声响过后,她的荧幕死对头、闺中密友张蕙和丈夫黄先鹏出现在了门口。胡蝶搬回上海后,他们夫妻俩经常和她走动。

刚到门口,张蕙就大喊着:“胡姐,你看谁来了。”胡蝶听了却只是低着头。张蕙带着几个人继续往前走,并边走边道:“胡姐,你看看呀。你的亲人来接你了。”

不知为何,胡蝶竟始终低着头,她还用手绢蒙住了脸,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让张蕙有些惊讶。这时,一阵咳嗽声响起,胡蝶听出来了:是潘有声。可她竟挪动了下身子,往他们走来的方向别过脸去了,她摆出了一副根本不想搭理他们的姿态。

胡蝶与潘有声第一次结婚婚纱照

黄先鹏似乎料到了这种结局,他想:定是他们太着急了,戴笠刚刚过世,他们就把潘有声找过来,确实没那么合适。但什么时候是最合适的呢?也许,现在才是唯一合适的时候。

黄先鹏轻轻推了推两个孩子,同来的两个孩子互相看了一眼后,怯生生地朝胡蝶慢慢走去。一旁的张蕙和潘有声等人,都紧张地看着。

潘有声也走上前,并轻声对立在胡蝶跟前的两个孩子道:“快叫妈!”孩子们再次互相看了一眼后,有些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妈”。

听到这声“妈”后,胡蝶才终于抬起头慢慢拿下了手绢。潘有声等人这才发现,胡蝶的眼里满是泪水,脸上既有兴奋,又有羞愧、内疚。

泪眼盯着孩子们看了一会后,她突然两手一张,把两个孩子紧紧搂在了怀里。胡蝶抱住孩子们后,分明感觉到他们想挣脱她的怀抱,可她却抱得更紧了。她想将自己这些年对他们的爱,全部灌注到他们的身体里,以偿还她欠孩子们的感情债。

一旁的潘有声和张蕙、黄先鹏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泛起了酸楚。

“我们回家去吧,回家去!”潘有声对着胡蝶道,听到他的这句话后,她的心里仿佛被热流击中了,但她却并未答话,胡蝶还没有想好,对,关于她和潘有声,经过戴笠介入,他们能回到以前吗?她还不能完全确定。

“我们回家去吧!”潘有声再次用恳切的眼神看向胡蝶道。儿子奶声奶气地对母亲道:“妈妈,回家吧,你不愿意跟我们回家吗?你不想我们吗?”

胡蝶的心彻底被击中了,她流着泪望着儿子说:“想,妈想你们。往后妈天天看着你们,”她转过脸看向潘有声道:“有声,这些年……”

“胡蝶,不要说了,我们回家去吧。”潘有声这次的话,声音显得更加恳切了。胡蝶沉默了一会儿道,低声道:“你们都先出去,有声留下。”

其实,此时的胡蝶已经被说动了,她决心和潘有声回家,这也意味着:他们将会复婚。可她心里还有疑虑,这个疑虑,是那三年被幽禁生涯留下的阴影。

胡蝶

当初,胡蝶因为不肯给日本人宣传而逃亡,继而意外遗失了30箱行李,那些箱子里的东西,是她这些年拍戏攒下的全部家当。因为在意,她辗转找到了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求助。她没想到:自己病急乱投医的结果是,她因此失去了三年的自由。

戴笠本就对胡蝶倾心不已,见她落难,他四处帮忙搜罗行李。为了让胡蝶宽心,他干脆找人把胡蝶的所有失窃物品按清单全部买来,送到了她的跟前。

胡蝶是聪明人,她当然知道戴笠此举的意味,果然,他很快表露了心迹,此时的潘有声,面对权大势大的戴笠,只能“听任摆布”。那三年里,为了完全霸占胡蝶,戴笠以支持他做生意为由,将他调到了云南等地。

“权势要人命”,这句话,是胡蝶和潘有声经过此事后得出的最大的结论。

这三年,为了让潘有声和家人安全,胡蝶做了很多努力。这点,潘有声心知肚明。说实话,他一直为自己能活着满怀感恩。乱世里,有几个人真的能周全呢!

张蕙和黄先鹏带着孩子们离开后,胡蝶并未急着开口,她沉默地看了潘有声一会。良久后,她终于开口了:“我知道你会来的,我的感觉告诉过我,你相信人有这种感觉吗?”

“相信!”潘有声立即答道,他知道,胡蝶这话后面还有话,他迫不及待想要听她后面的话。潘有声对胡蝶非常了解,他知道她感情细腻,她是心里觉得不安全,才不肯同他回家的。胡蝶究竟因为什么而没有安全感,他也非常清楚。

“很好!”胡蝶对这次谈话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继续道:“《红楼梦》里有这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你记得吗?”

潘有声继续飞快地答道:“记得。”他依旧知道,胡蝶这话的后面还有话。

“那好,我跟你说,我跟戴笠……那个人,整个是一场戏,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现在戏演完了。这期间,我跟你疏远,尤其那次在饭店对你说的那些话,都是一场戏,是假的,现在也演完了。”

胡蝶一口气说完了一长串,潘有声听完后飞快地道:“我相信,你说的任何话我都相信,你在饭店里说的那些话,都是为了保护我,我们夫妻这么多年,我还不了解你吗?”

胡蝶和潘有声口中的“饭店的那些话”,是两人在戴笠逼迫下签署离婚协议时,她对他说的绝情话。潘有声那日心碎极了,他还因为伤心掉了泪。可他也知道,那日,周围全是戴笠的眼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中,若胡蝶不说那些话,他的小命可能都将不保。

胡蝶与潘有声

话说到这份上后,潘有声就明朗了,胡蝶之所以不肯跟自己回家,是因为:她心里还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依旧相信她,爱她。他往前走了几步,看着胡蝶认真地道:“你对我不必多心了!”

胡蝶听完这话后很满意,但她依旧没有完全打开心结,她点了点头后道:“不是多心,是我要向你说明的。你相信我就好。另外,我要问你,你愿意跟我复婚吗?”

胡蝶的这话,让潘有声眼睛一亮,他何尝不想复婚,可他今天却没有主动提这些,之所以不提,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他怕胡蝶会拒绝。他急切地答道:

“你是我生活中遇到的一个真正心爱的人,一个好妻子,我压根儿就没想到过要和你离婚。那天我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到现在想起了还像是做了一场噩梦。”说到这儿,他的声音竟有些哽咽了。

此时的胡蝶眼眶也又有些红了,她看着他的眼睛道:“将来也不后悔吗?”“不后悔,永远不后悔”。

听到这真真切切的肯定答复后,胡蝶伸出手紧紧和潘有声拥抱在了一起。此前所有的芥蒂,都已在此时化为了乌有。

“有声,我对不住你!”胡蝶抱着潘有声啜泣着道,潘有声更紧地抱住她道:“不,是我对不住你,我堂堂一个男子汉,可是却没有能力保护你。”

那日,两人抱着说着很多话,他们从最初行李失窃,说到了戴笠的死,他们还说到了往后的生活。他们都已经感觉到:那场痛苦的婚变,不再是两人之间的鸿沟,而变成了一种历练。经过那番历练后,他们的感情也将更加坚固。

胡蝶与潘有声

好的感情,无坚不摧,这话,用在胡蝶和潘有声的感情上,再恰当不过了。

最初,胡蝶想留在上海继续自己在影坛打拼,此时的她虽然已经38岁,却风韵犹存,经过三年的封闭,她自觉自己对演绎也有了更多的切身体会。

“现在他们都是捕风捉影,若有一天我的事情被他们全知道了,舆论一定会沸沸扬扬,种种脏水就会泼到我身上,哪里还有我立足之地呢。”

说着,胡蝶就倒在潘有声怀里,她真的太害怕那天的到来。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她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会和阮玲玉一样选择自杀。

“要不,咱们去香港?”潘有声搂着胡蝶低声说道。“也好,也好。”胡蝶幽幽地答道。

这之后仅仅几天,胡蝶便打点行装,和全家一起搬去了香港。这次赴港,他们做好了长期定居的准备。但关于未来如何规划,他们并没有想好。

到香港后,执意要寻找、追求电影艺术的胡蝶继续她的电影事业。在拍电影的同时,她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帮助丈夫开创事业。

潘有声与胡蝶

潘有声到香港后开办了兴华洋行,经过这许多后,他进一步认识到:男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他想尽快给妻子赚更多钱,让她过上富足的生活。

潘有声知道,戴笠和胡蝶在一起时,在物质上给予了她极大的满足,就连她吃的水果,也都从国外进口。她的住所更是安排得极尽奢华,和戴笠在一起的三年间,戴笠为了哄她开心,光是花园别墅,都给她修建了好几处。罗家湾19号、重庆南岸汪山、嘉陵新村、浮图关李家花园、杨家山公馆等,都是戴笠为她修建的奢华住所。

潘有声还听说,戴笠为胡蝶修建的所有住所,都带有考究的花园,其中一个花园,光是名贵花草,就耗费了上万银元。

重新和潘有声在一起后,他为她提供的住所往往很简陋,她虽然什么也没说,但他心里却分外不是滋味。

为了将洋行办好,潘有声每日起早贪黑,洋行的大小事,他都要亲自过问。

期间胡蝶主演了电影《春之梦》等片后,决定告别影坛。做决定前,她对丈夫说:“你一个人打点洋行太辛苦了,我以后安心做你的贤内助。”

就在洋行生意渐渐好转之际,潘有声却因为积劳成疾、抑郁过深病倒了,之后不久,他被确诊为肝癌。他病着的那些日子里,胡蝶一直在病床前悉心伺候着。

中年胡蝶

可在病痛面前,人的力量总是如此微小。仅仅几个月后,潘有声就气若游丝了。临终前,他看着为照顾自己而憔悴不堪的妻子道:

“胡蝶,我是个结实的男子汉,硬是给摧残垮了!给羞辱垮了!正值壮年的时候垮了!惨啊!要是日本人不侵略中国,我们就不会来香港,日本人不打香港,我们就不会跑重庆,不跑重庆,也不会碰上戴笠,弄得我妻离子散!惨啊!”

直到那一刻,胡蝶才知道,戴笠死后的这5年,他心里一直是介怀的,只是,他从来不说罢了。潘有声离开时,死不瞑目,胡蝶知道:他有太多的不甘心。哭着用颤抖的手为他合上双眼时,她已痛苦到无法呼吸。

潘有声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胡蝶都沉寂着。直到潘有声过世多年后,她才重返影坛,并再次在影坛创造了属于她胡蝶的辉煌。

1960年,她则凭借主演的爱情片《后门》获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几年后的1966年,她拍完《塔里的女人》后,却果断结束了她的电影生涯。这一年,胡蝶58岁。

胡蝶《后门》剧照

晚年胡蝶的最大依靠,是她和潘有声的两个子女。可孩子们长大后,都出了国,只她一人辗转流离在香港、台北、日本等地。期间,她的孤独可想而知。

胡蝶的身边人一直劝她再嫁,毕竟,潘有声离世时,她才44岁,且依旧光彩照人。可每次面对这种劝谏,她都只莞尔一笑。后来,人们才知道:潘有声死的那天,她就做好了“用余生为他守寡”的准备。

在胡蝶看来,只有这种方式,才能缓解她对所爱潘有声的亏欠之情。

晚年的胡蝶在子女劝说下定居到了加拿大温哥华,也从那时起,她的人生才终于安定了下来。安顿好自己后,胡蝶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带着儿媳回到香港:将丈夫潘有声的骨灰迁葬到温哥华的科士兰公墓。

此后,胡蝶在温哥华的生活又多了一个项目:祭拜丈夫的墓地。

晚年的胡蝶依旧精致,她常常穿着时髦的衣裳去海边散步。每次,她都会在海边喃喃地说着什么,她的儿子后来知道:她是在跟父亲聊天。

晚年胡蝶

“请代我向新老读者和观众致以诚挚的问候。我热望中国的电影能够在世界影坛上放一异彩。”

而这样的问候,只要有机会,胡蝶几乎每年都会送到。因为想念祖国,胡蝶经常吟诵于右任的思乡诗句《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敢忘!”

也因为太想祖国,胡蝶还在晚年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

“人生的安排是由于际遇还是命运呢?我又何曾想到我会远离故国,寄居在北美温哥华这海滨城市······据说温哥华的地形像摊开的右手,她的方向是伸向太平洋彼岸的亚洲,伸向中国。”

在回忆录的结尾部分,胡蝶还满含深情地写道:

“我将终老异国,只是对故国的山山水水,故国的亲人好友,思念之情,无时或已。”

胡蝶如此想念祖国,为何始终不回国呢?答案是:她生怕自己当年与戴笠的事,被公众知晓。实际上,她并不知道,即便后来她与戴笠的那些事被一点点挖出来了,人们对她也只有同情,而并无其他情绪。相反,世人都因她“宁可流亡也不肯给日本人宣传”的行为,钦佩不已。

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加拿大安静地辞别了人世。离世时,她自语道:“胡蝶要飞走了!”

胡蝶死后,后人遵照她的遗嘱,将她葬在了潘有声墓地的旁侧。而这一次,将没有任何,能将他们分开。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