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笑看风云包文龙林贞烈」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99更新:2023-03-22 04:46:44

如果说《义不容情》和《大时代》给我带来的是强烈的悲剧震撼,那么《笑看风云》在依旧悲情的效果上则增添了一份浪漫温馨。

八九十年代的港剧,部部经典。

几十年岁月风云、沧桑几度、物是人非,但记忆中有些人,有些事,却如烟花般璀璨依旧,深藏于夜空中最宁静的角落。

也许很多人说老剧画质“感人”,服饰老土,方方面面又与现代脱节,看不下去。

可是我刚好相反,纵然画质再差,服饰再不精致,甚至于那个年代的人物形象也完全不及现代演员们的“盛世美颜”,但我依旧热衷于老剧。

我可以守着电脑屏幕,一遍遍地刷,乐此不疲,随着情节肆意地挥洒我的笑与泪。

那些剧情,百看不厌,甚至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微表情,都耐人寻味。

为什么独独钟情于老剧?

不清楚,也许就只是固执地喜欢,那些古旧的泛黄的胶卷影像,那些非常有特色的国语配音,还有那些平凡的家庭生活和朴素中孕育的小浪漫的爱情。

是怀旧情结太重吗?我觉得不尽然。

我自认是一个懂得“断舍离”的人,当我挂着冷笑旁观人世间的所谓爱情时,仍有一些不灭的温暖,就如同繁花入梦,烙印在脑海里,惊艳着岁月。

也许,最初的爱情信仰在岁月的罹难中还幸运地残存在心里的某个角落。

油然而生一种悲凉与无奈,待我将那些记忆深处的老剧都写完了,怎么办?

不知道,且写且珍惜吧。

突然想起《东邪西毒》里那句台词:

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你一定记得,有一个正直且对感情无比专一的长发男孩,包文龙。

你也一定不可能忘记,有一个短发挡住半张脸,眼神躲闪却透亮,永远都自带一副坚硬外壳的女孩,林贞烈。

她的生命停止在人生最美好的21岁,而他的生命也因她的离去而骤然且无限地黯淡下去。

郑伊健和陈松伶,在他们各自最美好的年华里,留下了一段岁月在戏里,化成包文龙和林贞烈,为爱情下了一个最美好的注脚。

包文龙兼具了爱情中的浪漫感和生活中的现实感,梦幻又踏实。

林贞烈当时过了青春期的年纪却还有着我们青春期的敏感、自卑、畏畏缩缩不敢张开手脚,是一个带壳的生命。

这两个角色完美的搭配,犹如融入了他们各自的生命般,鲜活赤诚,感人肺腑。

举手投足间,眉梢眼底里,全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意,却并不腻人。

我始终觉得,陈松伶的所有剧,演的最好最深入人心的就是这部《笑看风云》。

那种不着痕迹的自然,那种初遇时的别扭,那种冰一样的外表与火一样的内心,那种生命里的倔强与执着,实在不像演出来的。

如果你本身不具有这种特质,要诠释好这个角色,太难太难。

这实在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骨子里的固执与炽热。

或许因为陈松伶本人的坎坷经历与林贞烈太过相似吧。

童年阴影,与爱犬相依,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常以谎言使自己免受伤害。

内心善良,冰雪聪明,得到爱神眷顾之后才变得开朗。

在此之前或之后,我都未觉得她有这样美过。

眼如点漆,从彷徨躲闪到坚如磐石,从倔强孤僻的少女成长为自信坚强的成熟女性。

林贞烈,贞烈,贞洁刚烈,连名字都那么贴合与难以忘却。

包文龙和林贞烈的这段爱情,除去惨烈的结尾,其实一点也不轰轰烈烈。

纵然如此,他们却比那些所谓轰轰烈烈却也掺杂了太多杂质的爱情,更令人热泪盈眶。

贞烈在未遇到文龙前,受困于自设的囚笼中。

贞烈身体里也未曾没有孩童情结,所以她会在罐头上随心地画笑脸娃娃,会在未遇到包文龙之前,不停地说谎骗别人,骗自己。

唯一可以让她敞开心扉的只有贞贞。

可是贞贞同她一样,一样倔强,一样孤独,它从不会吃别人给自己的食物,直到遇见包文龙。

电梯里,包文龙和林贞烈,两人初遇。

一个热情婆妈,一个冷漠梳理,虽火花四射,也不过是影视剧里惯常的“欢喜冤家”模式。

初识包文龙的林贞烈总是穿套头毛衣加牛仔裤,短发挡住了半张脸,以至于一直很难看到她闪躲的眼神,只看清她那带着青春期的棱角。

年纪轻轻的她已遍尝世间艰辛与人情冷暖,于是像一颗青涩的坚果用苦涩坚硬的外壳保护自己。

而包文龙,那是个近乎完美的男性形象。

从警察到交易员,他的人生就像是开了挂,顺风顺水,如履平地。

他是那样完美的一个人,面面俱到、风度翩翩,你看到一个人盘活一个家庭的各处角落,你知道这种物种世间少有。

包文龙的完美变向让林贞烈的出场,担负起了许多负面的声音。

一个女孩一只狗,自我封闭、不近人情。

编剧给了林贞烈这个角色一个乏善可陈的开头,然后用一点点的抽丝剥茧来完善她世界的塑造。

常年辗转与寄宿在众多家庭的林贞烈,拥有着复杂的家庭关系。

而完美的文龙围绕在她左右,寒嘘问暖。

有一幕,是电梯发生故障,二人坐在地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我只觉得人间至美不过如此。

那一刻,只愿时间就此停滞。

最初打动我的是那场暴雨中的疾走。

文龙被迫辞职,自小的警察梦破碎,满腔苦闷无处发泄,只能借暴雨冲刷痛苦。

而此前一直对他若即若离的林贞烈,不发一语,牵着狗,擎着伞,只跟在他身后,寸步不离。

整整十分钟的戏,没有一句对白,只有Beyond的“谁陪我闯荡”的歌声伴着雨中的二人一狗。

那份执着,《天地男儿》里有着极为相似的场景。

蓉蓉(同为陈松伶饰演)在大雨中跟随着子健,默默地,仿佛她爱一个人,就可以陪他直到地老天荒,任世间万物化为虚有。

这样的倔强,就连数年后陈松伶本人看到那个时候的自己,也不禁感慨。

那个时候的她真的连脸部的线条都显现得那么强硬,与家人决裂的她,在内心建立起坚硬的保护壳,那个保护壳由内心蔓延到外表,甚至自己所演的角色。

《天地男儿》里,子健爱了蓉蓉之后又爱上了雪凝。

所以至今还有很多人讨论子健更爱蓉蓉还是更爱雪凝。

这两部剧都是我很喜欢的,无所谓褒贬吧,它们只不过展现了人世间的两种感情而已。

《天地》里的感情更象是现实中男女之间的感情。

它告诉我们:人这辈子不可能只爱一个人。

即使你一开始就遇到那个对的人,也许也会因为各种误会而分开,而当你认为这段感情已经无法继续时,你不得不投入下一段感情,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待每一段感情都真诚与珍惜。

而《笑看》里根本无需这样的唇舌,因为它的感情非常理想化,包文龙自始至终都是林贞烈一个人的,与他人无关。

它更接近于每个人最初对爱情的幻想:你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一个人,你爱他,而刚好,他也那么爱你。

直到死亡将你们分离,而剧也刚好在这里戛然而止。

文龙和贞烈并非一见钟情,他们属于日久生情。

初识文龙的贞烈还是一个喜欢用谎话来封闭自己的冷漠女孩,她会拒绝文龙所有的好意,因为她并不知道她遇到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男孩。

而当文龙的宽厚温柔一点点叩开贞烈那层坚硬的壳时,我们才发现这女孩的内心芳香四溢。

他们之间的告白很含蓄却又不失浪漫,电梯里,文龙说:

我喜欢的女孩子叫我剪头发,我才会剪。

贞烈装作不经意,说:

那剪了它吧。

文龙轻轻地”哦“了一声。

当时的我看来这真是全世界最动听的告白。

于是,林贞烈变美了,整个人的线条仿佛在一夕间柔和起来,穿一袭长裙,牵着狗,一脸满足的笑意。

记得她第一次坐在热闹的包家人中间吃饭,全家照例叽叽喳喳,文龙在对面含笑望着她,她也笑了。

有三个爸爸两个妈妈却没有一个家的林贞烈,从这一刻起寻回了遗失太久的温暖,找到了归属。

除却最后一场凄绝的死别,包文龙和林贞烈的爱情完全无关惊天动地。

在别人如过山车起伏跌宕的人生中,他们有的是最朴素的生活里最穷酸的浪漫。

漫天飞舞的纸飞机,香港离岛两日游,西贡海边钓鱼,逛跳蚤市场,看场电影,吃个汉堡包,捧着简陋的蛋糕许一个愿......

仅仅如此,已足够令贞烈心满意足地全心欢喜。

他的深深凝视,回望她的浅浅笑,再不须多余的词句去注解那样的默契。

没有大起大落、狂悲狂喜的惊天动地,独爱看他和她的平淡生活,晨曦里的并肩,夕阳下的牵手,便已溢出满满的幸福和感动了。

但那正是所有人最初爱情的模样——有情饮水饱。

她可以允许自己无数次地说谎骗文龙,可是文龙的一次谎话就将她击得粉碎。

她任性地躲起来,任性地离开。

她很倔强,也很脆弱,她甚至不敢听文龙向她解释,因为她害怕,于是逃避。

除了贞贞,她只有文龙。

在文龙的温暖关怀下,贞烈渐渐褪去了孤冷的外衣,露出本来的温情和善良。

但骨子里的坚韧却不曾因为有了依赖而消散,反而萌生出更坚定持久的力量。

文龙被丁进等一帮坏人陷害而蒙冤入狱,意志消沉。

贞烈去探望,她微笑着为自己戴上戒指,向文龙求婚。

她自顾自地欢欣着,双眼灿如星眸,定定地看着文龙,直要把自己的生命都注入他的生命般。

贞烈无声的爱的背后是她最坚定决绝的心。

她眼含泪光,微微歪着头,仔细地凝望手指上戒指的样子,真的很美。

她说:

戒指里刻了你的名字,包文龙。

本已绝望的文龙在玻璃那头红了眼眶,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

一直单恋文龙的黄蕾若看到这幕,便该明白,在这场爱情里,从来没有她的位置。

经一番周折,文龙终于被判缓期执行,不用坐牢。

法庭宣判后,文龙和贞烈背靠背坐在篮球场上,开心且幸福。

文龙借了文虎(古巨基)的DV,要拍摄下贞烈的点点滴滴。

潘朗清(郭晋安)为了销毁自己的犯罪证据,乘包家所有人外出吃饭之际,溜进包家。

贞烈因为感冒,身体不适,先回家休息,朗清找不到记录了自己犯罪的DV,丧心病狂的他随即纵火要烧毁所有,以绝后患。

殊不知,吃了药的贞烈在屋内熟睡,结果被严重烧伤。

文龙不眠不休守着贞烈。

重伤的贞烈昏迷在医院,文龙在红色的纸条上写下两人间的暗号,置于花园里每片树叶之间。

风起,纸条似桃花般纷飞,花后,是失魂的黯然眼神。

贞烈手术后,再度引发细菌感染,文龙坚持在医院里,举行婚礼。

医院的小教堂里,一对即将生死永隔的新人,强装笑颜的新郎,奄奄一息的新娘,哽咽的誓词,眼角的泪光,此时才明白什么是一个人最幸福又最痛苦的时刻。

可是贞烈缠着厚厚纱布的手却再也戴不上戒指,戒指掉在地上,贞烈流下幸福的眼泪,带着一个男人的深爱离开这个世界。

文龙回到家里,一切都在,可物是人非,文龙搂着贞贞,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谁人能不落泪?

如斯情深,或许连老天也嫉妒,贞烈离开地那样猝不及防,令所有人都为她的离开而泪流满面。

她的生命就那样残酷地在她二十一岁那年,最幸福的那年,被按下了终止键。

林贞烈,她之前的二十年的苦难波折似乎全都是为了第二十一年和包文龙的相遇,然后倾尽全部生命爱一场,再带着这个男人深深的眷恋离开。

生日那天,她说:

怕吹熄第二十一支蜡烛,因为林贞烈二十一岁时认识了包文龙,舍不得吹熄。

谁曾想,她正如那支蜡烛般,尽情燃烧,然后熄灭。

临死前,她艰难地对文龙说:

我爱你,不要哭。

她真的好倔强,倔强到临死前对爱人说的话是“不要哭”。

对不起,文龙还是哭了,所有人都哭了,荧幕前的我们亦忍不住潸然泪下。

包文龙永失我爱,林贞烈成了他心头永远的痛。

很多年之后,当我们回忆起从来没有被爱过的林贞烈,如此深刻地去爱一个人时,还是会被感动。

《笑看》是郑伊健和陈松伶的最后一次合作,也是最好的一次合作。

岁月数十年,弹指一挥间。

曾经觉得三十几岁的中年是个无比遥远的年纪,可似乎只是做了一个冗长的梦,醒来的时候,我就成了河这岸观望那岸少年奔跑的中年人。

所以最后我忘却了剧中互耍手段的商战戏,只记住了时代里这样一对单薄的男女。

他们是港城中相濡以沫的大多数,一眼望尽的平凡,却如此耐人寻味。

在那些泪光闪烁的晶莹碎片里,虽然拼不出一份完整,而镌刻在记忆里的,已然是永恒的美丽。

我会永远记得林贞烈二十一岁生日的场景。

二十一岁的林贞烈遇到了包文龙,不舍得吹熄蜡烛。

就像普罗大众不舍得流逝的美好事物,一段感情细腻至极就是如此的唯美浪漫。

时代的巨浪逆流而上,大浪淘沙后,所有烂俗故事都被冲刷洗尽。

但那个曾经陪你在雨夜中穿行的人,一定活在了你的脑海里。

不幸中之万幸,有些记忆从未凋零。

有时想想,影视剧作品真是造梦的工程。

但有些东西不会变。

我相信,在包文龙漫长的人生里出现不到一年的林贞烈足够让他记一辈子。

包文龙和林贞烈,他们爱得平淡而又坚定,他们爱得朴实而又深情。

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喧闹,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动人,我的心中始终为你保有一片天地。

剧的结尾,贞烈墓前,文龙倚着墓碑,双眼无神的望着远方。

文龙牵着林贞烈的爱犬,孤独的背影,在寂寞的夕阳里,岁月变迁,爱人的音容笑貌,是抹不去的伤感......

又是风起,红色的花瓣纷飞,黄蕾向他走来。

一个人退场,一个人可以替补,贞烈走了,文龙就可以接受黄蕾了吗?

这是黄蕾自己觉得的,我不觉得。

就像一开始黄蕾对文龙说:

我觉得你对贞烈不是爱,只是同情。

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只觉得可笑。

贞烈从来不是弱者,她和文龙也从不是谁依赖谁。

他们带着各自的缺陷,找到了最契合的另一半,他们各自的生命因而完满。

爱情不像可以补位的足球比赛,爱是属于一个人的,跟她在哪甚至在不在都没有关系。

即使有一天时间冲淡了一切,文龙或许可以重新接纳一份新的感情,但心底那段曾赤诚爱过的一段时光和一个人,永远都无可替代。

~END~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义不容情》∣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做人应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亚视《银狐》众生相∣人生无常,事事难料,因果报应,终有轮回

TVB《流金岁月》∣岁月在流逝,感情却如金,越淘越纯粹

《第三类法庭》品读五:任世界如何辜负你,也永不泯灭内心的良知

阮梅&龙纪文,如此情敌,你可见过?——方展博的两个另类红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