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央卓玛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为普通丈夫生了3个孩子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72更新:2023-03-20 20:29:09

降央卓玛是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还被业界人士称为“最美女中音”。

她的声音温柔、宽厚、给人如沐春风般的体验。

众人皆知她在舞台上光鲜亮丽,可很少有人知道她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磨难。

都说婆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是世纪大难题,堪称“水火不相容”。

而在降央卓玛身上,我们似乎看到另一种可能。

01

1984年,降央卓玛出生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

她是家里的老四,上面有3个哥哥,下面有2个弟弟。

家里最值钱的就是一口铁锅和一个茶壶。

铁锅还是妈妈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上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所以降央卓玛初中都没读完,就出去打工赚钱了。

做过苦力,做过环卫工。

但是因为年纪太小,老板还是让别人把她顶替了。

无奈,她只能来到哥哥们工作的水泥厂做小工。

一次要扛200斤左右的水泥。

彼时的降央卓玛也只不过十几岁,瘦弱的肩膀根本无法支撑起肩上的重量。

每次背上两袋水泥走在路上的时候,哥哥们都在她身后抹眼泪。

搬卸工很累,一天从早干到晚,晚上下班连脱衣服的力气都没有。

即便这样,一天的工资也只有二十三块钱。

厂里的员工都不忍心她受这份罪,毕竟年纪这么小。

于是,在同事的介绍下,降央卓玛来到一家酒店当服务员。

服务员的工作比搬卸工轻松许多。

踏实、勤劳的降央卓玛非常受领班喜欢。

有一次酒店正在举行文艺汇演,邻班就把她带到舞台上唱歌。

此时,某文化部门的领导就坐台下观看。

领导觉得降央卓玛很有天赋,于是推荐他去县里的艺术团当演员。

进入艺术团后,团长鼓励她去四川音乐学院读书。

2001年,降央卓玛成功拿到川音的录取通知书。

可她付不起学费,家里人只能砸锅卖铁供她读书。

哥哥们把自己攒的结婚钱拿出来,弟弟们去山上挖冬虫夏草,卖了钱给姐姐上学用。

就这样,降央卓玛拿着家人东拼西凑的钱来到成都读书。

课余期间,她在歌厅兼职驻唱歌手,争取为家里减轻负担。

4年后,降央卓玛顺利毕业。

在此期间,她参加了很多比赛,并且获得四川省少数民族音乐节声乐表演一等奖。

在他们的建议下,降央卓玛离开四川前往北京发展。

来到北京后,降央卓玛的事业仿佛被按下“加速键”一样,一切发展的都很顺利。

2010年,发行音乐专辑《中国之声》。

同年,她翻唱的《西海情歌》、《呼伦贝尔大草原》让她名声大噪。

一跃成为观众心中的“最美女中音”。

也为日后得罪刀郎埋下了伏笔。

说起她翻唱过的作品,就不得不提《走天涯》。

这首歌的原唱是叶贝尔,很多人误以为降央卓玛是原唱。

因为这首歌无论是曲风还是歌词,都和她的气质太相符了。

月亮依旧停在旷野上

你的身影被越拉越长

直到远去的马蹄声响

呼唤你的歌声传四方

举头望天只见雁两行

低头泪水为我卸了妆

伤心凭栏相思涂满墙

彻夜无眠爱的路太长

你的脚步流浪在天涯

我的思念随你到远方

谁的眼泪在月光中凝聚成了霜

是你让我想你想断肠

你的脚步流浪在天涯

我的思念随你到远方

如果今生不能与你结呀结成双

来世化蝶依偎你身旁

弹断琴弦诉不够离伤

望穿秋水看不破情网

岁月轮回带不走忧伤

白雪苍茫盖不住惆怅

原上枯荣飞逝的时光

无奈岁月画鬓已如霜

但求千里与你共婵娟

天涯海角我都不能忘

你的脚步流浪在天涯

我的思念随你到远方

谁的眼泪在月光中凝聚成了霜

是你让我想你想断肠

你的脚步流浪在天涯

我的思念随你到远方

如果今生不能与你结呀结成双

来世化蝶依偎你身旁

你的脚步流浪在天涯

我的思念随你到远方

谁的眼泪在月光中凝聚成了霜

是你让我想你想断肠

你的脚步流浪在天涯

我的思念随你到远方

如果今生不能与你结呀结成双

来世化蝶依偎你身旁

02

2012年,降央卓玛在朋友的牵线下认识到丁珍曲扎。

丁珍曲扎是一位康巴汉子,在央视工作。

两位在北京相遇的老乡倍感亲切,没多久就坠入爱河。

休假的时候,他们决定回家见父母。

巧的是,丁珍曲扎的妈妈是降央卓玛的歌迷。

初次相见,准婆婆就对自己的准儿媳倍感惊讶。

一度怀疑她这位大明星为什么会看上自己的儿子。

得知准婆婆的顾虑后,降央卓玛说道:“我们是互相喜欢,没有谁配不配上谁,我只是会唱歌而已,家庭条件并不好,结婚后还要帮助娘家,我还怕自己配不上他呢。”

她说的很坦诚,没有丝毫隐瞒。

正是这种真实,让准婆婆对她非常欣赏。

这样的姑娘没有心机,单纯善良。

2014年,30岁的降央卓玛和丁珍曲扎在小镇上举行婚礼。

婚后生下3个孩子。

当他们提出想请一个保姆来照顾孩子时,婆婆站出来阻拦:“你们挣钱不容易,不要再花钱请保姆了,我一个人照顾的过来。”

3个孩子年龄相仿,婆婆一个老年人照顾他们很费力。

但降央卓玛拗不过婆婆,只能听从老人的意见。

坐月子期间,婆婆都不让他们请月嫂。

老太太边照顾两个孙子,边给儿媳做月子餐。

在婆婆悉心的照料下,降央卓玛身体恢复的非常好。

婚后她也没有忘记娘家人对自己的帮助。

她给哥哥们买了出租车,给弟弟们买了重卡,让他们都能有一份工作。

有一个弟弟在成都工作,她就经常叫弟弟来家里吃饭。

婆婆每次都会做一大桌子菜招待她的弟弟。

弟弟走的时候,降央卓玛还会偷偷给他塞钱,让弟弟带回家给父亲。

有一次,婆婆看到了儿媳给她弟弟塞钱。

等弟弟走后,婆婆对她说:“你帮助娘家是应该的,我们婆家人不会有意见,我能理解你的孝心,以后不用这么小心翼翼了。”

听到婆婆的话,降央卓玛心里升起一股暖意。

她妈妈去世得早,生完孩子也没有人照顾她,只有婆婆日夜不离的守在她身边。

虽是女儿身,但她经济好转后,一直帮助着哥哥和弟弟们。

她现在有能力让娘家人过上好日子了,可母亲已经离世。

降央卓玛的母亲一生都在为孩子们奔波,没等到孩子们成家立业就撒手人寰。

这也是降央卓玛一生的痛。

为了纪念母亲,她发行了《吉祥的酥油灯》。

第一段

噢穿过岁月的沧桑 [1]

耶穿越民族的梦想

我为阿妈点燃吉祥的酥油灯

吉祥的光芒照着你的慈祥

吉祥的光芒照亮你的前程

哦那光芒连着明天的太阳

第二段

哦走过草地的荒凉

耶带着雪山的希望

我为阿妈点燃吉祥的酥油灯

吉祥的光芒

照着你的碉楼

吉祥的光芒

照耀着你的毡房

啊那光芒连着明天的辉煌

第三段

哎阿妈啦

哎阿妈啦

吉祥的酥油灯

哦已经点亮

为了你的一生的幸福和安康

吉祥的酥油灯已经点亮

吉祥的酥油灯已经点亮

已经点亮嘿

降央卓玛和婆婆相处的特别好,婆婆也对她像亲女儿一样。

每次去外地演出,她都会给婆婆带当地特产。

只要不工作,就会带婆婆去逛街买衣服。

每个月都给婆婆生活费。

她们相处起来就像亲母女一样,从未有过争吵。

有朋友向她请教怎样与婆媳相处,降央卓玛就会说:“我把婆婆当亲生母亲一样去孝敬,她待我也像亲生女儿,所以我们之间没有隔阂。”

虽然降央卓玛年少时历尽坎坷,但大学毕业后事业一直很顺利,几乎没遇到什么挫折。

可2019年,她第一次迎来事业上的滑铁卢。

03

这一年,她在九江演出。

在演出时翻唱了刀郎的《西海情歌》和《手心里的温柔》。

前边也提到过,降央卓玛成名前就多次翻唱过刀郎的《西海情歌》。

很多人已经把这首歌印上了她的印记。

自你离开以后从此就丢了温柔

等待在这雪山路漫长

听寒风呼啸依旧

一眼望不到边风似刀割我的脸

等不到西海天际蔚蓝

无言着苍茫的高原

还记得你答应过我

不会让我把你找不见

可你跟随那南归的候鸟飞得那么远

爱像风筝断了线

拉不住你许下的诺言

我在苦苦等待雪山之巅温暖的春天

等待高原冰雪融化之后归来的孤雁

爱再难以续情缘

回不到我们的从前

一眼望不到边风似刀割我的脸

等不到西海天际蔚蓝

无言着苍茫的高原

还记得你答应过我

不会让我把你找不见

可你跟随那南归的候鸟

飞得那么远

爱像风筝断了线

拉不住你许下的诺言

我在苦苦等待雪山之巅温暖的春天

等待高原冰雪融化之后归来的孤雁

爱再难以续情缘

回不到我们的从前

还记得你答应过我

不会让我把你找不见

可你跟随那南归的候鸟飞得那么远

爱像风筝断了线

拉不住你许下的诺言

我在苦苦等待雪山之巅温暖的春天

等待高原冰雪融化之后归来的孤雁

爱再难以续情缘

回不到我们的从前

而这次她再翻唱时,却被刀郎一纸声明告上法庭。

最终,法院判决降央卓玛赔偿刀郎25万余元。

刀郎和她本是好朋友,如今却因为25万元“反目成仇”。

这件事给她带来很大的打击。

此后,她减少了大量工作邀约,也开始反思自己。

降央卓玛自己的歌不是很红,反倒每次翻唱都能红。

但歌手不能一直靠翻唱吃红利,于是她选择好好沉淀一下自己。

现在她处于半隐退状态,曝光率也不比从前。

不过,她和丈夫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不演出的时候就在公司工作。

从一个家里只有铁锅和茶壶的贫困女孩,走到今天的“最美女中音”。

当过搬运工、当过环卫工、当过服务员。

降央卓玛这一路走来,很励志,也很艰辛。

但最终她还是成功了,并且收获了3个可爱的孩子,还有爱他的老公和疼她的婆婆。

有婆婆的帮助,她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去工作。

她也待婆婆如亲生母亲一样去孝敬。

对娘家的哥哥弟弟时常给予帮助。

虽然外界很多人说她老公太过普通,配不上她。

而她却觉得嫁给一个普通人,是她的福气,也是她此生最正确的决定。

婚后没有娱圈的是是非非,老公身边也没有莺莺燕燕围绕。

也许,嫁给普通人,生3个孩子,是很多人一生都求之不得的幸福。

相比于圈里分分合合的明星夫妻,降央卓玛和她老公真的很幸福。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