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讲的是什么「从四个方面浅析一天女主角艾玛长达十多年的暗恋原因」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90更新:2023-03-20 23:53:55

前言——

《一天》是由罗勒·莎菲执导,安妮·海瑟薇和吉姆·斯特吉斯等主演的爱情电影,于2011年8月19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写过《恋爱学分》的英国作家大卫·尼克尔斯(David Nicholls)的同名畅销小说《一天》。

影片讲述了1988年7月15日,女主角艾玛和男主角迪特在毕业晚会上一见钟情,一夜缠绵之后,他们各自踏上了新的旅程。

离别之际,艾玛和迪特成了好朋友。并且约定每年的7月15日这天相见,一起聊生活,谈理想,诉说各自生活中的发生的所有事情。

该影片拍摄仅用了8个星期,先后在伦敦、爱丁堡等地取景,有50多个不同的场景组合而成。

导演用插叙的叙事手法,利用远近交替、特写和远景的切换,将某一天特定的日子和十多年来作对比回顾,向我们展现了一段由一见钟情初识,却因为不同的原因没有选择在一起,再到两人寻寻觅觅,暮然回首发现自己最爱的人就在身边,最终在一起的故事。

影片叫《一天》但却穿插了主人公近20年来的所有生活历程。

《今日美国》评论说: 这是一部充满痛楚和爱意的浪漫电影,并且对人生的潜力与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索。

接下来我将会以两个主人公的人物性格,理想,事业和情感经历四个部分来解读这部美国文艺爱情片。最后我会结合这个故事谈谈我在电影《一天》中对爱情的几点看法。

艾玛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在学校是一个长相不出众,可有可无的一个女孩子。她性格有点内向且保守。

而迪特是和有钱的花花公子,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他长相帅气,性格开朗幽默,不少女孩都喜欢他,而艾玛就是其中一个。艾玛写诗,写文章来诉说自己对于迪特的爱意。以至于毕业那天,迪特抱着想找一个女孩子共度毕业良宵的想法,主动搭讪艾玛,也让艾玛紧张,开心不已。

可,迪特很快就发现艾玛和他是两个世界不同的人。迪特的目的是游戏人间,而艾玛却想着可以和迪特在一起为他生一个孩子。

迪特退却了,因为一开始他就知道艾玛喜欢他。所以,在艾玛还没表达心意时就说了“我们做朋友吧!”

艾玛爱迪特,谁又不可能说他不爱艾玛呢?从初见艾玛时的搭讪,到享受艾玛满眼是对他的崇拜,再到对艾玛心动。可是,他爱艾玛,更爱其他女人和自己。他不愿意因为艾玛一人而放弃一整片森林。

例如以下对话:

迪特: 知道吗?我想过你,疯狂的想你,你和我。

艾玛开心的问道: 真的吗?

迪特笑着摇摇头道:问题是我几乎幻想过所有人。

迪特明确的告诉艾玛我有点喜欢你,可我更爱寻欢作乐,好像乐此不疲。我们之间不一样,你和我想要的不一样。

所以,一个是游戏人间花花公子,一个是乖乖女。注定了他们从一开始就不会在一起,即便他们互相喜欢,也只能像两条平行线一般,不可能会有相交,只能做朋友。

艾玛喜欢写诗,写文章毕业后留在伦敦,幻想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找到一位愿意出版她小说的伯乐。

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露骨。艾玛非但没有遇到愿意出版自己小说的人,反而被生活中的琐碎忙的焦头烂额,每天在餐厅打工,就连她自己也自嘲地说头发满是一股蒙特里杰克干酪味。

当其他人问道“你的本质工作是什么?”艾玛停顿了几秒回答“就是这个。”餐厅服务员。

当迪特以为艾玛在写诗,建议艾玛应该来一瓶龙舌兰酒,离开餐厅,一去不复返时。艾玛却考虑着现实,她还是一个和其他人共同居住在破旧房子里,连给迪特打电话的费用都掏不起的人。

艾玛觉得迪特就像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她问道:“写诗,哪里来的钱?行不通的!”

艾玛似乎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向生活妥协,放弃了写诗成为作家的理想。

而彼时迪特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夜间电视台主持人,他拥有自己独特的房子,车子。他混的风生水起,有了自己的女朋友,继续游戏人间。因为从小一帆风顺,没吃过苦。他不能理解艾玛面对现实压力的无奈和妥协,在他看来有理想,有梦想就要去追。

两人如此明显的差距和迪特已经有了女朋友,使内向有些自卑艾玛对于迪特的喜欢深藏在了心底,更加不愿去表达。

在艾玛心里也明确的知道迪特不会为她放弃所有,从一开始就不会。

艾玛一开始留在伦敦选择在餐厅打工,幻想有一天可以以自己的努力来征服伦敦。在遭到打击后她当上了一名老师,踏踏实实的工作,教书育人。可唯一没变的是她依旧会在每天凌晨准时收看迪特的夜间主持节目,然后写诗。

只是她没有将自己的理想放在明面上表达得清清楚楚,空喊口号,而是选择一个人默默地努力,不断的进步。

终于,她成功了!剪了短发,变成了一个干练的伦敦女作家!

而迪特一开始是个小有名气的主持人。可是由于长期主持风格相同和收视率低下不被大众所喜爱,再加上还有年龄原因有了更年轻的主持人替代了他的工作,迪特被辞退了。

前不久网上有段非常火的话,那就是:人到中年,如果你不努力就会被现实所淘汰。

很显然,迪特就是被淘汰的那类人。长期的沉迷于舒适圈,混在各个聚会中的迪特。不努力,也不上进,以为一辈子就可以守着主持这个铁饭碗吃饭,谁知现实给了迪特当头一棒。

就像他自己所说:即使我已经不喜欢这个职业了,可是离开了它我根本就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了。

我觉得艾玛和迪特两人在事业上的反转十分的妙,为什么说妙?因为艾玛和迪特的两人目前的身份,地位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当初小透明的艾玛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变成作家,而当初事业有成,引以为豪的迪特却成了个无业游民。

这使迪特不会开口说爱艾玛,在他看来艾玛现在过得很好,不需要他。而艾玛也不会表达自己对迪特的爱,她要照顾迪特的自尊严心,不想迪特质疑她的真心,也不想让迪特觉得她是因为可怜或者其他原因和他一起的。

我本以为艾玛成了作家后会和迪特表白,然后两人会以非常俗套又幸福的剧情在一起。可是两人并没有在一起。

天公不作美,艾玛和迪特仿佛永远都在以各种不同方式错过。

俗话说: 年轻时不要遇到太惊艳你的人,他一个转身带走你的所有。要么余生都是他,要么余生都是回忆。

看这部电影的朋友都知道艾玛从一开始就喜欢着迪特,可帅气年轻的迪特眼里只有自己,他选择和艾玛成为用灵魂交流的朋友。

迪特对艾玛说:我希望你明年可以邂逅一个你喜欢的人,他体贴,穿着羊毛衬衫,戴着眼镜和你情投意合。

我们谁也不知道艾玛被自己喜欢的人说这句话是什么感想。

后来艾玛遇到了爱她的男生伊恩。他们曾经一起在餐厅打工,后来相遇理所当然,顺其自然的在一起,并且谈婚论嫁。

可是艾玛却在7月15日这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见迪特。伊恩发现了艾玛写的诗,嘲讽道:“有一个家伙,他与这个女孩约会,他很崇拜她,然后他们一起买下一座公寓。接着他送了她一枚订婚戒指,买下了一切。结果,女孩依然爱着她最好的朋友。”

显然这里的家伙是伊恩,女孩是艾玛,最好的朋友是迪特。

后来伊恩对艾玛敞开心扉的说: 还好我们没有结婚。

迪特有无数个女朋友,就连后来的妻子熙薇都说他的女友可以装下一整个卡车。所以即使迪特不喜欢富家女熙薇却依旧选择和她结婚,生下一个女儿,回归家庭,当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影片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有两个片段。

似乎在迪特的眼里,艾玛就是那个需要时下雨天打个电话就能来,不需要就可以丢弃的人,艾玛就应该包容和理解他所有的坏脾气,接受他所有的负面情绪和阴暗面。

艾玛和迪特两人的约定也从每年的7.15日见一次,三年一次见面,再到好久不见。

迪特自信的认为艾玛不会离开他。所以当两个发生争执时也以为随意道句歉,艾玛就能回心转意。

可,这次艾玛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她回头抱住迪特,说下了这部电影的经典台词之一“迪特,我爱你,很爱。只是不能像以前一样喜欢你了。”

艾玛毅然决然的放弃,就在这一步揭示了两人这次不会在一起。

影片的后来迪特离婚了。而艾玛最终还是因为放不下迪特,而选择了和迪特结婚。两人兜兜转转还是在一起了。

艾玛说:“如果你是在跟我耍什么手段的话,我就杀了你”。这句话把她所有的感情都表达了出来。她喜欢迪特十多年,从女孩变成女人,当她再也等不下去的时候,再次遇到当初一眼万年的人。

1.爱情“门当户对”很重要。

不少人年轻时觉得在爱情中讲究门当户对是一件非常庸俗且无语的一件事,我们正值青春心中有爱就好。

也有人曾觉得爱情中的门当户对无非就是家庭地位,财产金钱相同就好,却极少思考内在的门当户对。

例如:性格,三观的合适和双方在感情上的对等。你可以让两人在条件上达到相同的要求,却无法让两颗心彼此付出,达到相同的分量。

就像在影片中,艾玛和迪特因为在家庭上门不当户不对,再加上两人性格,理想,追求的不一致,以及艾玛在这段感情中不自觉对迪特自卑时就说明两人不能在一起,除非两人愿意为此做出改变。

2.好的爱情需要双方共同鼓励,彼此成就。

一段好的感情都需要双方共同鼓励,共同进步。

影片中艾玛喜欢迪特不仅仅是因为迪特长得帅,还是因为迪特懂得认可艾玛的写诗天赋,鼓励艾玛。

迪特会让艾玛坚持自己的梦想,继续写作,也会看出艾玛的自卑并且夸赞她:“你真的很优秀,很性感。”还会带艾玛一起去度假。

而艾玛会在迪特家人不支持迪特职业的情况下,一直支持他打电话安慰迪特。

所以,在艾玛和迪特眼里两人是互相懂自己的知己,灵魂层面的朋友。

就像《致橡树》中写的那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我认为可能正是如此所以迪特怕失去艾玛这个朋友,怕两人的关系会发生变化。

3.爱情中要懂得为对方改变。

电视剧《好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网上那些鸡汤,什么要保持自我,不要为爱改变,所有能够白头到老的夫妻最终都是相似的模样,这就是互相磨合互相改变。那些宁死都要保持自己的,全都半路分道扬镳了。”

由此可见,在爱情为对方改变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艾玛会为了迪特努力写诗,追逐自己的梦想,变得性格开朗,充满自信,参加一些社交,而这些是艾玛以前从从来不敢想的事情。

迪特为了和艾玛在一起,放弃了游戏人间,开了家属于他们两人的餐厅,做个好丈夫,好爸爸。

在影片中艾玛和迪特两人都为了彼此做出了改变。而这改变也是为了和彼此在一起,努力和彼此靠近。

所以,一段好的爱情就要向艾玛和迪特一般,相互鼓励,彼此成就。相互为对方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收敛自己的性格,只为在一起。

全片节奏缓慢,让我不禁沉迷在影片当中,和艾玛一起思考爱情,考虑人生的意义。如果某天有幸重来,回到最初一天,我们是否一开始就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导演用一条时间线从影片开头的2006年来到1988年7月15日,给我们展现了主人公从暧昧暗恋,再到以灵魂伴侣为名义的纠缠,相互陪伴,努力蜕变的两人彼此修成正果却斯人已故,天各一方的故事。

故事很文艺且温情,没有了岁月的侵蚀和现实的摧残,艾玛在迪特心里变成了《一天》的记忆,永恒的回忆。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