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推拿「推拿以镜头让你从生理上感受到黑暗的恐怖和侵略」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04更新:2023-03-21 18:25:56

现实的残酷在于它的漠然,我以前一直认为对残疾人应该像对待正常人一样,看了电影发现这样还是不够的,这只是我傲慢的想法,残疾人确实是弱势群体,他们再怎么看上去像正常人一样嬉笑怒骂过生活,心中总还有乌云笼罩,在生活中有无法避免的不便利。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离开了神来之笔的流行歌曲,贾樟柯不是贾樟柯,离开了「爱情」,娄烨就不是娄烨了。电影《推拿》中,让人一耳朵就记住的台词有两句:一句是「爱情就像红烧肉」,出自被逼急了的盲人技师,是他慌不择言、但贴切的比喻;另一句是「人和车子撞了,叫车祸;人和人撞了,叫「爱情」(大意),来自店花都红,她小心翼翼地端出这个比喻。

娄烨此片既没有对中国社会的廉价影射,也并不简单地把盲人阐释为被压抑的个体,他的智慧远远超越了这些解读。他用其独特的、极具通感的电影语言向我们表达了一个恒久的真理:无论看见还是看不见,爱情本身都不会被错认。

晚上和基友去看推拿,影片的引子由旁白娓娓道来,引子过后屏幕出现“娄烨导演作品《推拿》”,令我差异的是,旁白居然也把这句话读了出来,紧接着,是编剧、演员等,统统都是旁白在读。这样的情形比《黄金时代》里萧红说自己死于某年某月更让我感到诧异,随后猛然明白,这旁白是读给那些盲人演员们听的。这样的细节仿佛注定了这是一部用心的电影,随后的观影也印证了我的想法。

正常人在盲人眼里就是鬼神一样的存在,敬而远之是本能,一旦陷入那所谓的主流社会,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娄烨把电影平放到那个低人一等的盲人世界,刻意的旁白试图让盲人也能进入影院,作为鬼神观众那极近盲人视力般的摄影,增加了一份观影障碍,把那两个世界扯平了。

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影片散场时,发现在的身子在发抖,眼泪好像要掉下来了,但又转回去了,梅婷说:哭有什么用呢?可是,她还是哭了。爱,多么折磨人啊,正如她所说,没有哪个女人是看不到感情的,眼瞎的女人尤其看得到。“看到”又如何,我们深爱的人总有一天会消失不见。如果可以,如果真的有来生,我们约好去做一棵树吧,你喜欢夏天,你做木槿,我喜欢冬天,我在等你。

美,即生产力,尤其在这个刷脸看颜的世界,美力更像一把无往不胜的神器,杀伐于现实之间,泛滥于网络上下,无论是经济效应还是在精神层面上引织的潮流都难以藐觑。《推拿》中都红就有这种神奇的美力:客人无不被其闭月羞花之美所折服,老板沙复明也因其美力十足而主动求交往甚至表白,按摩室的姐妹们也频频投以赞赏的口吻...美力已成都红最具特色的标签之一。

电影推拿,娄烨导演的画面和声音,仿佛牵着你在盲人的世界里摸索,非常赞!片头就十分特别、震撼。虽是群戏,段落很清晰,扣人心弦。一曲笛子,一首诗,一段舞,一支歌,都把人深深带入情境。沙复明的演员最棒,简直无法分辨本人是不是盲人。梅婷的台词最好,淡淡的南京口音。郭晓冬的眼睛见功夫。黄轩的戏分最多,演员表排得太靠后,他的表现没问题,只是两次清楚地看到耳洞。

包场看了期待一年的电影。娄烨在很多地方都是从盲人的角度,能感受到完全是希望观影者切实地从盲人的视角出发来体验一切。开头的旁白模糊的画面以及声音等的处理,包括吹笛子那段,确实从第一个音响,绕影院一周又回到第一个音响,还有停电的对话。对都红的两处台词印象深刻,"虚荣心迷恋上了一个概念""人和人撞上了,是爱情。人和车撞上了,是车祸。"

我不喜欢娄烨。我也不喜欢他的《推拿》。在电影里,娄烨的镜头是粗暴的、不尊重的、野蛮的。他不节制地逼近人物,你很少在影院里看到镜头与演员如此接近的电影。娄烨的镜头一直在逼近,贴到他们的脸上,刺入他们的身体。在王泉夫妇的部分里,你完全能想象无法拍出“两个人变成一个人”的娄烨,对电影审核制度会有多么仇恨。在小马的部分里,因为无关情色和暴力,导演狠不能整段都来“毛玻璃拍法”,不谈什么艺术了,就是以镜头让你从生理上感受到黑暗的恐怖和侵略。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