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廊桥遗梦婚姻并不完美但大部分人还是携手走到了尽头」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70更新:2023-03-17 21:53:52

四天的禁忌之恋,换来半生刻骨铭心的怀念,美国作家沃勒的小说《廊桥遗梦》的影响力有多大?

据说当年小说一经出版,立刻引发了美国的离婚浪潮,以及对婚外情的审视。

《廊桥遗梦》描述了中年人无奈的婚姻和禁忌的婚外情,但如果你以为这是对婚外情的一种鼓励,那你未免太过肤浅。

当年我看这部小说的时候还是高中生,懵懂无知,曾经为男女主人公的相爱感动不已,也为他们的爱而不得意难平。

如今我也在经营自己的婚姻,同时写了许多的情感文,看了无数的婚姻案例,以及耳闻了周围朋友的婚姻状况之后,再看这部小说,给了我很多的感触。

01、

25岁的弗朗西斯科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她是一个生性浪漫、热情的文艺女青年,喜欢蓝调音乐和叶芝的诗,向往大都市的繁华与热闹。

二战不久,在父母的催婚下,她结识了来自美国的大兵理查德。

这是一个善良敦厚的青年,恳切,真挚,他出现的时间非常合适,于是她满怀希望随他来到了美国的依阿华。

到了之后她略感失望,这是一座小农场,与她想象的充满希望与浪漫的美国完全不搭边,叶芝的诗和蓝调音乐与她渐行渐远。

她不过是从一个乡村来到了另一个乡村,无路可退的她选择了留下来。

为了适应丈夫和新的环境,她辞了职,戒了烟,挽起长发,将自己包裹在粗布衣裙里,为丈夫生养了一双儿女。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照顾家人,日复一日。

虽然生活没有像她之前希望的那样充满美妙与希望,但理查德对她很好。

他对她温和、体贴,是一个好丈夫;他对孩子们慈爱、负责,是一个好父亲。

他喜欢并习惯于这种沉闷、单调的乡村生活。

弗朗西斯科也曾试图做一些改变,比如在楼上安装浴缸,试图让他们之间拥有一些欲望和激情,但木讷的丈夫却不解风情。

餐桌上,和丈夫没有她期待的话题可聊;

思绪常常被丈夫和儿子粗暴的关门声打断;

刚刚打开音乐,女儿一进门就随手关掉;

孩子们激烈讨论着的小牛比赛把她拉回现实,提醒她该准备下一餐。

“这不是我少女时代梦想的地方”

但她只能默默收拾起曾经的渴望,一任日子平淡如水。

她的婚姻没有任何原则问题,可是她却感到越来越寂寞,越来越无聊,这难道就是婚姻的宿命?

02、

如果没有遇到问路的另一个他,弗朗西斯科的生活会一如这般平静走到头。

(1)不期而遇

她45岁的某天,丈夫刚好带着孩子们到镇上去看公牛比赛,要去四天,留她一个人在家。

一辆车子刚好停在她家门前,车上走下一个男人,而她刚好跳下秋千赤脚向他走去。

这是一位身材匀称而又矫健,眼神深邃而又温柔的男人,他的身上带着一股野性的、充满自由的迷人魅力。

她不由自主被空气中弥漫的浓烈的雄性荷尔蒙气息所吸引。

他向她询问“罗斯曼桥”怎么走,由于不好描述路况,她主动提出带路。

她坐上了他的车,陪他去找那座廊桥,一路上,他们聊得很开心。

她知道了他叫罗伯特,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今年52岁,单身,曾有过一段婚史,由于常年野外工作,与妻子聚少离多而分手。

为了感谢她的带路,他特意采了一小捧野菊花送给她。

他望向她的眼神,充满了一个成熟男人对一个成熟女人的欣赏,她感觉到了,并且很受用。

于是她狡黠地开着玩笑:“可惜它们是有毒的。”

或许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她那颗早已被乏味生活弄得麻木的心在渐渐苏醒,有了某种渴求。

她邀请他到家里一起喝茶,一起用晚餐,一起散步。

罗伯特仰望着星空,用他的男中音吟诵并讨论叶芝的诗,她遇到了知音,欣喜若狂。

分别之后,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按耐不住再次来到廊桥,贴上一张纸条:

“当白蛾子张开翅膀时,如果你还想吃晚饭,今晚你事毕之后可以过来,什么时候都行。”

他们的爱情从这张纸条开始,罗伯特后来将这张纸条保留了一辈子。

(2)烛光晚餐

第二天,罗伯特在廊桥为弗朗西斯科拍照。

他发现了她的美,欣赏她的美,并把她的美定格在镜头里,而她笑靥如花,感觉自己再一次成为了真正的女人。

夜色渐浓,两人回到弗朗西斯科家中。

现实生活中,她和很多婚后的女人一样,在忙碌琐碎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变得不修边幅,不注重仪表,把原本美好的身躯包裹在粗陋的衣裙里,渐渐忽略了自己是个女人。

当一个男人让一个女人意识到她是女人时,一场沦陷势不可挡。

弗朗西斯科准备了质量上好的意大利葡萄酒和细颈玻璃瓶白兰地,精心烹制了丰盛的晚餐。沐浴之后,穿上凸显身材的吊带连衣裙。

当她出现在罗伯特的凝视下,他说:天哪!我是认真的,你是绝代美人。

丈夫从来没有这么由衷地赞美过她,也从来没有这么细细地欣赏过她,一刹那间,她爱上了罗伯特。

然后他们跳舞,喝酒,聊天,从身体到内心,都迫不及待地想向对方打开,彻底交融在一起。

那一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谈论人生

第三天,他们开车去邻近无人认识的小镇,在草地上,在夜色迷离的酒吧里,他们倾心交谈。

弗兰西斯卡穿着白衬衫,长发披肩,仿佛回到当年那个热情似火的意大利少女。

她听他讲非洲摄影时的奇遇,那些美妙的经历如同向她打开了一扇门,让她能够通往理想中的、遗失已久的世界。

那些琐碎繁重的家务和农活,枯燥乏味的生活,被统统抛诸脑后。

罗伯特迷恋她身上散发出来的、他长期离群索居后所缺失的一丝烟火气;

而她喜欢他走过四海的野性和带着艺术气息的不羁才华,那是她心之神往却求而不得的某种自由。

他以摄影为生,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同时又谦逊善良,浪漫而又极富魅力。

最重要的是,他能读懂她的内心,哪怕一个微表情,一个顾虑的眼神,这些,都是她那个老实、木讷的丈夫所不能满足她的。

他们缠绵在一起,如饥似渴。

这也许就是真爱吧,很遗憾她是在婚后遇到。

(4)无奈分离

这四天,弗朗西斯科感觉自己不再是农夫的妻子、孩子的妈妈,而是一个成熟男人眼中优雅知性、充满着魅力的女人。

他们多么希望时间停止在此刻,但现实是残酷的,弗朗西斯科猛然惊醒,丈夫和孩子们今天要回家了,他们做抉择的时刻终于到了。

罗伯特要她跟他走,他深情地说:“这种感情许多人找了大半辈子也没有找到,这种感情一生中只有一次。”

“我直接跟你丈夫谈,……这不容易,不过我会做到的。”

只要她跟他走,怎么样都行,漂泊的、孤寂的、流浪一生的罗伯特终于找到了可以停泊的港湾。

但是,弗朗西斯科很矛盾,她犹豫了。

她也很想跟自己的相爱的人一起离开,可是,她和他不一样,她不是洒脱的一个人。

她背后有一个家庭,丈夫可能不解风情,但没有任何对不起她的地方,并且她还有孩子,他们都还尚未成年。

如果她不顾一切离去,在这个保守的狭小乡村,丈夫该如何面对人们的议论,孩子以后该怎么生活下去?

她不能那么自私,她的丈夫、她的孩子不应该因为她的离开而背负着不体面。

她纠结了很久,说到:

“你要知道,这个家在我走后,会完全变的,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离这所房子有多么远,我总会想着这,每时每刻想着这个家。

我会责怪自己不该爱上你,伤了这么多人。最后甚至会觉得,我们在一起的这美好的四天是错误的,是可耻的。”

“这思想负担会使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不再是你所爱的那个女人。”

最终罗伯特理解了弗朗西斯科。

两人隔着小巷久久相看,中间是永远不能跨越的距离。

两人相互承诺,此去一别,不可以打扰,不可以探望,不可以写信,四天的爱情被藏进彼此内心的最深处。

不久,他们开车在镇上再次相遇了。

那天,大雨滂沱,弗朗西斯科和丈夫坐在车里,罗伯特下车站在雨中深情凝望她,再一次默默发出邀请。

弗朗西斯科泪流满面,她的手紧紧攥着车门把手,开,还是不开?走,还是不走?

最终,弗朗西斯科用无声回绝了他。

婚外情不可取,但是谁忍心责怪这个女人呢?谁又忍心责怪这场千载难逢的真爱呢?

03、

罗伯特选择独自离开,他以离开的姿态成全了自己深爱的女人,泪水从他的两颊流下来。

尽管此时的弗朗西斯科早已万箭穿心,但为了家庭,她选择了留下,泪流满面。

此一别,就是17年的互不打扰,17年的孤独相思。

罗伯特继续他的寂寞漂泊;

弗朗西斯科继续照顾家庭,尽职尽责做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

而理查德,他或许粗犷,无法理解妻子的浪漫情怀,但绝不是对此毫无察觉,他选择保持沉默和体谅,依然是那个善良、负责的好丈夫、好父亲。

罗伯特的离开,弗朗西斯科的留下,成全了一个家庭的完整与体面。

而理查德的沉默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全?只是妻子不愿意多谈,他也不便追问。

理查德在弥留之际,才对弗朗西斯科说出了此生最浪漫、最深情的话:“我知道你也有过自己的梦,我很抱歉我没能给你。”

理查德是孤独,也是无辜的,他倾尽一生都没能了解他的妻子,没能走进妻子的内心。

罗伯特和弗朗西斯科有着精神上的慰籍,两人都在苦苦思念着彼此。

罗伯特离开依阿华小镇后,完全有机会可以再去见她,但为了承诺,他做到了不打扰。

晚年,他和萨克斯演奏家卡明斯成为了朋友,在一次醉酒后向好友倾诉了自己的故事。

卡明斯说:(罗伯特)大滴大滴的眼泪落下来,老人才这么个哭法。

那么多年过去,那个他深爱过的女人,那个给过他精神和肉体慰籍的女人,依然是他心头的牵绊和软肋。

他再也没有过其他的女人,17年的光阴,直到生命的最后,死亡是他唯一的一次打扰。

他委托一家律师事务所将他的骨灰撒在廊桥,他珍爱的相机、镌刻着弗朗西斯科名字的银质项链、他从未寄出的写给她的信、照片,还有当年她手写的小纸条,他都留给了她。

弗朗西斯科守着四天的秘密,将那份难得的人间真爱,深藏心底,继续扮演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维护着家庭的温暖和体面,继续着世俗所定义的幸福。

每年过生日,她都会重读罗伯特的信,把他从心底放出来,回忆两人曾经的美好,然后,再把这一切放回内心的最深处。

她临死前,遵循内心,嘱咐孩子们将她的骨灰撒在廊桥。

回来奔丧的儿女,发现了母亲的秘密,他们由此深受启发,理解了婚姻的意义,各自回归原本岌岌可危的家庭,像他们的母亲一样,担负起了婚姻的责任。

我们不必替弗朗西斯科感到遗憾,她是幸福的。

丈夫虽然粗犷,不懂她,但为她付出了亲情一样的爱,护了她一世的周全;

同时因为罗伯特,她拥有了爱情,虽然她和罗伯特只有四天的共同生活,但他是她此后余生的慰籍,她牵绊他,爱他,思恋他。

弗朗西斯在遗书中说“我将我的一生给了家人,我希望把剩下的,留给罗伯特。”

04、

《廊桥遗梦》之所以打动万千读者,是因为他们正好在书中看到了自己,从很大层面上来说,弗朗西斯科就是被婚姻消磨掉爱情的中年人的代表。

这段本足以扼杀婚姻的婚外情,最终以平复了婚姻中的犹豫、困惑、不甘,甚至失望,走到了最后,这就是很多人婚姻的写照。

如果弗朗西斯科选择了罗伯特,会怎么样呢?

和罗伯特相遇的四天,有心动、暧昧、浪漫、激情,但仅仅只有四天,没有柴米油盐的打扰,没有平淡相处20年的考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切矛盾都没有来得及出现。

如果4天变成后来的10年、20年,甚至更长,不知道还会不会如此?

我想,他们也许会彼此包容,一直这么幸福下去,即使有挫折也心甘情愿。

但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激情过后,他们都会后悔。

激情被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替代,如果没有经营婚姻的意识,也许还是会和普通人一样,鸡飞狗跳,一地鸡毛,最终厌倦。

蔡康永说得一针见血。

爱情也好,婚姻也罢,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你还需要不忘初心,如果你的伴侣没有原则性的问题,你应该坚守于自己已经选择了的。

弗朗西斯科最终决定留下来,没有跟罗伯特离开,是因为她知道,婚姻里,除了一时的激情,还需要长远的责任与担当。

写这个故事并不是鼓励大家逃离婚姻,而是希望大家能从平淡如水的婚姻中,找到本属于爱情的闪光点,然后认真去挖掘和体验藏在琐碎生活中的真情。

爱情需要激情,婚姻需要亲情。

大多数人的婚姻,没有多少惊天动地、波澜壮阔,更多的是细水长流、波澜不惊,这就更需要我们在柴米油盐的平淡相处中,相互理解、相互鼓励,将日子过得精致而又温馨。

婚姻并不完美,但弗朗西斯科还是和大部分人一样,和伴侣携手走到了尽头。

如果她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不会在这段平淡无奇的婚姻中那么痛苦,她会早一点适应,并做出一点改变,让自己的婚姻变得舒服一点。

婚外情能够拯救婚姻吗?婚内遇到真爱我应该离婚吗?似乎有了部分答案。

———— END ————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