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漫的含义「国产动漫不仅要看情怀还应该看到内容与价值内核」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63更新:2023-03-20 05:02:21

你看国漫吗?

你还在看国漫吗?

为什么一上来,漫漫就先问了这两个问题,因为在动漫迷中还有一部分人排斥国漫,一小部分人喜欢但中途放弃了国漫。

为什么排斥?

原因无非是技术不行,画面不行,剧情不行,甚至连配音也不行。所以,他们更爱日漫与美漫,一点儿也瞧不上国漫。

为什么喜欢了又放弃了?

这个漫漫也做了一个简单的小调查。很多动漫迷他们因为第一季的剧情或画面被吸引,可是到了后面的第二季,第三季就变得差强人意,剧情拖沓不说,广告还多。

本来就可怜的剧情,硬生生地被拖沓的到处是坑,有生之年也难看到结局。

很多朋友吐槽,现在能坚持看动漫,无非是因为情怀——追了很多年,不忍心断追。

其实,这也是国漫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爆火,但不容易持续稳定产出,加上动漫市场本身的各种局限性,也让动画公司寸步难行,“都是在亏本做动漫,没投资就死了。”

漫漫起初也不碰国漫(上海美术电影厂制作的动画片不再讨论范围内),因为实在是国漫没作品。除了追一追《秦时明月》,其他都是看日漫、美漫,《野良神》、《黑执事》、《犬夜叉》都是最爱的作品。

那个时候,除了《秦时明月》一枝独秀,电视上充斥的都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低龄向动画片。

与以往我们看到的《西游记》不一样,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江流儿解救了被压500年的大圣,没有紧箍咒,却失去了法术。故事新,不过是“新酒装旧瓶”,真正让观众热血沸腾的却是第一次的3D动画长片。

打斗场面宏伟,再也不是粗糙的“PPT动画”,每一帧都值得被考究。还有对中国传统元素的使用,鼓点响起,仿佛又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独领风骚的《大闹天宫》。

同年11月,有一个团队将这种传统元素运用到了极致,他们就是中国唱诗班。他们制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元日》、《相思》、《饮湖上初晴后雨》、《游子吟》等。

古诗为皮,故事为骨,通过一段段真实的故事,再现了当时的人文风情。最喜欢的作品是《相思》,一段缠绵凄凉的爱情故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六娘与初桐因红豆萌生爱意,却因门第无法相爱。结局是令人悲伤的,就像是江南的雨季,让人愁绪滋生。

这是一部纯手绘动画短片,故事背景以上海嘉定展开,古色古韵。在用色上借鉴中国水墨画的精致淡雅,如一幅长轴江南水墨画。

故事情感细腻,配以典雅的背景音乐,将上海嘉定的古典气息展现地一览无遗。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国漫不仅崛起了,而且能还完美地做到了本土文化的融合,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国漫作品。

后来,国漫优秀作品越来越多。

《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快把我哥带走》、《十万个为什么》、《全职高手》、《魔道祖师》、《风语咒》、《天行九歌》等等,类型多样,风格多样, 慢慢形成了国漫自己的市场体系。

什么样子的动漫是好动漫?

画面美、人物设计感强,动作流畅、音乐给力、剧情架构有逻辑、细节处理到位等。满足了这些,才算得上是好动漫。

可我们也知道,这么完美的动漫根本不存在,所以基本上满足剧情、音乐、配音、技术、画风其中一两个因素,就可以判定为是不是好动漫,要求就是这么低。

因为国漫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所以新的刺激出现,总会伴随着巨大的波动。

《全职高手》,应该是国漫中的第一部电竞题材作品,依靠音乐和技术成为当仁不让的2017年最热国漫。

《魔道祖师》,不是国漫中的第一部耽美题材作品,可却成为了第一部爆红的耽美题材作品,为啥?细节处理、人物造型,还有国风元素,成为2018年的爆款。

《一人之下》凭借着独特的叙事风格,做到了雅俗共赏,古代武侠与现代故事相结合,再现了另一种“江湖”。

《秦时明月》引领了传统文化与历史故事的潮流。江湖儿女,侠义恩仇;庙堂之争,政治诡谲。有铁骨铮铮,也有侠骨柔情,有阴险狡诈,也有翩翩风流。在刚柔并济这一块儿,玄机娘娘一直都拿捏的死死的。

到《天行九歌》播出的时候,更是在技术与故事上做到了一个完美融合,让玄机的名气大增,成为了TV动画的标杆。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后续剧情的展开,越来越多的粉丝开始控诉:《画江湖之不良人》的剧情越来越迷,主角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弱,越来越渣。各种副CP强行增加剧情,主线拖沓,全凭粉丝喜好。

《全职高手》番外篇,《全职高手》大电影,因为换了制作公司,也是口碑票房直线下降。导演保证“用心创作”,可结果,要剧情没剧情,要技术没技术,要画面没画面。

这个“用心”也不知道打了谁的脸。

《魔道祖师》虽然第二季的评分还不错,但不乏有杂音:缺细节,剧情太赶;时间线混乱,回忆与现实换来换去,影响观感。

《一人之下》第三季虽未出,可预告片依旧引来无数吐槽。画面质量变差,精细不在;换了制作公司,画风突变,让观众难以接受,怕是会成为下一个《全职高手》。

《天行九歌》第二季,台词幼稚纯搞笑,人物建模崩,人设崩,主角崩,剧情崩,甚至被观众骂到下线修改剧情。

《秦时明月》系列作品也是持续走低,被网友吐槽“《诸子百家》之后,再无《秦时明月》”,直言“继续追,是关乎情怀,不舍。”

这跟炒冷饭有什么区别。

其实,不该赋予动漫作品如此大的期待,可作为一门艺术,动漫又必须承担起它的那份职责——传递价值,传递正能量。

同样是搞笑,为啥《日常》的评分可以达到9.3,而《十万个冷笑话》却只能得到7.3分。因为故事内核不一样,想表达的主题不一样。《十万个冷笑话》就是想让你笑,然后哈哈哈就结束了,很解压。

《日常》不一样,让你笑完后是思考,对日常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就像里面的一句台词所说的那样“我们一日日度过的日常,可能是接连不断的奇迹”。会让人觉得温暖。

也有做的比较好的搞笑日常番,《快把我哥带走》就是代表作品。

为啥每集5分钟的《罗小黑战记》能够豆瓣评分9.6?靠的就是价值内核与细节的处理。不管是2011年的TV动画还是2019年的大电影,MJTT用萌和治愈感动了观众,用细节和思考深深抓住了观众的心。

之前它也被吐槽过画风丑,制作成本低,可制作组用心完成了逆袭。8年值得等待,未来更值得被期待!

2019年还有一部作品,肯定有很多人刷了很多遍,就是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票房双丰收,说它开启了国漫新纪元,一点儿也不为过。

点映的时候,有人吐槽黑眼圈的哪吒丑,剧情胡编乱造,甚至立下FLAG,“肯定不会去电影院浪费电影票”。

可结果呢?黑眼圈是为了凸显他的痞,搭配配音老师的语气,简直不好太完美。剧情胡编乱造?是为了打破常规,打破观众固有思维。这不仅是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展示,更是导演意志的融合展现。

所以,它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没错,可如果没有社会价值的依托,也不过是部算得上可以的国漫作品,断不然成为如今的中国电影票房第二,国漫票房第一。

国漫从来不缺题材,也不缺剧本,缺的是一种担当——传递艺术,传递价值的文化担当,缺少动漫匠心。

国家大力扶持国漫发展,不管是动漫作品还是二次元文化及其动漫周边,动漫所带来的经济也展现出了它的蓬勃与活力。

动漫人有匠心,没资金;投资人有资金,没匠心。本该是介于一个平衡点,可资本市场从来只认钱。所以,很多人看中的是动漫市场,看重的是它的商业价值。

这样制作出来的动漫又有几个是走心的呢?

还记得陶虹在金鸡奖颁奖典礼上说得那句话:“我们一直说要国漫崛起,但这真的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感谢所有支持国漫的朋友,感谢给予我们鼓励和支持的朋友,希望国漫之路越走越顺!希望我们的票房有一天能满足我们这些热爱国漫人的需求。”

票房对他们来说,不仅是认可,更是坚持走下去的理由与资本。所以对好的国漫作品,我们一定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与投喂。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