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璃月港是中国吗「原神璃月港中国文化输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14更新:2023-03-18 21:20:24

上篇《原神璃月港,一座幻化的东方古城》中讲到,璃月港以其山水之间的大格局奠定了国风基础,以中华大地上壮丽的建筑奇观为原型,幻化出一座无比惊艳的东方古城。落实到具体的城市规划层面,璃月港是否符合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范式?从中国传统古城的典型特征来看,原神璃月港,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输出吗?

缺乏传统的城市防御系统

中国古代战乱频繁,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攻占城池,为了抵抗敌军攻占,除了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外,还需挖通护城河,围绕内城和外城建设多重城墙,这便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城市防御体系。

唐代及明代扩建而成的西安城墙是当时的皇城城墙,墙高12米,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约14公里。

西安城墙及护城河

北京故宫的整个建筑群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约9米。

北京故宫城墙及护城河

广州城防系统(左)峰尾古城城防系统(右)

回到璃月港,背山面水的格局利于城市防御,但除此之外,并没有通过建设城墙来形成完备的城市防御系统。整座城市直接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大海,如若两军交战,敌人定会派遣海军从水面来袭。等到兵临城下,退可火力覆盖城市,进可轻易地从任何一个点登陆,进而攻占城市。

直接面向大海的璃月港

众人利用群玉阁抵抗漩涡之魔神(1)

众人利用群玉阁抵抗漩涡之魔神(2)

未遵循典型的空间形态范式

从周代以来,历经朝代更替,中国古代都城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空间形态范式。《周礼·考工记》提出“ 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城市基本规划思想。这种方正严整、等级分明的城市格局遵从传统礼制思想,可以反映皇权统治的至尊无上, 因此受到历朝历代统治阶层的推崇。唐长安城、元大都,都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这一空间格局特点。

《考工记》城市规划思想图示(左) 元大都平面规划(右)

清朝《广东沿海图》之“明清时期广州古城空间格局”

《晚清华洋录》从河南岛看广州城(约1840 年)

显然,璃月港和广州古城类似,属于第二类型的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受山水形态的影响。 体现了“ 因天材, 就地利” 的规划思路。区别在于,璃月港呈现出沿海岸线线性延展的空间形态,未能直接表达出宫城-内城-外城的的城市空间序列、城门-干道-街坊的空间脉络这些中国古代城市典型的空间形态范式。

璃月港沿海岸线线性延展的空间形态

不够完备的功能结构

一座完整的城市,其功能应该是相对完备的。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有宫城区、礼制区、居住区、商业区。宫城区一般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行政中心。礼制区主要表现为“左祖右社”,“左祖”,就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 “右社”,就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商业区分为东市和西市,分布于城市东西两侧,方便服务城市居民。居住区在城市用地中多占比重最大,分布在除以上功能区域之外的各个角落。各个功能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结构系统,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是城市机制长久运行的保障。

唐长安城空间结构

唐长安城西市模型

从功能结构这一层面分析,璃月港是否具有完备的功能结构?倚岩殿、玉京台是请仙典仪的举办地,承载了城市的礼制功能。月海亭、总务司、群玉阁是七星议事的场所,承载了城市的行政功能。琉璃亭、新月轩、飞云商会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形成高端商业区,南边相对独立的片区包含钱庄、解翠行、三碗不过港等商铺,形成平民商业区,两个商业区一南一北,共同承担城市的商业功能,最东边还有一座船厂,承载城市的工业经济功能。

璃月港功能结构

细细数来,各项功能似乎很齐全,但独独缺少了至关重要的居住功能,看来,设计师并没有想着让玩家在璃月港过夜啊。我想,可能是设计者考虑到居住区不太容易和角色产生互动,现阶段来说,其设置对提升玩家体验性帮助不大吧。

总体而言,直接从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出发,可以说璃月港缺乏传统完备的城市防御系统,未严格遵循典型的空间形态范式,同时,功能结构不够完备。从这一层面而言,璃月港肯定不能算是成熟的文化输出载体,当然,这纯粹是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角度剖析,璃月港作为一座游戏世界的虚拟城市,除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还需要统筹考虑视觉效果、体验性等诸多制约因素,但就个人而言,也很期待璃月港在未来能够发展和扩张,也能够更详尽地体现东方古城特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