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鹿鼎记陈近南感觉怎么那么坏啊「八版鹿鼎记陈近南盘点只有他才是最经典的陈近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97更新:2023-03-21 15:46:18

“平生不见陈近南,再称英雄也枉然”,《鹿鼎记》写这位天地会的创办人兼总舵主,同时也是韦小宝的师父,的确写出了一位出色的帮会领袖的不凡气概。

陈近南在第一回——也就是原来的“楔子”--便以惊鸿一瞥的姿态出现。那时顾炎武、吕留良、黄宗羲几位反清文士在月夜舟中秘密会议,不料早有官兵扮成船夫,一一听在耳内,揭发出去,他们提到的反清人物,转眼之间便有灭族大祸。早有一位书生出手杀死官兵灭口,回头重新点亮蜡烛,自报姓名(原文如此:“那书生笑道:‘贱名适才承蒙黄先生齿及,在下姓陈,草字近南。’”)令人倾慕已极。

陈近南与另一位同宗的总舵主陈家洛比较,显然成熟及有真实感得多。对于陈家洛,金庸着重写他的武功、谈吐、抱负、感情,但写陈近南,金庸更着重写他所组织的帮会,他的统领才能及权威,他的政治头脑。陈近南的处事方针,永远是从大局着想,包括收韦小宝为徒,让他当上青木堂的堂主。他了解天地会的兄弟,懂得容忍他们的短处,紧紧维系他们的团结一致,推进“反清复明”的目标。

事实上,作为一个组织的领袖,武功是次要,目光、判断、公正的处事方式才是最重要,陈近南能够服众,就是因为他除了有很高的武功之外,还具备这一切条件。

陈近南也有他的局限,那就是他的封建思想。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台湾郑王爷的部下,要向郑王爷效忠,而且把对明朝的忠心,与对郑家的忠心等同起来,因而受制于郑克爽这种作威作福的无知小子,终为他所偷袭杀死,一世英雄,死于鼠辈之手,可谓冤枉之至,天地会事业因而付诸流水,陈近南似乎还有可批评之处。

金庸小说里有两个陈总舵主,一个是《书剑恩仇录》里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一个《鹿鼎记》里天地会的总舵主陈近南。红花会应该于史无据,但天地会确是有的:天地会又称洪门,有说是陈永华创立,也有说起于雍正时期的南少林“五祖”,武侠片中常提及的洪熙官、洪文定父子就与此又莫大关系。洪门后来又称洪帮,在后来也有称红帮的。在旧上海,红帮是仅次于青帮的江湖大帮。

陈家洛这个人似乎不怎么惹人喜爱,武功之外的其他各项能力都值得怀疑;但陈近南却是被江湖共赞为“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而且见了陈近南的人,又往往更进一步,大有“闻名不如见面”的感慨,以至深深为之折服。

通吃岛上,陈近南晓施琅于大义,本来施琅已经回心转意,却被冯锡范和郑克爽搅局。又被郑克爽偷袭得中,终于殒命。临死前,还特意交代小宝不能杀郑克爽。在小说中,陈近南对郑家可谓鞠躬尽瘁,死而不已;但他的死却恰恰是因为郑家的二公子。

1977年香港佳视《鹿鼎记》白彪饰

这版年代久远,资源太少

1984年香港TVB《鹿鼎记》曾江饰

曾江眼神太过阴险,没有什么面目慈祥的样子,他的黄老邪倒是个经典。而且他年纪太老,不够书生气,不够风度翩翩。

1984年台湾中视《鹿鼎记》谢屏楠饰

这版我没什么印象了,貌似还行吧

1992年香港电影《鹿鼎记》刘松仁饰

这版是目前我看过的各大影视版陈近南中,最符合原著的陈近南,他很符合金庸原著中那个30来岁的、书生型的、面目慈祥、不怒自威型的陈近南。刘松仁还在李连杰的电影《新少林五之祖》中出演过陈近南这个角色。

1998年香港TVB《鹿鼎记》夏韶声饰

这版要书生气没书生气、要慈祥没慈祥、要风度没风度、也没有不怒自威的气势,而且长得也不够俊不够潇洒。虽然本剧已成经典,不过他的陈近南依然不被大部分人认可。

2000年台湾华视《小宝与康熙》郑伊健饰

这版陈近南戏份太少,基本上打酱油了。

2008年内地《鹿鼎记》祝延平饰

这版也是一点都没有陈近南该有的风度翩翩和英俊潇洒,感觉他更适合演将军。

2014年内地《鹿鼎记》何中华饰

何中华的陈近南也真心不错,颇有大侠风范,一身正气,不过为什么感觉更像黄麒英啊。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