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朱亚文的演员「除了黄晓明男演员中还有谁能演好周总理朱亚文还是金靖承」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30更新:2023-02-21 06:38:26

像不像?

打从刘江导演的《光荣与梦想》开播,有关黄晓明饰演的周恩来总理,这是网评里出现最多的讨论。

尤其是,相比已经多次出演同一角色的侯京健的教员、张桐的李大钊等,第一次饰演周恩来的黄晓明这次的表演,就更容易引发讨论。

事实上,近年由明星出演历史名人、伟人的争论就从没断过。甚至不少今天大家都觉得“非他莫属”的选角,当年也没少引发讨论。但主旋律大制作拥抱年轻用户,又是肉眼可见的大趋势。

但谁才能演好观众心目中的伟人?是不是只有特型演员或者相貌接近伟人的演员,才能演好伟人?

导演刘江谈如何演好“伟人”角色,正是以黄晓明为例,他明确表示不希望黄晓明去模仿周恩来。刘江导演认为,演员从外在去找相似的地方是一个低级的模仿,“那是替身的干法”,“我们是塑造这个伟人,伟大的灵魂。”

换言之,相比形似,当代许多导演更在意的是,演员是否能神似。

囊括了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影帝的黄晓明,在剧中的表演到底怎么样?某种意义上,也是为流量明星演历史人物提供了一份最好的镜鉴:

导演到底该选哪些明星演伟人?明星怎么演,才能将那些活在观众心里的人物演到观众心里?当代男明星,有谁能演好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黄晓明演的周总理到底怎么样?

首先要看他到底演的是怎样的周总理。答:青年周恩来。

就像剧中王劲松饰演的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时期对着下属一通发飙,说能打仗的怎么都到我党这边了,下属辩解说,“周恩来才华横溢,很多学员因为钦慕他的才华所以入了党。”

所以,青年周恩来,就是应该儒雅潇洒,人格魅力独树一帜,应该意气风发。

这个部分,是黄晓明演得最好的部分。

就说两场戏,一场是黄晓明饰演的周恩来在敌人行动前被软禁,气得愤然拍桌子,怒斥对方小人,然后果断离去,发现对方想抓他,大声喊对方的名字,斥责他怎么敢这样做。

对方怯生生地解释说明自己是国民革命军,当然得听总司令的话。

剧中的周恩来立刻慷慨陈词,一说革命大局,二说个人利害,三言两语说得对方冷汗直流,不得不放行。

另一场戏是黄晓明单枪匹马跑去找王劲松饰演的蒋介石理论,被软禁也面不改色。

这些爆发戏里的黄晓明,好似是一把沉重的、散发冷硬光芒的青龙偃月刀。

够锋利,够张扬,带着与生俱来的一腔正气,内心是胸怀革命天下有情有义铁骨铮铮的硬汉。这种四溢而出的情绪气息完全称得上黄晓明表演的亮点。

其他部分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一说。

首先是外形,尽量接近总理。

黄晓明特意贴上了眉毛,梳起了总理标志性的背头,但外形不是饰演历史人物的全部。

比如剧中王劲松饰演的蒋介石,聂远饰演的叶挺将军,可能外形都不算很接近历史人物,都要靠化妆弥补。

那么重点是什么——

是找到历史人物的气质。

而青年周恩来的性格特质中,首先是睿智、缜密、细致、坚韧、隐忍,然后也有霸气。

这正是黄晓明在表演中努力寻找的。

这一刻的总理心里情绪是复杂的,既心痛、焦急,又需要比其他人更沉稳、克制,还要维护团结的大局,这么多的情绪,要求演员对面部任何一个细致的表情(眼神、嘴角、眉毛)都有精准的控制,黄晓明总体表现是及格的。

但要让气质贴近历史人物,又需要第三点:表演如何跳出自己。

必须说,黄晓明演得十分投入且努力,一些需要爆发的场景爆发力很足,也很有感染力。

但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如何去打破“演什么观众都觉得像黄晓明”的怪圈。

作为成熟的中生代演员,黄晓明遇到丰满立体、又和他的气质契合度极高的好角色时,就能将演技彻底爆发出来。

明星的个人特质,拿捏得好会很为角色加分,但拿捏得不好就容易引起观众单一的印象,如何避免跳进这个怪圈?

这就涉及到——演员在饰演伟人时,形似和神似,到底如何把握。

从国产影视剧来看,在以前,能饰演周总理和其它伟人的演员都被称之为“特型演员”。那个时期对于该类角色的挑选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首先就是外形要像。

当然这种外形的概念,还包括语言,神态乃至人物的细微动作。在这一点上最受公认的周总理的扮演者当属演员王铁成。

在1977年的话剧《转折》中,王铁成塑造了第一个周总理的形象,从而成为了饰演周总理的不二人选。1978年,导演谢铁骊拍摄电影《大河奔流》,王铁成演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周总理在大荧幕上的形象。

79年改编自同名话剧的电影《报童》上映,依旧由王铁成饰演周总理。在看完电影后,邓妈妈给王铁成的表演打了80分。

后来王铁成曾在综艺节目中回忆到,邓妈妈曾打电话到王铁成的工作单位,询问各种王铁成的生活细节,比如他演戏的时候谁照看孩子,带孩子的阿姨多少钱一个月,他每月给父母多少生活费,还剩多少钱等等,一通电话打了足足45分钟。

若干年后,邓妈妈又看了王铁成扮演周总理的其他影视作品后,给出了90分,并让秘书给王铁成写信,告诉他“不要骄傲,要谦虚谨慎”。更难得的是,王铁成还有机会亲耳聆听邓妈妈亲自口述周总理生活的细节。

有了这些,1990年,导演丁荫楠拍摄大型史诗电影《周恩来》,演员首选当然就是王铁成。

在电影中,王铁成不仅演出了周总理的儒雅和平易近人,更将总理的内心历程刻画得丝丝入扣,更演出了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以看出,虽然形似是基础,但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精神气质上的接近。

王铁成之后另一位著名的扮演总理的特型演员当属刘劲。

1996年,33岁的刘劲第一次在电视剧《遵义会议》中饰演周恩来总理,其实1995年张婉婷拍摄电影《宋氏三姐妹》,找到了刘劲演张学良,拍摄中巧逢造型大师王希钟,大师当时就说了一句:“你还可以演周恩来。”

妆化出来了,大家一看,确实像中青年的周恩来。结果演完《宋氏三姐妹》,《遵义会议》的邀请就来了,角色:周恩来总理。

从此,刘劲成为荧幕上最活跃的周恩来的扮演者,至今已经在超过50部的影视作品中饰演过周总理。包括这一次的《光荣与梦想》,也是由他扮演中年周总理。

近年来另一位多次扮演周总理的演员就是孙维民,他参演的周总理的传记电视剧《海棠依旧》豆瓣评分高达8.9,他也被公认为最善于诠释中老年周总理的演员之一。

总体而言,90年代以来,观众的接受度、伟人的选角范围都在逐步放开。

2007年,记录了钱枫神颜时代的《恰同学少年》,突破性地用青春偶像手法演绎历史伟人故事,主演谷智鑫在这部剧中首次扮演教员,已经更接近神似,这之后也有更多年轻明星,开始不断扮演著名历史人物们。

但可以看出,即使是著名的特型演员,也并不是完全靠相貌就完成了对伟人的诠释,要让人物深入人心,还是要尽可能演出人物神髓,形似,永远只是表演的根,外形越像,越根深蒂固,但神似,才是表演要接近的浩瀚苍穹,能演到什么高度,完全取决于演员的用心与造诣。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剧使用了明星甚至是流量明星演出历史人物、包括伟人们?

实事求是地说,并不是只有流量考虑,而是主创希望主旋律题材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能实现一种“双向奔赴”——在献礼剧们提升质量的同时,让当代年轻人主动靠近主旋律。

但周总理这类历史人物又不同,难度更大,为什么呢,一是我们对周总理太熟悉了,他的音容笑貌,早已从中小学课本开始渗入我们的脑海中,二是我们太爱总理了,三是王铁成等老艺术家的表演太成功,留下的角色烙印太深,所以任何演员来演周总理,压力也会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当代演员能把总理演好的很经典的,其实不多。

陈坤在电影中饰演过青年周恩来,其实相对黄晓明,陈坤在外形上已经和总理接近得多,但他也表示“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最后他的表演有股子劲儿攒着爆发当代刚毅,精气神是对的,但还是差在了个人气质,硬朗少了几分,柔和多了一分。

2012年,朱亚文在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首次扮演青年周恩来,被公认举手投足间将旅法期间青年周恩来的帅气、儒雅诠释得恰到好处。

据朱亚文回忆,当初最开始扮演的时候是要贴双眼皮的,可是贴上去之后眼皮很不适应,后来干脆就单眼皮本色出演。所以朱亚文追求的也是神似。这部剧豆瓣评分9.2分,是公认的宝藏剧,朱亚文的表演当然立功了。

2017年,朱亚文在电影中再次扮演29岁的周恩来,故事主要聚焦的也是南昌起义时期的总理,这一次,朱亚文的表演又有了变化,相比上次的意气风发,这次是沉稳中透出运筹帷幄的沉稳,那股军人气质是自然流淌的,所以那次的表演也被很多网友誉为“最英气的周总理”。

近几年颇受认可的则是青年演员金靖承,2016年央视纪录片《重生》中,当他饰演的青年周恩来出现在荧屏上时,观众不难看出金靖承与青年周恩来外形相似度之高,

但由于知名度等原因,之后金靖承只在《向警予》中再次饰演了青年周恩来,还不是主角。

但很多观众其实不了解,1995年唐国强被选中出演电影《长征》中的教员时,在当时其实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因为唐国强在年轻时,也曾被视作最红的奶油小生,等同于现在的顶流。

但当69岁的唐国强扮演的晚年的主席出现在《光荣与梦想》的开头,轻轻打开封存的旧箱,轻抚一张妻儿的旧照,回想青春时光与爱人牵手而行 的时刻,一行老泪夺眶而出,那一刻观众都能感受到角色内心丰富的感性变化。

就这一场戏,已经将主席的形象丰富立体地展现于屏幕上,现在应该没有人会质疑唐国强的表演了。

通常我们认为,明星在大众眼中的既定印象可能过于鲜明,并不适合那些本身就富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人物,一旦冲突,可能遭到评论反噬。但类似唐国强这样的案例又说明,这种困境不是绝对的。

真正深入人心的表演足以让人们接受这些并非一张白纸的伟人扮演者,而更多不同演员的成功表演,也更能让这些历史人物的银幕形象更加丰富,更加多元。

当年朱亚文被问起,扮演周恩来最大的难度在哪里,他的回答是:困难,其实就是如何通过角色与观众沟通。周总理这个角色太特殊,光辉伟岸,每一个中国人对周总理的形象都有很深刻的认识。那么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融入一些自我的略微个性的表达,这个可能最困难。

演伟人一定是困难的,怎么演,才不会出现演员大于角色的观感,怎样才能形神兼备?没有固定的答案,但不管什么故事,不管在哪个年代,人性和人情一定都是共通的。

《觉醒年代》中张桐饰演的李大钊先生在1916年发表的《青春》中写到——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

对于青年演员们来说,如何以吾人之青春,“再现伟人之白首”,或许才是破题关键。

不管形似还是神似,首先要演员走出自己,观众才能走进人物的世界。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