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补课「上海简直弱爆了全国一线城市补习惨状对照学生们太苦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15更新:2023-03-17 22:18:55

10年前,一线城市教育机构还不到30%,

现如今,补习班早就和星巴克一样,

遍布在城市各处,

孩子躲不过,

作为家长的我,更躲不过。

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70%左右。

不知不觉间,补习如同人们要吃饭一般已经成为家长和孩子的日常。跳出这个框架,我不知道该带有怎样的心态看待这个现象,愤懑或是无奈或是顺应。

在“需求”和“疯狂”之间,这条界线究竟该如何定义?

回望这段路程,当补课还只是一种风气时,我们使劲加火,真当补课已经成为一种全国默认的生活方式时,并愿意花近一半工资在补习上时,我们是否早已麻木。

北京

“给孩子补课支出超过10万的比比皆是”

都说北京上大学很容易。

北京18岁户籍娃比全国18岁娃的升学优势

但北京家长最是疯了一样地让孩子去补课。

在北京,小学生放学后不是在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晚饭常常就是肯德基的汉堡。

2003年,学而思在北京成立,2005年,学而思营收就破千万。这背后,是多么庞大的市场。

一位北京家长列出儿子一周的培训班花费:学而思语文300元、爱智康数学731元、爱智康英语731元、冰球1400元、书法200元、钢琴350元、游泳220元,算下来,一个月将近16000元,一年光课外辅导费将近20万元。

在一线城市,给孩子补课支出超过10万的比比皆是。

越是高学历的家长,越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名校。

焦虑。

北京的人,亮起全国最早的灯,踏上最晚的地铁。

上海

“全国最焦虑”

2017年的《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中,上海妈妈“焦虑指数”蝉联一位。

恭喜

上海的升学淘汰集中在中考,一半的娃读不了高中。

从幼儿园开始就得抢!保公办,争民办,幼升小、小升初都是一场场“厮杀”。

民进上海市委去年的一份提案显示,有84.15%的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其中87%的孩子有数学辅导,69%的孩子有英语辅导……

涉及到费用,更是惊人!

有些家庭一人的工资都给了机构,无奈。

而这些数字还在增加。

香港

“补习名师的最高身价已破8000万”

香港的“高考”很复杂。

通常学生要考14门以上的考试,这被称做“文凭考”,时间在每年3月底到5月初,考试跨度一个月。

2017年68000多名考生中,只有约36%考获本地学士学位录取,但真正能进入香港闻名的八大公立院校的只有18%。

而在中国内地,大学本科录取率超过40%,各省一本率也在15-25%之间。

和上海学校民间的一二三梯队排名很像。香港的公立学校分校也分为一、二、三等级——B1,B2,B3,一等级的中学,师资和生源最好,学生刷题非常严重,三等学校的学生也在争取好的大学名额。

总之,竞争激烈。

所以,香港中学生参加补习班是必选项。现代教育、遵理教育、英皇教育等补习社在香港补习领域几近垄断。

“每个学生放学后都会去补习班。”

早在2012年,香港学生一年的补习开支就高达20亿元港币。

香港补习名师的最高身价已破8000万,还有像明星一样的海报高挂街头,就像一场TVB大剧,招揽生源。

台湾

“公立学校补课更严重”

台湾的补习文化已有五十年。

台湾就有句老话“教改教改教改,永远不倒的南阳街”。八九十年代的南阳街,350米的道路上密密麻麻驻扎着50多家补习班。

在台湾,你也几乎找不到没进过补习班的学生。

据统计,2017年初台湾补习班超过18000间,是2003年的三倍,甚至比2017年台湾便利店还要多将近一倍。

在这十几年里,文理补习班则以每年平均19%的速度在增长,外语补习班则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长。

公立学校生补课更严重。

公立学校学生在外参加补习班比私立学校高,费用高达465亿元新台币,而私立学校生校外补习主要以文艺体育为主,占私立学校学生课外学习的54%。

《那些年》,除了和初恋甜蜜的回忆,还有在补习班的涔涔汗水。

广州

“名师的补习课,还得靠抢”

大城市的“命运”总是很像。

广州的补习集中营是栋大厦——华晟大厦,或称“补习大厦”。

大楼共25层,入驻培训机构达26家,补习类型中,22家为学科培优,兴趣特长的仅4家。

每到放假放学,大量学生涌入,有些学生一天会在这里呆上9个小时。

可怕的是,名师的课,还得靠抢。

“越是学习好的人上的补习班越多”

杭州

“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一定不好。”

浙江只有浙大一所985学校,没有211学校。

据调查,暑期,杭州41%的家长给孩子报了1~2个培训班,35%的报了3~4个,还有9%报了5个以上。

“初二英语补习:每天下午两小时,每小时600元,一天就是1200元”

“一对三补数学或英语两个半小时至少1000元,大课200多元,每个月都要上万的补课费”

一开始陪孩子补课间隙还能去咖啡馆坐坐,后来变成了连杯奶茶也舍不得喝。

据一位刚考上浙大的学生的家长经验:低于500/2h的,你别找。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一定不好。

为什么我要出巨额补习费?

我们这代中产,害怕自己被超越,又担心下一代无法超越,战战兢兢,声称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看看,多少家长拿着将近一半的工资去给孩子报补习班,培训班,还要各种其他学习的添置,自己购物车里放了多久的衣服都没舍得买!

“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补课有多贵!”

“不喜欢培训班,但是不得不把钱交给它”

“补习开销直追住房按揭”

“自己孩子在玩,蓦然回首,我的邻居牵着孩子,站在辅导班的门口”

......

说到底,补习,从来不是和知识的赛跑,而是和人的较量。只要有人就有优胜劣汰,而谁都不愿做那个败者。

但是我仍然在期待,某一方能明确划出“需求”和“疯狂”之间的界线,至少不要让学生的大好时光全都被禁锢在一方小小的补习室里。

你觉得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