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变成了胖胖「影评成为一名窈窕淑女然后呢」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03更新:2023-03-22 16:39:52

今天要谈的电影是来自1964年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不过吸引我看的原因,还是奥黛丽赫本。

电影故事梗概

电影的故事改编于萧伯纳的小说《卖花女》,讲述了一个语言学教授如何将一位卖花女改造成为名媛淑女的故事,用现在的眼光看,类似于名媛养成记,又或是Amy姐的天王嫂培训班。

赫本饰演的卖花女伊莉莎原本身份低微,语言粗俗,生活所追求的不过是一个能遮风避雨温暖的房间,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伴侣,她最希望的是,能到花店去当一名店员,但奈何没有高贵的口音,去不了那样的花店,只能在马路边兜售鲜花。

她的命运因遇上语言学教授希金斯而改变,希金斯教授能凭借别人的语言发音,来判断他们的出身和住址,更向旁人夸下海口,自己能把这位粗俗的卖花女改造成为名媛贵妇,让她嫁进贵族。

卖花女伊莉莎相信了教授的话,穿上最好的衣服,专程上门请教授给自己上课,期待能改变自己的口音,如愿进入花店工作。

教授原本只是吹牛逼,但在好友皮克林上校的怂恿下,最终收下了这位学生,他们打赌,未来要把她带入高端的大使游园会活动现场,骗过所有人,证明他能通过语言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出身,皮克林上校愿意承担所有的培训和服装费用。

故事就这样展开了,情节并不意外,一开始伊莉莎怎么也学不会那高贵的口音,终于在某一天,能够顺畅的发出优美的发音,兴奋地睡不着觉。

没多久就去小试牛刀去了赛马会,虽然口音不错,但是多说两句,就彻底暴露了自己是速成班出来的,成为了贵族们眼中的笑话。

即便如此,改头换面的伊莉莎还是吸引到了一位年轻帅哥的目光,为她天天半夜楼下蹲点,只为多看她一眼。

不久,最重要的大使游园会到来了,一身名媛打扮的伊莉莎已然成为众人焦点,更被传出了匈牙利在逃公主的小道消息,她举止优雅,还获得与王子共舞的机会,希金斯教授和皮克林上校的打赌赢了,他们骗过了在场的所有人。

收获成功的他们喜不自禁,但对伊莉莎而言,培训班结束了,然后呢?

没有人在乎她的感受,她既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

逃离之后的她也并没有去她曾经梦寐以求的花店,也没有接受那个小伙子的追求,而是找到了希金斯教授的母亲诉苦。

此时,希金斯教授才发现,自己原来早就已经离不开这个身份低微的卖花女了,电影的最后,伊莉莎又回到了教授的身边,傲娇的教授用一顶帽子掩盖自己的喜悦,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换个时代背景来看

这样的结局,用现在的眼光看,其实卖花女的最后表现让人生气,她最终还是没有脱离依附于别人的结局,说好的要去当花店应聘的呢,说好的自己也能过得很好呢?为何又屁颠颠的回到了希金斯教授的家里呢?

希金斯教授的表现,则更像一个有才的妈宝富二代,原本就看不起平民阶层,故事的开始也是源于他吹的牛逼,他只不过把卖花女当做自己的一个实验工具,用以嘲讽贵族的势利眼,但他自己又何尝不曾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卖花女呢?

至于妈宝男特质,体现在教授也不过是通过母亲的关系才能把卖花女带入高级社交场所,卖花女离家出走后他能想到的,也是去找自己的母亲吐槽,拖长的一句“Mother”,把一个大龄妈宝男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本人对于卖花女的感情也来自于每天卖花女的叫早、咖啡、拿鞋等日常家务,他对于卖花女的依赖更多的来自于她的美貌及管家式服务,而非内在的欣赏,他压根没有去了解过卖花女的内心世界,不知道她需要的是什么。

建立在这种层面的感情,没有精神层面的交流,你觉得会长久吗?

电影的结尾,教授用帽子遮住了他因卖花女归来狂喜的窘态,看上去是一个大团圆结局,但以后会怎样。

我试着去勾勒下:教授和卖花女的世界仍旧不同,当卖花女的思想不断成熟后,她也许能够独立自己去开一家花店,又或者当一位教授英语口音的老师,而教授则又厌倦了麻烦的女人,留恋自己的黄金单身汉时光,又或者,他又遇到了另一个更年轻更依赖他的卖花女呢?

一点思索

也许在上世纪60年代,这样的故事很美好,60年后,类似的故事也还在上演。

但有更多的女性觉醒了,

成为一名窈窕淑女,然后呢?

庆幸的是,她们有了更多生活的选择。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