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鳌拜实力如何「鹿鼎记影视剧中的鳌拜大多武功高强书中设定却是另一回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87更新:2023-02-21 05:07:04

受影视剧改编的影响,许多观众对《鹿鼎记》中的鳌拜,印象中都是个武功相当厉害的人物,还有戏份很重,与主角小宝上演了多场对手戏,历经多场斗智斗勇,最终才被小宝所擒。但在小说中金庸先生对鳌拜的武功,其实并没有细写,他的实力是相对模糊的;而且出场的戏份很少,他跟小宝的对手戏也就只有两场,这点新版张一山版的电视剧算是比较还原。实际上,鳌拜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书中出场的意义,就是为了成就被小宝所擒,鉴于这一点,他的武功设定也不可能会太过高。

徐锦江版鳌拜

多版影视剧对《鹿鼎记》中鳌拜这号人物的改编和刻画,都比较着重,将之设置为小宝成就传奇通关路上的首个Boss。为了达成这个创作目的,几乎都把鳌拜设定为一大高手,没有绝顶也有一流的第一档水平。

比如在周星驰版的电影《鹿鼎记之龙城争霸》中,圣诞公公徐锦江扮演的鳌拜,武功就近似绝顶。电影中的他,练就“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缩阳入腹,破功的罩门都保护周到。小宝他们用毒酒下机关,大内侍卫围殴,都没能杀他,连海大富的“化骨绵掌”(小说中是假太后的武功),都奈何不了他;假太后与之交手,在攻他双眼挨了一掌,用天蚕丝将他缚住,再用九只神龙钉封住了他的穴道,才勉强将他擒住;后来他与陈近南一战,总舵主还被有神龙钉在身的他打成重伤,海大富也死在他手下,幸亏小宝推石锥刺中他的脊椎骨大穴,破了他金钟罩神功的罩门,才被陈近南一剑刺穿脑壳。按照这版电影设定,鳌拜在电影中的实力绝对第一,妥妥的绝顶高手。

与这版设定相近的还有张卫健版《小宝与康熙》和韩栋版《鹿鼎记》。张卫健版不用说,就是周星驰版电影的翻版,毕竟导演都是王晶。这版电视剧中的鳌拜还是徐锦江老师扮演的(加上后来的黄晓明版电视剧,圣诞公公演了三版鳌拜,他就是鳌拜代言人),这版鳌拜除了有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武功依旧高强,第一集陈近南就被他重伤,而且还会满天飞、让对手避无可避的血滴子,几乎是最强版鳌拜。最终是与胡德帝(剧中小宝天地会的师傅)大战一场,重伤胡德帝之后,被小宝使诈用火枪才给干掉了,几乎没人是他的对手。

韩栋版电视剧中的鳌拜,也是接近王晶导演版的设定,毕竟这版电视剧的导演也同是香港的赖水清,马景涛版《倚天屠龙记》就是他的作品,剧中的鳌拜就是他亲自上阵扮演的。赖水清版鳌拜,一开始就差点擒获入宫行刺的陈近南,天地会青木堂香主就死在他手下,而且也练就“金钟罩神功”,刀枪不入,难逢敌手。这版中的擒杀鳌拜,是因为小宝曾听澄观说过,练“金钟罩”的鳌拜其罩门是在会阴穴,在鳌拜擒起康熙时,被小宝手执银针从背后插中会阴穴,导致经脉尽断神功被破,头部又遭小宝一铜炉重击才被擒杀了。

赖水清版鳌拜

陈小春版的《鹿鼎记》,没在鳌拜的武功上做太多的刻画,但遵循梁朝伟那版,添加了一些他与小宝斗智斗勇的情节,其中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鳌拜在家穿龙袍,被突击到他府上的康熙发现这场戏。早已有谋反自立之心的鳌拜,穿着龙袍手持七星宝刀躺在床上装病,被康熙一翻被子全部露馅,但同时康熙和小宝及随从的一众人也被鳌拜家兵包围了起来,鳌拜要杀他们就在一刻之间,幸亏小宝机灵,将鳌拜手上的宝刀说成是要献给康熙的,化解了这一危机四伏的局面,不仅救了皇帝和一众随从大臣,也救了自己,保留了反杀鳌拜的机会。这段改编其实就是参照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献刀,用之来表现小宝的机灵。

可见在《鹿鼎记》的影视剧作品中,对鳌拜这号人物的改编和刻画通常都是较为着重的,像以上的这些关于鳌拜武功和戏份的添加,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表明小宝擒杀鳌拜这件事,是凶险万分和极其不易的,更能进一步衬托出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的传奇。不过这一些情节纯属改编,在小说中都不存在,书里面鳌拜出场的戏份很少,他与小宝的对手戏也不多,而至于他的武功如何,金老也没有细写,但结合书中和金庸武侠的相关设定,他的武功并没有以上几版影视剧的设定那么高。

书中的鳌拜其实总共出场才三次,这也是与小宝的全部对手戏。第一次是小宝去上书房终于发现了小玄子就是皇帝,看到鳌拜要康熙下旨杀了苏克萨哈,步步紧逼,小宝情急之下现身挡在康熙身前,喝斥鳌拜;第二次出场,就是被小宝和康熙设计联手给擒拿了;第三次是在关押他的康亲王府,小宝奉命去探视他,小宝先在他的饭食中下药,然后就在躲避刺杀鳌拜的天地会高手时乱中刺死了他。从第四回快结束时出场,第五回被擒,到第七回就被杀了,其实就是像最新张一山版演的那样,快速出场,快速谢幕。

除了这三次出场,其他对鳌拜的相关描写,都只是在交代小说时下背景时略有涉及,比如第一回说到的“明史案”,就是他在接到吴之荣的举报后,为了警示汉人而亲手发动的,而且为了镇压汉人的反清势力,他还残杀了不少武林义士。也是由于他出场的戏份不多,所以书中对鳌拜的武功并没有做太多和仔细地的描写,有说到的只是他天生神力,是天生神勇的猛将。结合金庸武侠的一贯设定及书中相关描写,鳌拜就仅是勇猛过人的武人,而称不上真正武林上的高手,他的武功仅是在横练上,但也并不是影视剧那样的练就最高境界的“金钟罩”,能刀枪不入。这一点从书中他被小宝与康熙联手所擒时即可看出。

康熙起初是想让十二名平常练摔跤的小太监抓住他,一开始鳌拜以为皇帝只是想试探他的武功,并没有出力。但在被十二名太监缠住之后,小宝两次击他要害,康熙更是在背后插了他一匕首,他发现原来康熙是想要他的命,于是马上摔开那些小太监,随着顷刻间就杀了其中的八个。这些小太监虽然平时练习摔跤,但基本上并没有多强实力,一般的高手要杀他们也是易如反掌。紧接着鳌拜想直接杀了康熙,但小宝及时用香灰撒他双眼,又投掷匕首刺中了他的左臂,之后就被小宝拿起一个三十多斤重的青铜香炉给砸中头顶,晕了过去被缚了。不过头骨没碎,小宝砸他的香炉倒是破裂了。

这说明鳌拜应是有练过横练功夫,但仅是练过,远没有达到刀枪不入的境界,较之“黑风双煞”那等铜尸铁尸,周身如铁打铜铸刀枪不入的水平差远了,不然又岂会轻易就被康熙和小宝的匕首刺中。除了横练,傍身的武功就是战场上杀敌用的武艺,比如骑射、斩将刺马、摔跤、搏击这些。但这类武功在金庸武侠的设定中,其实只能算是粗浅的功夫,称不上真正的高深武学。金老在《射雕英雄传》中,就曾对当年越女传给士兵上阵用的“越女古剑法”,做过于此相关的评价。

越国处女当日教给兵卒的剑法旨在上阵决胜,斩将刺马颇为有用,但以之与江湖上武术名家相斗,就嫌不够轻灵翔动。到得唐朝末叶,嘉兴出了一位剑术名家,依据古剑法要旨而再加创新,于锋锐之中另蕴复杂变化。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二回》

简单来说,就是战场上将士所用的功夫基本都较为笨重,重拼杀而缺乏反复变化、灵动及巧劲,较之技艺,更侧重于将士本身的力量,比如臂力,擅于拉弓投掷。这也是像鳌拜这种天生神力之人,显得会比常人勇猛的原因。但在金庸武侠里,真正的武林高手,那是能在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让士兵不寒而栗的,比如像萧峰、丘处机、郭靖和杨过等都曾做过类似的事情。鳌拜把他战场上所用的那些武功练得再厉害,也不可能比得上萧峰等人,不然也不至于会被小宝所轻易成功偷袭了。

所以说,鳌拜就只是一名猛将而已,算不上真正的武林高手,像影视剧中说他能重伤海大富,甚至是陈近南,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宝曾问过海大富,问他与鳌拜相比谁的武功更厉害,海老公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孰强孰弱,而是转移到他们身份的贵贱上去,说他岂能与出将入相的鳌拜相比。海大富的言下之意,其实就是论武功,鳌拜是不能与他相比的,毕竟海大富自己就是个武学大家,他很清楚鳌拜的功夫是那等级别的。实际上鳌拜在小说中的出场意义,就已经决定了他的武功不可能会太高。

小说里鳌拜被塑造成中原武林义士的头号仇敌,金老让小宝成为擒杀鳌拜的英雄,无疑是为了替他日后进入江湖作铺垫,让他游走于凶险万分的江湖中,能时常轻易脱险。这也是小宝会成为天地会青木堂堂主和被庄家视为恩人的原因之一,可以说鳌拜就是为了成就小宝的江湖头衔而出场。但我们都知道,鳌拜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历史上他就是被十四岁的康熙召进宫,然后被十几名小太监给擒缚的,小说中小宝擒鳌拜,便是将这节史实进行艺术加工而来。

为了匹配对应历史上康熙彼时的年龄,小宝的年龄也被设置为十二三岁。没错,和康熙擒鳌拜时小宝才十几岁而已,而且武功稀松平常(实际上整部小说,除了在通吃岛避世几年的情节之前,小宝大部分情节都只有十几岁,多版影视剧中的小宝其实都是“老宝”,说他最后是武功高手就更是扯谈)。以小宝这样的年纪和实力,假如把鳌拜的武功设定得过高,再写小宝擒杀他,便是再如何写小宝用下三滥的手段,也明显说不过去了。像韩栋版演的那样,说小宝一针就刺中了鳌拜的会阴穴,明显就是抬高了他的水平。书里从他替沐剑屏解穴一节就能看出,小宝根本连穴位都认不准。

综上所述,多版影视剧中的鳌拜与原著里的形象,可以说完全是两回事。影视剧对鳌拜武功和戏份的重新刻画,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衬托小宝擒杀他是凶险万分和极其不易,这是影视作品增加效果的创作需求。但这无疑也树立了观众对鳌拜这号人物的印象,因此最近随着张一山版电视剧的热映,不少朋友都不由地在吐槽里面鳌拜的戏份和霸气不足。不过在羽菱君个人看来,就造型而言,新版鳌拜霸气确实不显,但其戏份无疑却是最遵循原著设定的一个,许多朋友是错把旧版影视形象当原著了。

新版鳌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