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10日游「埃及十日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25更新:2023-03-20 16:19:30

旃蒙日(第二天)

我在这里祈求您,让我埃及,盛世永存。——拉美西斯二世 。

埃及,我们来了!拉美西斯二世,我们来了!经过数十个小时的飞行,顺利地抵达开罗国际机场,唯一不解的是,很多人在飞机上感觉空调太凉,冻的不行,我却一直感觉到热的要命,坐立不安,反正难受。在机场因为略为迟缓的缘故,被兼顾负责我们行程的Tina·爱新觉罗狠批了一顿,定性为很不合格的领队,也难怪,为了省钱,在湖北省中旅张波兄弟仗义的协调下,我把旅游领队兼任了,这个无经验的领队当然是不合格,谁曾想到几日之后,在Tina·爱新觉罗的眼中,我们便成为最快乐最有纪律的一个团队,让她刮目相看。

在Tina的引领下,一行顺利过关,认识这次旅行中最重要女士,我们的导游Linda shehab,乍看之下Linda shehab就是一位典型世俗化伊斯兰国家的女士,没有阿拉伯半岛上黑袍裹身全身遮挡只露双眼的打扮,而是脚蹬白色运动鞋,身着灰黄线条的白衬衣、蓝色牛仔裤,头戴灰亮色的丝巾,露出一张秀丽姣好的面容,总让我有土耳其人的感觉,只是见面的第一句“哈比比”阿拉伯语把我拉回她是阿拉伯人的现实。据Tina介绍,在埃及女人一般不用工作的,能出来工作的家里必定是非富即贵,受过良好教养的女人。在介绍上,Tina确实说了实话,旅游期间几乎或者没有看到出来工作的女人,何况如Linda这么优雅有涵养的女性。更惊讶的她还是中国媳妇,其先生是宁夏的回族同胞,也多次听她提及她也算是中国人,倍感亲切。

上午的第一站是埃及博物馆,一下车犹如进入集市,满目的游客中,区分也很明显,凡穿着小背心、胳膊和脸晒的发红流油必定是欧美女士,凡打伞前行必定是中华美女。静听下来,吴语、粤语、闽南语和京片子味、东北味、河洛味、两湖味、江浙味的普通话在异国它乡显得清晰而又熟悉。中国人的大声交流的习惯历来被所谓的“道德卫士”诟病,他们常会以仓亶实而知礼的道德高度再带上西方专家的有色眼镜加以批判。现实中总有一些西方月亮比东方圆的鼠辈,一旦发现某些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便把这些文化称之谓陋习,从有损国格的高度抨击的一无是处,连国内某地吃狗肉的习俗都要屈服于“西方友人”爱狗传统,这何尝不是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和投降主义。一直疑惑,这些人是不是把一百多年前美国人明恩溥那本《文明与陋习》的说词奉为圭臬。我总认为西方人有西方人的嘈杂,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热闹,文化的差异更要求同存异,而不是口诛笔伐。从另一层面上来讲,中国人在异乡大声的交流何尝不是自信和安全的体现。

走进有三千年历史法老雕像镇守的博物馆大门,犹如赶赴一场饕餮文化盛宴,重层叠布的历史遗物自地面直达大厅的穹顶,以时间为主线有序排列起来,来者只需顺着时间的脉络前行,凝神细观慢品就好。在这里只有一眼千年的感叹,过去时光离我们如此之近,在雕像、祭品、金银珠宝、碑刻图文、横陈的木乃伊、竖列的纯金棺椁之间,极致炫目的流光溢彩,极富视觉挑战的千姿百态,极其无法言述的奇异鬼魅氛围,甚至感觉到灵魂都一并深陷于这片静谧肃穆的历史时空里。岁月渐伴风雨消逝,故事终随尘沙湮灭,部分幸存的文物历经千年的轮回,在无数的灾难与坎坷间辗转,终于以历史遗迹的形式重现于世人面前,并被长久地珍藏。无论沧海桑田,世事变幻,每一个静坐于此的千年文物都熬到了值得尊敬的年岁,它们身上或许还依附着古人的灵魄,在众人虔诚的敬仰下,温文尔雅地将所有的荣耀、幸运和委屈向世人娓娓道来,这一席话必将再震铄千代。

我以为踏入埃及,便是尝试阿拉伯人餐饮的开始,窃喜准备的筷子能够排上用场,觉得着一帮人用中式的筷子吃着西式的大餐在国外未尝不是一道风景,事实证明,我想多了,埃及没给我这个机会,旅行社更没给这个机会,中午及以后的用餐几乎全部是中国餐或自助餐。早已备好的碗筷和国内的大同小异,略微走样的中国菜虽不完全对得上胃口,但配上余斌、华雄、邓培凤等人闯关成功带出来的榨菜、霉豆腐,也可以大快朵颐了,唯独国良自始至终没能适应过来。

北回归线以南的五月,直射的阳光很猛烈,对于被防晒服裹住只露出脸孔的我们来讲,出行是炙热和痛苦的,但如果有一个目标,那就会例外,这个目标就是金字塔。从小就知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脑海里常想象在苍凉的荒漠中,突兀地耸立着无数巨大的如汉字“金”字的高塔,每一座高塔里都安放着一位法老的木乃伊,其中以147米高的胡夫金字塔最为高大巍峨,里面的奇异之处,早已超出了地球人的想象,比《盗墓笔记》中精绝古城的魑魅魍魉要精怪的多。曾几何时,数学与建筑之间完美结合在一起的金字塔现象让人不解,外星人建造的传言甚嚣尘上,比如说胡夫金字塔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就是圆周率,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就是勾股定理的数值,胡夫金字塔的总重量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个人以为,数字是可以任人联想的东西,巴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为正好是光速的百万分之一,难道就是外星人从外星球搬过来的?

“人们敬畏时间,时间敬畏金字塔”,面对沧桑的金字塔,我的想法与这句古埃及谚语不谋而合。莎士比亚说过,金字塔是由一块块石头堆砌上去的,我只能说金字塔是历史老人给予人类最大的馈赠之一。触碰到金字塔的巨石,蓦然感觉无比的厚重肃穆,每一块巨石好似每一位静默的巨人,在此处守护了数千年,只为等你的到来。来之前,金字塔只是遥远国度可有可无的传说,来之后,便成了似曾熟悉的过客,在这儿,千年亦是一瞬,百年犹如一弹指,所有的金戈铁马、烽烟纷争、英雄柔情、万千故事,仿佛就在昨天一一呈现,毫无遮蔽,然后融入漫漫黄沙,飘散于天地之间。

缓过神来,才发现金字塔的厚重肃穆与无节操的旅游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张巍兄弟也曾是某个小镇带头大哥一般存在的人物,竟然在金字塔下被贩子“友好的”一把抓住,开口就是“Give me some dollars”,弄的张巍一时不知所措,幸好有Linda事先的提醒,在“5号同学”等人的解围下,方脱离这一尴尬。各位女士不知从哪儿听信了在金字塔下要穿上红色的衣服的习俗,早已备好红色裙子,如鲜花般点缀着我们这帮绿叶,也许是在互相点缀着吧!永刚和华雄在照相中还得到护塔警察的指点,主动笑纳了一些小费。很想带着国旗一起在金字塔下合张影,鉴于此处的形势和Linda的否定,也就罢了。一众人在狮面人身像前的合影时让一位法国友人拍了几张被女士们认为不错的照片,法国人没有微信,中国人没有Facebook,传输成了问题,几经交流下,发现邮件倒是可以沟通的工具,也不知道钱红的邮箱中收到了照片没有。

印象中金字塔应在距离城市很远的荒漠,实际上胡夫等金字塔就在开罗西边的不远的高地上。站在金字塔边鸟瞰开罗,黑棕色的天、土黄色的建筑泾渭分明,貌似天地玄黄的景象。一座有2300万人口的首都超级拥挤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排排没有封顶的毛坯房,土黄色的砖块,突兀的钢筋,随心所欲的架构,有如二三十年前黄土高原上某个集镇的自建房,人家好歹还装修了下墙面,而开罗人就是如此真实彻底的不加修饰,Linda解释房子没封顶可以不用交税,很疑惑,如此众多不交税的建筑如Bug的存在,埃及政府看见了吗?

去往酒店的路上,大家提议找一个超市买点东西,再把从国内出发前每人换的200埃镑的大钞换成零钱,好用作小费的支出。为此,Linda让师傅特地绕行了一程找到一家比较好的超市。这家超市不大,但物品颇为丰富,让余斌等人遗憾的是,没有酒的出售,那怕啤酒也好,毕竟人生不光要有诗和远方,还要有撸串和啤酒。最后大家匆忙中挑选了些许物品,把大钞换成了小钞,钱红买的无任何味道的酸奶和黑棕色橄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估计再也不会买了。

Tolip inn elmaady酒店是专门为中国旅行者准备的,酒店属于一座体育中心的一部分,隔着围栏的标准化足球场估计是埃及某个足球联赛队伍的主场,酒店完全现代特色的外墙装修风格倒与开罗建筑普通的灰黄有些格格不入。据说这是一家军方背景的酒店,所有的服务人员全是埃及现役军人,仔细观察短发年轻的服务人员,行为上确实露出了一丝军人的干练。我们团队本来是七男五女,房子是标准间,确实不好安排,待住进去才发现这个酒店竟然是三人间,之后的住宿更在细心的Linda的安排下,圆满的解决了问题。对面住房的三位女士,不太喜欢面向大街的喧闹,提出和我换房,我乘机以帮我洗衣服作为交换条件,幸好,多洗件衣服对她们是顺手为之的小事,皆大欢喜。只是张巍等人买的西瓜没有水果刀,让会蹩脚英语的我去交涉了好几次,才有人带我到餐厅拿到一把西餐刀,虽然满是锯齿不适合切西瓜,也聊胜于无。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