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12年前的脑洞大片竟预言了毛骨悚然的今天英文「这部12年前的脑洞大片竟预言了毛骨悚然的今天」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93更新:2023-03-20 16:21:40

最近,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有超过36亿人,都在用“宅家”的方式来帮助抗疫。

繁华的都会,突然变得冷清。

隔离期间,曾经人潮拥挤的街道,车水马龙的城市,突然间寂静了下来。

寂寥的巴黎协和广场

空无一人的罗马的西班牙阶梯

只剩鸽子的巴塞罗那兰布拉大道

而就在这般末日景观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类闭门不出,动物悄悄下山。

不少地区已经出现,野生动物大摇大摆上街的画面。

英国威尔士沿海小镇兰迪德诺的街头,一群山羊排着队走街串巷,横穿马路。

波兰小镇Zakopane,鹿群在街头漫步。

美国加州的街道上,甚至还出现了郊狼。

电影《我是传奇》就曾为我们呈现过这样一个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男主角,孤独地游走在无人的荒废城市中。

这一幕,已成经典。

在这部电影中,好歹还剩了一人、一狗、一群僵尸。

如果,人类真的完全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们曾经熟悉的城市和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地球会因此改变吗?

有一部纪录片,帮我们打开了这个脑洞——

Life After People

导演: David de Vries

主演: Struan Rodger

上映日期: 2008-01-21(美国)

片长: 85分钟 / 108分钟(IMDb)

影片凭借高超的电脑CG技术和工程学、植物学、生态、生物、地质、风土学和考古学等各个领域顶尖专家的精彩诠释,将一幕幕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

想象一下,就在某个平凡且毫无征兆的一天,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们,各自按照既定的生活模式行止。

突然之间,一股神秘的力量将人类从这颗蓝色的星球上移去。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闹市区无人驾驶的车辆相互碰撞,引发巨大的交通事故和火灾;

天空上的飞机脱离控制,一架架地撞向大地;

核电站逼近安全指数,引发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可是这远远不是世界末日的到来,100年、200年、500年……

人类赖以自豪的文明象征接连垮塌,摩天大楼、跨海桥梁饱受风霜侵蚀,相继崩溃坏灭。

绿色的植物和野生动物“侵蚀”人类的家园,成为人类离开后新的主人。

人类消失,听上去很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但这并非不可能发生,就像曾经在地球上称霸1亿多年的恐龙,最终还是难逃宿命一样。

也许是因为战争,也许是气候变化,也许是小行星撞击……

一旦人类从地球上消失,随之消失的,还有全球的灯光。

全球的电力大部分来自矿物燃料,一旦燃料消耗完,电力系统就无法维续。

同样的,没有人来维护的风力发电机组也会很快停止工作。

几个星期之后,整个星球的夜晚就会沉入无限的黑暗中。

只有一种能源还会继续工作一段时间,那就是水力发电的大坝。

只要蓄水池有水,水电机组就会继续运行。

但不久后水坝内部,由于无人维护,也会逐渐停止。

一旦电力枯竭,世界范围内的其他相关系统,都会很快崩溃。

世界上各大城市的地底下,都有复杂的地下管道、隧道系统。

大部分隧道都在地下水位以下,为了保持隧道不浸水,都会有一套抽水装置。

比如在纽约地铁深处就有超过700台的水泵,不停工作来保证不被地下水所淹没,平均每天大约要抽调1300万加仑的水。

如果没有人去打开水泵抽水,地下水就会在36小时内淹没地下隧道。

失去电力的超市里,冷藏冷冻的食物,开始一点点腐烂。

人类消失后,依赖人类生存的宠物大批死亡。

很多不得不走出家门觅食,但人类消失就不会再有食物残渣,也不再生产粮食。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400万只宠物狗,其中只有极少数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相对于狗来说,猫的生存能力更强一些。

它们会开始捕食老鼠和小鸟。

而城市中的鼠类,最初几周会洗劫人类储存的食物。

一旦吃完这些,这些啮齿动物就不得不回到“勤劳致富”的生活了。

所谓“勤劳致富”,就是回归荒野。

不过其实也没差,因为人类消失6个月后,城市也将变成荒野。

猎食动物将会回到城市,原本生存在城市周围的野狗野猫,会首先回归。

大型肉食动物,当时机成熟,有足够的猎物出现时,也会回到城市。

人类消失1年后,自然的力量正一点点回归。

植物只要有阳光就能生长,它们会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无人打理的城市,野草会渗透在人行道的各个角落。

当野草枯萎后,其残留物以及青苔和地衣会形成表层土。

这种土刚开始多沙而无营养,只有像苜蓿这样的植物能生存。

而苜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氮元素,土地逐渐变得肥沃。

城市里会出现野生动物觅食的天然牧场。

人类自诩对自然的控制力,在这个时候,被证明是多么渺小。

以往闪电引起的森林大火,人类会进行扑救。

但现在山火肆虐,任其发展。

城市及周边,到处都是遗弃的建筑、废弃物和野草,成为野火的燃料。

木质结构的建筑会最先焚毁,而烧毁的木材成了土地的养料,帮助更多植物生长起来。

人类消失5年后,没有人类的照看,城市接受着大自然的复仇,所有的动植物不断繁殖。

到一定数量后,它们就开始进军其他角落。

由于无人维护,即使是钢筋混凝土建筑也开始瓦解。

人类生活的中心,无论是公园、学校还是政府大楼,都渐渐被野生动物占领。

人类消失25年后,由于长期的潮气侵蚀和阳光的暴晒,建筑物上的金属窗户会膨胀或收缩,不久就会破损坠落。

当窗户不断损坏,风就会灌入建筑物,给它们带来压力。

建筑物在内外压力的作用下,大部分面板都会向外倒塌,人类引以为傲的宏伟建筑变得千疮百孔。

而建筑顶上的避雷针,也早已失去作用。

很多大厦会在雷击中燃起熊熊烈火,进一步摧毁内部的一切。

人类消失40后,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仍旧矗立于城市中。

而郊区却在遭受袭击,尤其是一些木质建筑和平房。

一些已经被野火烧毁,另一些被白蚁蚕食。

科学家通过对埃及金字塔和斯芬克斯像表层腐蚀程度的检测发现,石质建筑或纪念碑,会被空气中的盐分侵蚀。

这个过程虽然很缓慢,但它一直在发生。

地球上几乎没有建筑物,可以逃脱毁灭的命运。

而人类消失后,也没有人管理和维护水坝。

一旦水坝决堤,水流便会即可倾泻。

这股巨大的冲击力,会毁灭沿途的一切。

人类消失,50年后。

由于缺乏照看,即使曾经最完美的人造建筑,也开始不再牢固。

这些宏伟的人造桥梁之所以屹立几十上百年不倒,也是因为工程师定期地维护和照看。

一旦人类消失,腐蚀便开始,瓦解的速度将是相当惊人的。

人类消失,75年后。

曾经在全球行驶的6亿多台汽车,被腐蚀得只剩下铁壳子。

腐蚀程度取决于汽车在什么地方,如果在海边,那就会被空气中的盐分腐蚀得更快,20~30年便不成形。

只需100年,家用汽车就成为一堆废铜烂铁。

人类消失100年后,还能又什么东西能遗留下来,见证曾经的历史和文化?

纸制文件和影像资料如果在湿度温度可控的环境中,能保存200~300年。

但人类消失后,它们的寿命会缩短一半。

胶片类的影像资料也会开始起泡变形,无论是电影还是历史资料,都将化为泡影,寿命不足百年。

人类知识的宝库图书馆会怎么样呢?

破坏会从微生物开始,肉眼看不见的真菌孢子无处不在。

它们会大量滋生,开始腐蚀纸张。

即便我们今天看到的远古纸质文物,也是因为特殊的保存环境,避免了阳光和保持干燥才留存的。

地表建筑图书馆,显然不具备这种环境。

即便是数字媒介,也不能长存。

如果在理想的保存环境中,光盘的寿命,也就在几十年到一百年之间。

还不如古人的石刻保存得更久。

人类消失,150年后。

曾经的地下隧道,已经成为地下河流。

而支撑隧道的建筑架构,因水的浸泡腐蚀正处于崩塌的边缘。

终于,街道会开始塌陷。

而城市中,充满着生机。

藤蔓植物在遗弃的摩天大楼上生长,曾经的高级写字楼可能变成动植物乐园。

海洋动物也一片欣欣向荣,这些海洋生物会非常庆幸人类的消失。

当人类不再捕鱼和污染海洋,海洋的恢复能力相当惊人。

人类消失后的200年。

各个城市的钢铁结构建筑物,也处于崩溃边缘。

埃菲尔铁塔也难逃一塌。

钢铁结构的连接处开始因锈蚀融合,遭遇强风时就无法分散压力。

最终,会在风暴中倒塌。

在人类消失后的100~300年这个时间段内,全球各地的建筑纷纷倒地。

人类消失,千年以后。

城市已经无法辨认,也无法找到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目之所及,只有郁郁葱葱的丛林。

人类消失一万年以后,历史悠久的巨大石建筑,还是有可能留存在地球上。

像中国的万里长城,虽然也逃不过侵蚀,但侵蚀过程相当缓慢,即使万年后仍清晰可辨。

而埃及的吉萨金字塔,虽然被沙漠侵蚀,但也可再矗立很长一段时间。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这部纪录片,像是一部基于科学的预言——

只需1万年,人类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以及曾存在的一切都将消失。

地球存在了大约在46亿年,如果将这46亿年换算成24小时,1万年可是连1秒都不到。

人类消失也许对文明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这颗已存在46亿年的星球而言,可能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