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劳伦斯历史「经典从阿拉伯的劳伦斯看阿富汗政变」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98更新:2023-03-20 10:53:39

另外,就电影语言而言,《阿拉伯的劳伦斯》无论从视觉构图还是从场面规模,都具备了电影史划时代的意义,不失为我们学习电影的一个标准范例。

文:野人五

图片:视频截图

一、魔幻构图与视觉盛宴

电影大部分场景发生在阿拉伯世界,讲述了一战期间英国军方资助阿拉伯王子,对抗土耳其军队的整个过程。军官劳伦斯便是英方派遣入阿拉伯的谋士与将领。带着某种理想和激情,劳伦斯只身入阿,准备大干一番。

★ 我们先来看导演是怎样表现入阿后那些宏大场面的——

▲这是劳伦斯初入沙漠的情形;

▲这是劳伦斯独自在沙漠中赶路的场景;

▲这是大军征讨土耳其领地时的行军情景。

很简单,这种“宏大”导演是通过构图比例来完成的,进一步说,电影画框是有限的,他在有限的画框里用小来衬托大。极简,却效果显著。

★ 当然这种构图方式不仅仅用在一个“宏大”上,再看——

当一个人在沙漠中走投无路,濒临绝望之时,突然间,远处出现了一个黑点(绝望变成了希望);

渐渐地,这个黑点越来越大,直到看清那是个人(希望成真)。

至此,构图参与了对观众的心理强加,达到了对情节戏剧化的渲染。

★ 最后,电影构图在心理强加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文学式的隐喻——

上图是劳伦斯出师告捷后独自在海边行走的情景。导演让演员骑上骆驼由画框自左向右缓慢行驶。渐渐地,画框右边一抹金黄出现,与左边的暗灰形成对比,由此衬托出此时劳伦斯的忧郁矛盾心情。可见导演在构图乃至整个电影语言上所下的功夫。

再来看下一张剧照图——

如此,主角与次角,剧情焦点与镜头焦点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而这种构图冲突里便隐藏着导演想要隐喻的东西(在此不多做分解,大家可自行观影后思考其寓意)。

举了这么多例子,可见“构图”对这部电影的作用之大,同时它为日后电影空间的无限释放奠定了基础。

另外除了构图,电影在色彩、光影上也达到了极强的审美效果,在此节选出几张供大家鉴赏——

二、视觉下劳伦斯的理想主义

如果你认为那些视觉画面仅仅是满足观众的审美,那就大错特错了。审美只是引观众进门的向导,至于门内导演要向大家展示的(或者说推销的)东西,那就另有所指了。坦白讲,这个所指我们能在大量镜头设计中找到答案,比如说我们上篇文章(电影史里的十大神“转场”)提到的火柴光与太阳光转场对比下体现出的“希望”;

比如说导演编剧对劳伦斯矛盾、

忧郁性格的塑造;

再比如说电影中劳伦斯与务实的上司、部落头领、同事间的对手戏……

所有这一切设置,镜头焦点也好,剧情焦点也罢,都在指向一件事,那就是“劳伦斯的理想主义”了。

那么,劳伦斯的理想主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回到文章主题“阿拉伯问题”上来——

三、理想主义下“西方列强”的动机

谈动机是我们一个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万事先树敌,先小人,简单讲就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么,

★ 美国参与的阿富汗政治,是为了灭其族,奴役其人吗?

这当然说不通,就军备力量来看,两国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只要不顾及平民死活和文物保护,前者要炸平后者易如反掌。怎么就会屡屡狼狈不堪仓皇而逃呢?不光一个阿富汗战争,从索马里到波黑科索沃再到伊拉克,哪次美国不是事后搞得狼狈不堪,里外不是人。要知道,强盗干完事可是不会善后的,甚至连活口都不会留的。

在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劳伦斯乃至英国所参与的阿拉伯内战,其情况及套路也大抵如此——先是派使者进驻,再是资金、物资、技术上的援助,最后是战后重建,收拾烂摊子,直到最终狼狈撤离。

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到底“英、美帝”装的是哪门子好人?

★ 其次,美国是为了赚钱,掠夺资源吗?

这点用咱环球胡主编的逻辑就能给驳斥了——要知道,阿拉伯国家能源开发公司竞标最多的可是中国(美国可是在石油和经济开发上没捞到一点好处)。挖掘机器哪家强”,这还用问吗!

《阿拉伯的劳伦斯》中英国政府向阿拉伯王子资助了武器,资助了黄金,甚至战后资助了整个电力系统,却搞到最后自己总部都停电了,哪还顾得上开公司赚钱,更别说殖民啦!

既然奴役不是,赚钱也不是,他们到底想干嘛?

对此电影给出了部分答案——在劳伦斯带领阿拉伯一方取得胜利后,试图通过议会的方式来平衡其内部分配上的矛盾,并试图用民选的方式来选举领导者。

一句话:这是在推销西方的“民主”。用秦晖教授的话讲就是:他们想要在阿拉伯国家做出一个“民主”的样板。

四、征服、殖民与推销的区别

自古以来,西方从希腊罗马到中世纪,中国从周秦到宋元,任何一次“征服”都伴随着征服者主观上的文化清洗与重设。

然而,在《阿拉伯的劳伦斯》里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劳伦斯在代表英国进入阿拉伯世界后,反倒自己被对方的文化给同化了。换句话说,劳伦斯能够带领阿拉伯人打胜仗,并深得人心,靠的并不是其自身白种人的优势,而是他学会了对方的语言,懂得了对方的处事和诉求,甚至爱上了对方的文化(显然这不是征服和殖民的概念)。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劳伦斯第一次带军换身阿拉伯服装这一转折点,

之后又看到了劳伦斯穿着穆斯林的衣服回到英属领地后的尴尬不协调,

再之后劳伦斯离职换回西装,悲剧收场。这些东西都是导演不断在强化和解释的东西(即劳伦斯在文化上的融入和改变)。

强化和解释不代表就是观点所在,如果你能将劳伦斯第一次带军攻打土耳其领地当成中转,并将电影以此分成前后两部分的话,便不难看出电影的自我批判性与反思性——它批判的是纯粹理想主义与实践的差异。反思的是政治、文化、种族矛盾的本质。另外要知道,前者劳伦斯文化融入的同时也是战争杀戮的开始。后者战后的政治实践证明了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了预想的结果(更何况西方设想的民主制度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换句话说,电影在强调:西方向阿拉伯国家推销“民主”体制的方案是失败的。

而当一部电影具有了一定的批判性,那它便不等同于一般商业片了。至少,它在告诉我们,那些所谓的“帝国主义”在做这些事情时本身也是带着矛盾的。

五、我对《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批判

《阿拉伯的劳伦斯》虽然有很多革新与创举,但我仍觉得它的表演与台词过于生硬,过于好莱坞式的套路化(哥伦比亚发行),因此难免部分落于商业片俗套。这是就电影本身而言。

那么就背后的创作动机,它能完全算作一部纯粹独立的电影吗?不然,我觉得它是有一定意识形态引导的——

首先电影本身就是全英文讲述(摈弃了所有阿拉伯本土语言),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全都公用了一个单词——God,这本身就带有主观偏袒与引导;

其次片中几个稍微具有批判思想的阿拉伯人物,要么是劳伦斯的信徒,要么是英国深造回来的“海龟”……这本身又是一种极其隐晦的形态宣传;

最后劳伦斯的个人魅力也好,英国军官的滑稽狼狈也罢,终归较阿拉伯的那些暴徒暧昧得多。

所有这一切偏向好的东西,都跟“英美”捆绑到了一起,像软性广告一样传递给了观众。

那么,现实中,到底阿富汗问题谁对谁错,谁的动机有利于百姓,谁的动机有利于权利阶层,谁又从中获得益……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用脑辨别的问题。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