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赌王家庭图「被赌王坑三妻十子亿万豪门白手起香港霍家乘风破浪记」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88更新:2023-03-18 05:00:15

和Eileen小主一起做个硬核仙女

白手兴家,傲然一生

This is the Eileen Show.

楔 子

东方之珠,云起龙骧,小小的维多利亚港,见证过太多的传奇。

破产贵公子何鸿燊,10块港币闯澳门,赌命、赌眼光却从不赌钱,终于建立了自己的赌业王国,成为倜傥赌王;

风扇厂小开刘銮雄,跑水货、搞房产,从“股坛狙击手”到“港姐狙击手”,成为养活了一半港岛娱记的风流富豪;

而今天要讲的这位大佬,是真正从最最底层白手兴家,创下数百亿家产,去世前在福榜上位列港岛富豪第七。

他,就是霍英东,一个时代的传奇。

霍英东

连比他大两岁的赌王,都要依靠他才能赚下亿万身价,霍英东说,“无我,所有澳门一切都系假,包括何鸿燊。”

他是香江唯一不带保镖的富豪,霍英东说,“我从没负过任何人!”

他有三房妻子、十子三女,在他身故后,虽有遗嘱也难逃争产大战;他有个潇洒转身、两嫁豪门的传奇港姐儿媳,还有个拿过4枚奥运金牌的跳水冠军孙媳和清流富三代乖孙;家族大戏足够TVB金牌编剧写满120集……

千呼万唤,如你们所愿,本博主终于开笔写霍家的百年传奇系列,当然一切还得从霍老先生那令人血脉偾张的发迹史说起……

长文细品,惊喜不断~

1.绝境母子 夹缝求生

港岛富豪里,白手起家的不少,可拿到手的开局牌面,差成霍英东这样的,还真是绝无仅有。

霍家祖籍在广东番禺,但从霍英东的祖父起,全家便离开了陆地,常年居住在船上,靠来往港澳间运输货物生活。

这种住在舢板上讨生活的人家,也被称为“舢舨客”或“疍家人”。他们居无定所,是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穷苦人。岸上的人瞧不起,而船上的生活不光是艰苦,还危险至极。

1923年,霍英东降生在霍家的小船上,家中兄弟姐妹5人,再加上父母,一家7口就这样挤在逼仄的船舱里,勉强维持着生计。

比起一出生就有海边度假别墅和二十几个仆人服侍的何家九少何鸿燊,霍英东的童年里,只有望不到头的贫困与苦难,6岁之前,他甚至从没有穿过鞋。

7岁那年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霍英东的两个哥哥掀进了大海,尸骨无存。本就患有淋巴癌的父亲,急痛攻心,也在不久后撒手人寰。

始料未及的巨变,将这个舨上人家逼到了绝境。

看着仅存的一儿二女,霍英东的母亲刘三原,毅然决定弃船登岸,远离这个吞噬了丈夫与儿子性命的危险之地。

失去了顶梁柱的孤儿寡母,搬到了湾仔的贫民窟,20平米的屋子里,挤了50多个人。房间里永远潮湿阴暗、臭气熏天,有时床位被占走,睡觉就只能用床板架在花盆架上。更可怕的还有肆行的肺痨,同楼一户姓梁的人家,全家都因此丧命……

刘三原极有见识,便是在这般朝不保夕的条件下,依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培养,她知道只有上学接受教育,才能改变命运。

先前还在船上的时候,霍英东就被送去专为水上人家办的免费义学启蒙, 如今上了岸,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财供他上学。但霍英东很是争气,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敦梅小学仅有30个名额的免费班。

1936年,13岁的霍英东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香港名校皇仁书院,成了何鸿燊的学弟。

霍英东

本是富三代公子的赌王,最初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差生,在最差的D班都是倒数一二,后来还是因为家里破产,他才开始发奋,愣是开创了D班学生拿奖学金的先河,凑够了学费读完高中。

赌王何鸿燊

而好学生霍英东,念书一向用功,在最好的A班也经常是第一,有一回就因为只拿了第三,还偷偷哭了一场。

毕竟皇仁书院每月5元的学费,可都是霍母一分一角省出来的,而懂事的霍英东为了节省6分钱的车费,每天上下学都是靠走路,课余时间也是竭尽所能地帮忙母亲。

说起霍母刘三原,也是个了不起的女子,当初她忍着丧夫丧子之痛,带着余下的儿女上了岸,原本打算替人缝补衣裳来谋生养家,可实在是入不敷出,走投无路之下,她又只好重新干起了驳运。

当时,许多停在香港外海的大货轮,都需要靠小船来将货物转运到岸上的。刘三原当然买不起小船,便做起了中间商,组织那些专门干这行的苦力和舢舨客为专营煤炭的林家运货,从中赚点微薄的佣金。

这可不是什么坐享其成好做的差事,雇主给的佣金是固定的,可有时工人却会临时抬价,她非但没钱赚,偶尔还得倒贴。

但是刘三原为人一贯讲信用,哪怕自己吃亏,也要把答应好的活儿安排妥当,久而久之,得了林家的信任,将自家的煤炭转运都交给她负责。霍家母子的生活,也才借此撑了下来。

只可惜,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被迫结束了。

1941年12月,九龙上空传来了飞机轰炸的声响,随即警报响起,日军攻进香港,高中尚未毕业的霍英东,也就被迫永远地离开了学校……

2.被赌王坑 险中求富

战乱爆发,勉强度日的霍家更是雪上加霜,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18岁的霍英东开始试着扛起养家的重担。

可他做过各种工作,却没有一份能够长久。

做机场苦力,他一介文弱书生身体太差,被炒鱿鱼;在太古糖厂当化验员,学霸心起擅自做试验引起爆炸,被叫滚蛋;做汽车学徒,偷学开车被日本人毒打了一顿……

打工是不太可能了。

于是,1943年,霍母变卖了自己唯一的一件首饰,帮霍英东凑了一点做生意的本金。霍英东拿着这点钱,又拉上了几位亲戚朋友一起,在湾仔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取名“有如杂货铺”,经营一些本小利薄的食品和日用品

这下霍英东的经商天赋,可展现出来了,又快又准的心算、八面玲珑的待客方式,让小店的生意越发红火。

到了1945年二战结束,百废待兴之际,物流船运成了热门商机。祖上三代都靠此为生的霍英东,自是免不了心动。然而此时又有个太古洋行的文职摆到他面前,月薪300港元,体面又安全。

家里人一番讨论后,霍英东和母亲最终决定抓住时机、放弃安稳。他们盘出杂货铺,加上这两年攒下的积蓄,买了艘小货船,重操旧业,专营驳运散货。

兜兜转转,曾经千方百计想要逃离的船,却又再次承载了一家人的梦想。

运货过程中,霍英东发现个了旁人没有注意到的商机。

战争结束后的香港,多出了许多被遗弃的废旧物资,其中包含各类机器,甚至连附近菲律宾海域的,也都拉到了香港低价拍卖。

但是因为政府的宪报用的全是英文,绝大部分人都看不懂,这对于学霸霍英东而言,可是天赐良机。

于是他找已成家的妹妹借了100元,参加了第一次竞投,目标是40台稍加维修就能使用的轮船机器,也是运气好 ,没过几天,政府就通知霍英东中标了,让他赶紧拿上1.8万元把货提走。

连100块钱都得借的霍英东,到哪弄这么大一笔巨款啊!正在他无奈四处向朋友求助之时,可巧遇上有人想买这批机器,而且一出手就是4万,霍英东一转手就赚了2.2万。

于是此后的一段时间,霍英东就想方设法地搜集这些物资,然后再把它们转卖出去,借着这个风口,着实痛快地挣了一段时间。

1948年,霍英东又将目光投向了东沙岛的海人草,这是制造胃药的原料,澳门的一家公司,开出了1美元1磅的价格在收购。

看中了这个商机的霍英东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带着自己新买的机帆船跟人合股,带着90多名员工亲赴东沙岛,打捞海人草。

但是这次霍英东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才刚出发,就因为手续没办好被海关连船带人扣留了10天,后来又碰上了员工落跑和忍受各种风浪颠簸,即便是在船上长大的霍英东,那半年也着实受了不少折磨。

最坑的还不是这些,好不容易带回了海人草,收购方的负责人,竟然要求他们把海人草全部洗净、晒干、弄干净沙子才肯收。如此一来,霍英东他们舍命打捞的海人草,重量减少了一大半,几乎挣不到一分钱!

这个精明得不得了的采购商,不是别人,正是霍英东的学长何鸿燊。彼时的赌王,刚在澳门赚了第一桶金、开了自己的公司,还兼任着澳门政府贸易局的供应部主任。

你们不要以为赌王坑了小学弟一把,两人就会结下过节,事实上这只是个开始。这一世,两人可是纠缠不断呢~

赌王何鸿燊和霍英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列强通过联合国决议,对中国进行各方面的封锁,港英政府也下令对大陆实行禁运,一时间内地物资极为紧缺。

而此时的霍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船运方面已有了自己的规模和门路。禁运刚开始的时候,霍英东就把自家船只上剩余的柴油,偷偷拉到澳门,再由合作的贸易公司运往内地。

后来内地需要更多的物资,霍英东就变成了“超级代购”,药品、汽油、铁板、胶管等等,内地缺什么他就运什么。顶着随时都会被逮捕的风险,霍家的小船冲破港英政府的封锁,避开巡逻军,每天深夜都穿梭在海面上。

为了躲避盘查,霍英东选了戒备最松、但却最难走的一条航线。即便如此小心,他的货船曾被港英政府的机关枪扫射过,也曾被澳门的黑帮组织“大天二”抢劫过,每一次都是惊心动魄。

这把头别在腰带上的生意,没人够胆合作,三年里所有事情都是霍英东亲力亲为。他每天只睡3、4个小时,无时无刻不在提心吊胆,整个人瘦得还不到100斤。

富贵险中求,靠着三年博命,霍英东攒下了一定财富。但他其实也并未多赚,100万港币的货,有20万的毛利,其中有10万付船租和工钱,还要打点海关和水警。

坊间提及霍家,总有人拿“走私起家”来说事,未免偏颇。

事实上,当时的封锁禁令,不仅对内地是场灾难,对香港经济也同样遭成了严重影响,但碍于美国的监视,港英政府也是无奈,因此管制方面也是时紧时松,据说就连当时的港督及其夫人,也曾参与过这样的贸易。

而且,当时的香港是免征关税的自由港,霍英东只是冲破了“封锁”,并无偷漏税款。

霍英东后来在自己的传记里提及这段往事,并不标榜自己有什么强烈的爱国意识,只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买卖,自认问心无愧。

3. 转战地产 身家暴增

到了1953年,霍英东也算攒下了百万资金,转身投资房地产,先后创办了3家公司,誓要再展一番拳脚。

谁能想到,这位30岁的百万富翁,竟然连个银行户头都没有,存钱的方式就是买金条。

这么隐私的事,旁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原来霍英东第一次买楼的时候,就是提着一麻袋现金去的,整整280万,而跟他签合同的卖家,正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利希慎家的长子利铭泽。

利铭泽

震惊过后,利先生细心地给霍英东分享了银行的便捷,还告诉他做生意可以向银行贷款,利息要远低于外头的民间借贷。

当时,想在香港的银行开户办理业务,还需要经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介绍才行,利铭泽好人做到底,不但指点霍英东到汇丰银行开了户,还亲自向银行介绍霍英东的情况,帮他成功贷出了150万的资金。

从利家手里拿下使馆大厦做出租后,同年年底,霍英东又花了几十万在九龙麻油地购下了一块1万平方米左右的地皮。这一次,霍英东准备自己盖楼卖,也正是从这里开始,霍英东的商业天赋,才淋漓尽致地发挥。

当时,香港的房屋买卖,都得是整栋的,许多房地产商都觉得这种方式很是不便,于是便提出了分层售卖的方法,最后在律师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在霍英东看来,仅是分层出售还不够,哪有那么多家庭可以一下子拿出这么大一笔钱付全款,于是,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卖楼花”的概念,即楼房动工前,先让买家付一部分的定金,然后余款分期,等到交房时全部付清即可。

如此一来,购房压力得到缓解,地产商也可以早点拿回流动资金,岂不是两全?

你别看现在“首付加贷款买期房”这方式,简直再正常不过,可这在近70年前可是首创啊!瞬间,香港排队买楼的人,疯狂暴增!

因此,霍英东盖的楼,总是能很快就销售一空。

有这两大奇招加持,短短1年多的时间,霍英东就在麻油地的四方街建起了100多栋房子。同时,他还从赌王伯公何东爵士那儿买地,建了香槟大厦;和香港牛奶公司合做兴建立信大厦。两年后,他又一手建立起当时的香港最高楼,蟾宫大厦。

此时的霍英东,年仅32岁,身家千万,俨然已是香港最受瞩目的房地产新贵,甚至于在整个50年代,整个香港的房地产界都找不出能够与他匹敌的存在。

比霍英东发迹早的赌王,此时也已返回香港做地产,但却已经被昔年小学弟赶超。至于现在在港岛富豪榜排前2名的李嘉诚和李兆基两位地产大亨 ,在霍英东面前,也只是后辈。

左三李嘉诚,左四霍英东

未完!!!想知道霍英东接下来为何会被赌王“算计”?没有他就没有赌王这一说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备受瞩目的赌王家族争产大戏里,霍家又扮演了怎样的重要角色呢?

欲知详情,到 我 的 W X 公 号:Eileen乐活至尚,发 送“霍家”即可。

5.退出地产 进军内地

无意入局的赌局,掀开了新的传奇,但在香港,霍英东此时的处境却是举步维艰。

因为当年朝鲜战争封禁时期,霍英东违禁运输物资给大陆提供助力,还有影影约约的亲中倾向,都在记仇的港英政府那留下了“黑历史”,所以此时,开始秋后算账了……

霍英东投资的星光行落成,港英政府断水、断电、断电话线。招租时美国驻港领事更是公开威胁,这栋楼里的所有租客,都不允许买卖美国货。

他合理合法拿下了港英政府公开竞投的货柜码头项目,却被恶意刁难要求每年至少有20万个货柜箱在码头停泊,但当时香港所有码头的货柜箱加起来都没有20万个。

当时地产不景气,海军船坞的地皮拍卖,唯有霍英东一人参与投标,但港英政府却说,这地不卖了。

种种针对和打击,不一而足,加上此前还放出过“要递解他出境”的传闻,霍英东明白,必须得多留一手准备了。

60年代后期,霍英东开始对名下的资产和生意进改组重整,以确保自己哪天真的出事,家族生意也可以不受影响。

其次,他开始逐步退出香港的房地产生意,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彼时的霍英东,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被称为香港的“土地爷”,这“退出”二字说起来简单,实则所需魄力远非常人所能及。

1968年,隔壁富得流油的文莱苏丹刚继承王位不久,大手一挥,要在首都建立港口。

霍英东力压20多家外国公司,成功拿下文莱首都的开港工程,然后钦点长子霍震霆带领400多个工人,历时4年,建成了文莱最大的深水港口和货柜码头。

霍震霆和朱玲玲

这也是香港企业第一次赢过外国同行,承包海外工程。之后,马来西亚槟城的填海工程,也被霍英东顺利拿下了。

许多人或许不知道,6、70年代,香港的许多市政设施工程,其实也大多都是霍英东承包的,什么填海造港、疏通河道、挖深海床、排水排污……大大小小的工程不计其数,甚至他还击败了法国的建筑公司,拿下了当时香港最大的淡水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香港用水问题。

港府如此讨厌霍英东,又为何会把工程都交给他做呢?

这道理很简单,房地产能赚大钱,但做工程却是辛苦活,甚至还有可能倒亏。也唯有不怕挑战的霍英东,才会如此积极地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保质又保量。港英政府又何乐而不为呢?

改革开放后,霍英东又开始进军内地,与赌王一起投资的中山温泉宾馆,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

1983年,他在广州开的白天鹅宾馆,邓小平曾三度到访,英女王首次访华,也是下榻白天鹅宾馆。

霍震霆、霍英东、邓小平

伊丽莎白女王、霍英东、霍震霆、朱玲玲

迄至2006年,霍英东投资捐赠内地超过了50亿人民币。

6.傲然一生 从不负人

不过,要说让霍老爷子最兴奋的,还是体育事业。

他自小就很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和网球,50年代后期就在香港出资创办了足球队,还曾经连续6年蝉联香港网球双打冠军。

他凭借个人的社会关系和影响力,斡旋于世界体坛,先后帮助中国顺利加入亚洲足协、重返国际足联、国际自行车协会、国际篮联等国际体育组织。

他还专门创建了“霍英东体育基金”,奖励和支持优秀的中国运动员。

而申办奥运会,则是霍英东最大的梦想了。

从90年代起,他便为北京申奥一事四处打点准备,又是在私邸宴请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又是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捐款100万美金给国际奥委会。

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霍英东志在必得,70岁高龄带着儿子霍震霆亲赴海外,还在香港报纸提前预留了庆祝版面。没想到最后北京以两票之差惜败悉尼,而第二天香港报社闹了个大乌龙,把预备好的庆贺广告给放了出去……

当时,身边的人一度担心,霍英东会过度失望接受不了打击。

到了2001年,北京再次申奥终于成功,78岁的霍英东,高兴得跑去参加了凌晨的游行庆祝,回家后还跳到泳池里给自己降温,之后更是捐出了2亿港元修建“鸟巢”。

赤子之心,不减当年。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如此精力充沛的霍英东,其实早在1983年,就被查出患有和父亲一样的淋巴癌,当时医生预测,他只剩下3年寿命。

也许是因为有太多使命未完成,经过1年的化疗和手术后,霍英东竟奇迹般地康复了,顽强地又多活了20多年。

申奥梦想已成,老爷子癌症再度复发,没能亲眼见证北京奥运会的举办,2006年10月28日,于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3岁。

他的葬礼在香港举办,享国葬待遇,灵柩盖国旗,香港降半旗,极致哀荣。

当天几乎所有的港澳名流及官员,都赶来送了霍英东最后一程,扶灵的十人里,包括赌王何鸿燊、李兆基和诸多政要名人。

白手兴家的传奇富豪,一生傲然于世,霍英东曾说自己可以打100多分!

当被问及为什么,他说:

“因为几十年来,我不单只是自己赚钱,还帮别人赚钱。所有帮过我或者与我合作过的人,个个都赚钱发达……我敢说,我从来没有负过任何人!”

霍英东留下亿万家产、三房妻子和十三个子女 ,原配吕燕妮和赌王家的大太黎婉华是牌搭子,却与赌王大太境遇大大不同,霍英东两房妾室都以她为尊。

然而,豪门总逃不脱的争产大戏,却是大房子女的内斗。二房长子丑闻不断,一不小心还牵扯出了霍家最大的秘密……而前长媳朱玲玲、孙媳郭晶晶更是不得不说的人物。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霍家系列的第二集。想要先睹为快的话,就到我的 V X 公 号:Eileen乐活至尚,发 送“霍家”即可,评论里还会放出许多关于霍家的小彩蛋,千万别忘了去看哦~

喜欢今天的文章,欢迎多多转发分享~

© Copyright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