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影出品|深圳有条茅洲河第二集攻坚今晚央视播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66更新:2023-01-02 15:35:58

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出品,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影业摄制的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今晚将在CCTV-9纪录频道继续播出。

四集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以茅洲河的前世今生和治水治产治城为线索,通过回望河流沿岸美好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和民风民俗,感受茅洲河在经济快速发展浪潮中的变化,思考茅洲河几十年的命运起伏,特别是讲述这条深圳“母亲河”历经五年治水,华丽蝶变,成为生态文明之河的动人故事。

2022年8月29日(本周一)19:23 活力源时段在央视CCTV-9(纪录频道)播出,连播4天。

播出平台(同步首播)

* 电视端:CCTV-9(CCTV纪录频道)

* 网络:央视网 https://tv.cctv.com/

今晚 19:23 将在央视CCTV-9(纪录频道)播出《深圳有条茅洲河》第二集——《攻坚》,敬请收看!

第二集 /《攻坚》

【内容简介】

治水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需要全流域居民的大力支持。几万名治水人历经多年的奋斗,让茅洲河重获新生,带给了周边居民全新的乐水空间,带来了整个城区的更新蝶变。

2015年,深圳举全市之力打响了水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它规模空前,没有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主要流经宝安区的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途经流域涉及400万人口。此前,它寂寂无名,2010年之后,它因污染严重,被中央和省市媒体屡次曝光,被视为“珠三角最臭的河”。茅洲河治理的成败,对全国河流治理都具有指标意义。

陶明,中国电建茅洲河水环境整治副指挥长,在即将退休之时,他接到了治水的重任,从北京飞往深圳。

治水最主要的一步便是雨污分流。茅洲河周边居民企业众多,污水都直接排进茅洲河里,导致茅洲河多年以来河水黑臭污浊。在办公室,陶明拿出作战图进行规划,踏出实现雨污分流的第一步。

唐颖栋,中国电建茅洲河项目总设计师,曾参与浙江治水。他说自己第一次到茅洲河的时候就想逃离,觉得自己在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来,几十万张图纸之下,唐颖栋决心将深圳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个雨污分流的城市。

唐晓斌,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便一直跟河流治污打交道,亲历着茅洲河治理的大小环节,用脚步丈量了一个个城中村和一条条污水渠。

沙井古墟,深圳四大古墟之一,拥有大量历史风貌建筑和几十处文物保护对象。仅有750米长的龙津涌,穿流沙井古墟。长期以来,龙津涌污染严重,是茅洲河水域黑臭水体的典型之一。

为了从源头截污,彻底实现雨污分流,每一位建设者都在努力贡献智慧,深圳治水人走进了千家万户。

河道黑臭,问题在水中,根子在岸上,重点在管网。雨污分流并不是唯一的动作,暗涵及底泥的治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底泥治理,使得深圳诞生了当时亚洲最大,国内第一座工厂化、现代化底泥处理厂——茅洲河1号底泥厂。

中国电建在茅洲河底泥治理过程中,诞生了60余项国家专利,部分处理指标上升为国家标准。

在全球缺水和水污染严重的大背景下,将污水收集净化后,重新注入河道,给河流补水,循环利用,是恢复河流生态景观的有效途径。茅洲河从污到清,实现了治水人的初心。然而,从治水到治产、治城,打造近水、亲水、乐水的生态环境,才是城市河流治理的终极目标。

2019年,定岗湖被列入宝安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工程。唐颖栋和他的同事们精心谋划,通过丰富植物群落来净化环境。激动人心的定岗湖开园,让他在打造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环境的大道上,又收获了一枚有分量的果实。

治理茅洲河,关乎周边数百万人的幸福。最终,通过几万名建设者历时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把亲水、乐水的环境还给了周边的居民。

面对污染严重的茅洲河,指挥官陶明如何排兵布阵?工程师唐晓斌是如何将深圳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个雨污分流的城市的?设计师唐颖栋是怎样将定岗湖打造成为近水、亲水、乐水的生态乐园?今晚 19:23 ,央视CCTV-9纪录频道《深圳有条茅洲河》第二集——《攻坚》给您答案!

系列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在央视CCTV-9纪录频道的播出,是广东深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理念的经典例证,更好地展现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深圳实践,深圳方案,深圳思考,为全国乃至全球治水提供借鉴,同时增进广大受众对于深圳茅洲河的了解,进一步感受两岸人民对这条母亲河无法割舍的守望与期盼。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