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港风「65万香港人收看的电视节目回答什么是港风」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57更新:2023-03-18 10:08:05

《沿途有你》第五集《光影交融》

“港风”意味着什么?专题片《沿途有你》第五集《光影交融》25日在香港无线电视(TVB)翡翠台播出,聚焦内地和香港文化共融发展的话题,多位香港电影界、设计界、时尚业大咖亲身分享他们眼中的“港风”。恰逢“光影湾区·香江风华”12部香港经典电影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轮番上映,“点燃”了大湾区生活的“热潮”。

“有十几亿的观众在等你的作品,你愿意吗?”

“以前听到一个说法,好多外国人,韩国人、日本人等等学习广东话,都是为了看香港的电视,或者听广东歌。”香港无线电视总经理曾志伟在节目中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繁盛的香港电视业暴风般地席卷亚洲,影响了亚洲乃至全球娱乐文化行业的发展。

今年2月,在香港抗击第五波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一首重新谱词翻唱的《狮子山下》唤醒了全港市民的斗志,一经播出,就让内地和香港市民产生了共鸣。这首在内地和香港流传甚广的歌曲展现了香港人刻苦耐劳、逆境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香港和内地家喻户晓。“在当时的情形下,我们联系所有的歌手一起唱,也是感谢中央对香港的支持。这首歌出来后,无论是在香港还是世界各地,都引起巨大回响。”曾志伟说。

内地庞大的市场空间也让香港电影得以大展身手,制作更具国际化水准的影视作品。曾志伟表示,内地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动员能力使得香港电影的题材和预算都得以扩大,为影视制作提供了良好支撑。

香港知名导演陈嘉上也表示,内地同行的学识和专业精神亦深深影响了他。“《武状元苏乞儿》是我第一部古装片,我有很多概念都是在内地和他们接触的时候学到的。”

自《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订后,香港电影在内地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促使更多香港电影人北上参与更大规模制作。“如今已有不少香港电影人在内地落地生根,并时常聚会交流工作和生活经验。”陈嘉上说,一个导演毕生都在寻找他的观众,“现在有十几亿的观众在等你的作品,在等你分享自己的生命,你愿不愿意呢? ”

“香港是中国的一个城市,香港电影就是中国电影。”陈嘉上说,中国电影市场为香港导演带来重生的机会,让香港人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亮。“中国强,则香港强;香港强,则中国强。”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影获准立项的合拍故事片17部,其中,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14部,占比超82%。这种合作为香港电影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另一形式的延续和开拓。

“穆念慈”内地创业助力中华文化“出海”

动作片是香港电影尤其突出的题材类型,在海内外都曾获得高度认可。以《红海行动》《长津湖》为代表的合拍片,用数十亿票房成绩证明了该类型影片在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而提到香港动作片,“龙虎武师”一定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香港视觉设计影响内地审美

香港带来的流行文化,不仅在电影电视,也同时在整个建筑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一波又一波地影响内地的审美。

进入新世纪,香港设计师融合中西方文化的理念越来越被市场青睐。由靳刘高设计团队创作的深圳机场商标设计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的功能和形象都很有意义。它的形态是一种鱼,叫做‘蝠鲼’,谐音‘平安福分’。除了鱼的形象,它的形态向四面八方延伸,辐射性地链接各方人才、资源,向上发展的箭头形态体现了深圳的精神面貌和特制。”靳棣强介绍,商标运用国际的语言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东西方文化交融吸引“兰桂坊之父”入籍中国

兰桂坊原是香港一条又窄又陡的巷子,在兰桂坊集团主席盛智文的经营下,如今成为了香港著名的酒吧一条街。东西方文化也在这条街的觥筹交错间融合弥漫,从香港走向内地,继而走向世界。被称为“兰桂坊之父”的盛智文,正是香港文化包容的一个缩影。

数十年在香港摸爬滚打的经历让盛智文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使他决心放弃加拿大国籍,成为一名中国公民。“即使我有一张西方人的面孔,但在内心,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

随着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盛智文也将自己的生意版图扩展到了内地。“前海深港合作区为外资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绝佳的入口。香港可以发挥优势的疆界也越来越大。”他希望为到此工作的各国商务人士提供国际化文娱餐饮服务,让香港餐饮文化在内地产生更奇妙的化学反应。

今日香港地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