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文案「奥黛丽赫本⑦我想要用心守护」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03更新:2023-03-22 12:46:21

我们读到赫本事业又一次质的飞越,也看到赫本和父亲的重逢,陪着赫本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赫本一次次的走向巅峰,她和梅尔的婚姻会受到影响吗?有了儿子之后赫本的事业和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聚光灯下

赫本在贝达尼亚别墅过圣诞节时,听到了《蒂凡尼的早餐》佳评如潮的好消息,不久赫本便四度获得奥斯卡提名。

而梅尔还在期待他的写作或导演计划能开花结果,不过后来证明是徒然,纪梵希简明扼要地形容:“对梅尔来说,不太好受。”

“妻子的光芒胜过自己,就像赫本胜过我这样,的确是问题。”梅尔承认,“制片人来电想和我谈某部片子,其实是想以我为饵,钓出赫本,我对这样的事总是很敏感。”

谈到《翠谷香魂》,他倒是轻描淡写,承认那部片子不是很成功。

与此同时,两人共同的好友及家中的访客都知道他们夫妻的心结。赫本仍然抢手,梅尔只在次要的欧洲惊悚片和次级的古装片中“演出”。

两人之间的紧张是赫本长期焦虑的原因之一,赫本愈来愈瘦,连下一部戏为她准备的及膝裙装都掩盖不了她的瘦骨嶙峋。她要在片中穿简洁的衬衫式洋装、套装和羊毛连身裙装,每一件都衬着她竹竿似的身材,让她光彩尽失。

这是赫本五年来的首部黑白片:以莉莉安·海尔曼的第一部戏剧《双姝怨》改编的同名电影。

赫本同意演出剧中的教师凯伦·莱特,这是另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角色,一如赫本在《恩怨情天》和《蒂凡尼的早餐》中扮演的角色。

与另一女主角麦琳可对戏时,赫本表现出从《修女传》以来最专注而细致的演出。

她在这部影片中不再有华服衬托,而以最微妙的表情和说话语调的变化来传达内心的迷惑,创造出动人又深入的角色。

赫本和桀骜不驯学生的对手戏毫无电影女老师角色的窠臼;和未婚夫的爱情戏前所未有的温柔;她冷漠的控诉融入了恰如其分的痛苦;而她对朋友深沉的爱处处洋溢,这使得她发现朋友马莎尸体那一幕更让人痛心。

赫本的眼泪,她面对眼前的恐怖景象不由得闭上双眼,她的声音从尖锐的叫喊转变为压抑的饮泣。惠勒导演觉得赫本的表演简直精彩绝伦。

然而该片和赫本在该片中的演技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可能是所谓的“政治正确性”,这种论点错失了重点:

《双姝传》揭露的并非所有人生的样貌,而是一些人生的样貌,以及某些人生很可能转变成的样子,例如成为残忍、固执、欺骗或自我仇恨的牺牲品。

圣诞节期间,赫本的公关罗杰斯来访,梅尔和他谈起妻子未来的角色——梅尔建议赫本应该怎么考虑,偶尔询问罗杰斯的想法,赫本则继续喂儿子肖恩吃饭。

罗杰斯后来说:“她总是不愿意讨论这些,对梅尔和我都不高兴。”

接着,梅尔换了话题,梅尔讨厌纪梵希打着赫本的招牌为“禁忌”香水做宣传,却从不支付酬劳。

于是梅尔在赫本不知情的情况下要罗杰斯找纪梵希接洽索取酬劳,纪梵希一口答应。

这时,赫本说话了:“你们都不明白,我不想要纪梵希给我任何报酬。我不需要他的钱——他是我的朋友,如果我帮他建立起他的香水事业,那正是朋友该尽的义务。

如果有人给我100万美元,要我为香水做广告,我不会答应——但纪梵希是我的朋友,我什么都不要。没错,我宁可自己到店里以零售价购买他的香水。”

巴黎假期

1962年7月,赫本和荷顿合作拍摄李察·昆恩执导的讽刺喜剧《巴黎假期》。

赫本和荷顿自《龙凤配》合作后,九年来都无联络,赫本不想再续前缘,但觉得合拍此片至少可以合作愉快,只是她失算了。

这部片子在观众眼中觉得有趣,拍片现场可不然,主要原因是荷顿的酗酒。

荷顿对与赫本合作感到不安,因此藉酒逃避。荷顿拍片时候一直醉酒,没有一部片子比在《巴黎假期》中的情况更严重。

整个拍片过程中,赫本都很体贴关心荷顿,但荷顿有时似乎误会了她的意思,自然不免有些失望;他一失望就喝得更多,使赫本更加同情——如此这般,恶性循环下去,在拍片的四个多月中,情况每况愈下,只是在电影中看不出来。

这一年,赫本33岁,拍片前,赫本终于完成了从1956年开始的漫长牙齿矫正。

牙齿问题得到改善,赫本终于可以随性对导演、摄影师和观众展颜欢笑,在《巴黎假期》中,赫本的笑容非常明显。

虽然《巴黎假期》最后三分之一失去了原来的步调和活泼,但该片也以玩笑的方式嘲弄了浪漫绮想,犀利地刻画人生如梦,就像一场戏一样。

因此,《巴黎假期》的成绩远比派拉蒙所想的更好、更深入。

在《巴黎假期》里,赫本以讽刺平衡了闹剧,她灵活又满心少女情怀,喜感发挥得恰到好处。虽然工作情况困窘,她却发挥了喜剧天赋:似乎什么都很在意,又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1962年10月,赫本完成了《巴黎假期》的戏份,马上展开另一部影片的演出:《甜姐儿》导演请她饰演彼得·史东原著的浪漫惊悚剧《谜中谜》的主角,片中有不少暴力镜头。

赫本同意参演《谜中谜》,但有两个条件,一是加里·格兰特饰演男主角彼得,而是查尔斯·朗恩担任她的灯光摄影师。

与荷顿等合作的经验,让赫本相信,无论你自己及是否内向,只要搭配适当的男主角,就可以有相当的喜感。

虽然男女主角年龄差距悬殊,但加里做到了鲍嘉等人没做到的,让观众相信两人之间的浪漫情愫。

10月中旬,两位明星展开合作,两人之间有一种未言明的良性竞争。

加里一向保护自己的形象,深谙好坏宣传的价值,因此时时注意巴黎的报章杂志,确定他的名字和经他同意的好看照片不时出现。

而赫本也会审查自己的宣传照,她已经从剧照大师那里学到精准制作厂灯光、仔细的化妆,以及最有利的姿势,可以产生何种效果。

《谜中谜》的另一演员华特·马殊坦承,赫本所教他的关于摄影的知识,比任何导演都多。

加里和赫本重视剧照,当然有一点虚荣的理由,但当时还没有无所不在的工作人员守护及指导演员,因此他们对细节的注意不过是职业警觉的一部分。

而且无论剧组人员感觉两位主角之间有多么微妙的嫉妒之情,都因相互尊重和对共同合作的欣赏而烟消云散。

赫本觉得加里“敏感、保守而安静”,加里对她感受相同。有一次,赫本紧张抽搐时,加里把手放在赫本的双手上,说:“你得学着更爱自己一点。”

只有最傲慢的演员才会相信自己的外貌十全十美,才华无人能及,对自己的爱坚强到足以承受现有的一切批评,以及对未来的一切忧虑。赫本并不骄傲,甚至可以说异乎寻常地易受伤害,因此加里的说法不仅正确,而且有鼓励之意。

就像许多亦庄亦谐的惊悚片一样,《谜中谜》在人们心目中的评价可能略高于实际情况,当时许多影评觉得这部影片有太多暴力,不过没有关系,有赫本、加里和巴黎,而且全部精彩极了。

美好的歌声

刚开始演出《谜中谜》时,赫本得知远比入选服饰名人堂、名列最佳穿着女星名单更好的消息。

1956年,赫本在纽约看过歌舞剧《窈窕淑女》之后,就希望有朝一日这部剧作搬上银幕时,能扮演片中卖花女伊莱莎的角色。

1962年10月,弗林斯终于为赫本谈妥主演《窈窕淑女》的事宜。

《窈窕淑女》的准备工作、布景和戏服是浩大的工程,花在赫本鞋子上的心思绝不亚于花在她服饰上的用心。这部影片的内外景将在洛杉矶郡华纳兄弟的柏班克制片厂拍摄。

华纳兄弟坚持不要一般的内景,不要观光客眼中的伦敦,因此在所有细节上,《窈窕淑女》都达到流行娱乐艺术成就的极限,每个景物的逼真程度都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极困难的成就,而讽刺的是,却也是后来美国大众不喜欢音乐剧的原因。

5月间,赫本、肖恩和保姆抵达洛杉矶,赫本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唱,并学习伦敦高阶层腔调的英语。赫本说:“我会努力提高歌唱水准,按照要求尽量上课,学会唱歌跳舞是我的工作。”

经过几个星期的排练,开拍日子终于定在8月12日。

赫本对共事者说,“大家都神经紧绷,这件事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大。”

同时大家也都发现赫本很安静,而且“一切井井有条,记性从未出错,每次出场台词都背得好好的,能一次又一次重复表演。”

赫本一心以为除了几个高音之外,全片伊莱莎的歌曲都会用她自己的歌声。

但即使是赫本也不能改变公司的决定。公司找来了玛妮·尼克松录制伊莱莎的歌曲。

最后的结果与赫本期望的相反:伊莱莎的歌声是用尼克松的配音,只有少数地方穿插赫本自己的声音。

这真的让赫本大失所望,她已经为自己的歌声、咬字和表演心力交瘁,结果与她所想的大相径庭。

赫本得知真相,心情低落,但自从那天之后,赫本都没有显露出沮丧或者气愤的情绪——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赫本录制的歌曲目前还保留了两首,《难道不美好吗》和《给我看?》。听完这两首歌,不难决定该用谁的歌声:赫本的歌声虽然与尼克松的大异其趣,但反而能增添人物的真实感。

在攸关《窈窕淑女》成败的1963年秋天,即使是不经意的观众,都会注意到尼克松轻快的歌声取代了赫本的声音,这让观众察觉到影片片段的不真实,看出虽然留在银幕上的还是赫本,但伊莱莎已经从幕前消失。

这部复杂的片子的压力加上随之而来的沮丧,让赫本心力交瘁。11月19日,赫本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遵医嘱必须休息三天。

22日赫本回到制片厂,临近中午,有人拿着手提录音机跑来找库克,大家才知道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的消息。

库克说:“太惊骇了,没法向全体人员宣布这个消息,其他人也无法做到。”

这时赫本拿起麦克风,宣布了这个噩耗,并带领大家一起祈祷。

一年后,有人问起这天的情形,赫本说:“英美剧院的传统,就是由男女主角向剧团做重要的宣布,我只是尽该尽的义务。”

许多美国媒体无法逃脱之前歌舞剧中安德鲁丝在这部剧作中的印象,难以体会电影版这个角色的独特性,不过重要的影评对赫本的演出赞誉有加。

赫本在每一场戏中的表现都自然生动,“她的本质和特性,使她的伊莱莎虽然与安德鲁丝诠释的截然不同,但绝不逊色。”

赫本的诠释是在她高贵优雅的外表下,露出一丝微妙的俗艳——眼皮上的一抹艳光,最难察觉的一丝微笑,这些使得过去身为女孩的她,与如今即将变成的女人并存。

赫本当时从未这样想过,但从1963年12月拍完《窈窕淑女》时,她所面临的正是这种转变:她知道自己的婚姻已无可救药,却不打算离婚,并且勇敢地努力挽救那不可避免的结局。

夫妻两人长久分隔两地,于是1964年,赫本做了决定:虽然接到不少工作邀约,但为了挽救婚姻,赫本决定带着四岁的肖恩,跟着梅尔四处拍片。

今天我们见证了赫本事业的再次发展,看到了赫本对朋友的珍惜与重视,也看到了赫本为家庭所做的牺牲……

接下来赫本和梅尔会因为赫本的勇敢挽留有所改善吗?赫本的事业会因赫本挽救婚姻受到影响吗?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