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规划局》电影「时间规划局也许是颜值最高的电影」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09更新:2023-03-22 16:46:34

推荐指数:★★★★

悬疑指数:★

视觉指数:★★★★

剧情指数:★★★★★

今天要跟您分享的,是2011年的经典科幻电影《时间规划局》。

这部电影里,男主角很帅,女主角很靓,配角也很帅,配角也很靓,就连男主的妈妈也都是神仙颜值。

因为,剧中几乎所有人,都保持着25岁的盛世美颜。因为,电影里的时间观,与我们的完全不同。人们一旦超过了25岁,容颜就永远定格在了25岁。这部拥有超高颜值的电影,就是《时间规划局》,但这部电影可并不只有颜值那么简单。

开始深聊之前,首先,我们从剧情开始复盘。

在未来, 人类社会抛弃了以往传统的货币形式,改用时间作为流通货币。时间就是金钱,金钱就是时间。

人们所剩的时间,统统被印刻在手臂上,清晰可见。所有人的外在年龄,一旦到达25岁就不再变老,只要存储的时间够用,就一直可以长生不老,但一个人的时间如果用完,这个人的生命也将就此终结。

贾斯丁饰演的主人公威尔出生在12号贫民区,这里的人们手臂上的时间几乎都按天来计算,因为时间耗尽而横尸街头的景象,在贫民区里就如同家常便饭。

一天,男主和往常一样出入酒吧,却遇到了一群时间盗贼在洗劫一个富豪。

男主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富豪,作为回报,富豪把自己所剩的100多年时间转移给了男主,并告诉了男主这个世界的真相。而自己,则爬到桥上等待生命的尽头。

富豪之死引起了时间守护者的调查,男主威尔无疑就是此案最大的嫌疑人。

威尔一路逃亡,带着身上的100多年来到了富人区——新格林威治。

这里的人们,衣着得体,温文尔雅,各个步履平缓,悠然自得。消费水平之高更是男主从来不敢想象的。高档酒店里一顿早餐的价钱就要八周的时间,酒店住上一晚的价钱更是高达两个月。

但是男主很快找到了生财之道,他依靠高超的赌技,和不错的运气,在赌场里,把100年变成了1000年。从而也结识了时间银行的主人和他的女儿,也就是女主角。

女主角对这个到处格格不入的男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人迅速碰撞出了化学反应。但时间守护者却找上了门来,男主无奈之下,劫持了女主,继续踏上逃亡之路。

他们逃回了原来的贫民区。在这里女主角第一次感受到了必须时刻紧盯着手臂上时间,读秒度日的生活。

而男主脑子里想的,只是把更多的时间分享给贫民区的穷人。

女主开始越来越喜欢男主。甚至和男主一起,抢劫自己父亲开的时间银行,将抢来的时间捐献给福利院,分发给穷人。

最后,这对鸳鸯大盗越玩越大,直接来到时间银行的总部,将银行里存放的一百万年偷了出来,带到了贫民区。

时间的走向,改变了人类的走向,有了富裕的时间,贫民区的人们开始纷纷走向其他的时区,甚至走进了新格林威治。

世界的固有格局,因此得到了改变。

如果满分是五颗星,电影本身,只能得到三颗星,但电影的设定,绝对可以得到六颗星。

安德鲁 尼克是我非常欣赏的导演,因为他执导了我最喜欢的《千钧一发》。

他的科幻作品,没有惊人的大场面,总是用奇思妙想的设定让人啧啧称奇。加上他特别擅长的复古色调和滤镜,让人感觉,其实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

第一眼看到的《时间规划局》,是惊艳的,绿色荧光背景的开场,简明扼要但开宗明义的旁白,给了观众一个不一样的未来世界。

由于基因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生理上人类已经可以实现永生。但由此必然带来的,是人口的爆炸和资源的不足。

剩下的人类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将时间作为流通的货币,将生命与财富进行了绑定,一旦一个人的财富耗尽,这个人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于是,穷人们横尸街头,富人们永享天年。

这就是《时间规划局》里的世界格局。我们常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但在电影里,这个最基础的设定,被彻底改变。

25岁,是电影里设定每一个人可以免费获得的生命年限。在25岁之前,手臂上的计时器巍然不动,直到满25岁的那一刻,时钟才开始滴答滴答地读秒,计时开始的那一瞬间,身体的反应可以大到让人难以忽略,清楚地告诉人们,你的生命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25岁的样子,也将成为你最后的样子,一旦超过25岁,无论你活了多长的时间,都将保持25岁时的盛世美颜。所以在这个世界里,你无法通过人的样貌来辨认人们的关系。大富豪在介绍家人的时候,三个美女并排站立,他们看上去形同姐妹,但其实是富豪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这样的家庭,给人以一群吸血鬼的错觉。

25岁之后,人们只能再多活一年的时间,要想获得更多的时间,只能靠自己去争取。你可以通过打工每天赚取一天的时间,可以通过30%的超高利率向银行借用时间,可以廉价变卖珠宝首饰换取一定的时间,也可以作为生日礼物从父亲手中接过10年的时间,当然,如果你是个富二代的话。

人们不再用金钱进行消费,而是将时间作为流通的货币。如果你想喝上一杯咖啡,你就必须拿出4分钟进行兑换,如果要吃上一顿还算不错的午餐,就必须要拿出30分钟进行消费。只要将手臂伸向特定的仪器,就可以完成支付的动作,跟支付宝扫码一样简单。

银行用硬盘大小的铁块来存储时间,存入几百万年都不是事儿。想来这和现在的电子货币也是异曲同工,没准人家使用的,就是区块链的技术。

除了人和仪器之间可以传输时间,人和人之间,也可以将时间相互传递,只需要互相挽住对方装有计时器的手腕,顺着转动手臂,就是汲取,反着转动手臂,就是给予。

由此也演变出了一种类似扳手腕的决斗方式,决斗双方互相握着手臂,凭力量的大小来转动手臂,看谁能够活到最后。电影里,男主以及男主的父亲都是这种决斗方式的好手,他们通常会让对方先占尽优势,等自己的时间只剩下最后面几秒,对手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时,出其不意发动反击,从而扭转乾坤,反败为赢。

时间盗贼

臭名昭著的时间盗贼,也是用握手腕的方式强行偷取他人的时间。

不过说起来这也是个技术活,因为人一旦死去便无法进行时间转移,即便还有很多的时间没有用完,也不行。人死后,绿色的倒计时会变成黑色,此时时间成定格状态,走不下去,也取不出来。所以如果想要盗取别人身上的时间,还不能把对方杀死。这是时间盗窃这个行当的难点。

时间守护者

与时间盗贼相对的,是时间守护者。他们类似于我们世界里的警察,保护时间的安全。男主威尔因为被怀疑杀害了富豪,被一伙神烦的时间守护者从头追到了尾。

时区

电影中,划分了不同的时区,但这个时区跟我们现在讲的时区,概念并不相同。本质上与时间的早晚无关,而是区分人群富有程度的界限。

男主从小长大的12区就是个贫民区,而各时区当中,第4区——新格林威治区,则是最顶尖的富人区。

普通人想要跨区,必须支付高昂的过路费,男主从12区打车到新格林威治区,就花了将近1年的过路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偷渡或者闯关这样铤而走险的方法。

这样说我估计你还是没有什么概念,我们来换算一下。已知一杯咖啡是4分钟,一顿还不错的午餐30分钟,那么大致来说,一分钟,就等于5块钱。一杯咖啡20块钱,一顿不错的午餐150块钱。

酒店住一晚要花2个月, 60天, 1440小时, 86400分钟,乘以5,约等于43万。

买辆车50年,18250天,438000小时,26280000分钟,乘以5,约等于1亿3千万。

所以这里富人生活的奢靡程度,你可能连想象都想象不到。

第4区富人区的名字很有意思——新格林威治。这与格林威治时间是同一个格林威治,当然,也有的翻译叫做格林尼治。

格林威治,其实是英国伦敦的一个区,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南岸。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决定,以经过格林威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也就是把格林威治当做了计算时间的起点。

相信导演一定也是基于格林威治与时间如此密切的联系,才给这个富人区,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以上是我对电影设定的一些注脚,如此内敛又集聚爆发性的设定,给了电影无限的可能,给了观众无限的遐想。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这句我们总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终于有人以具象化的形式,搬上了大荧幕。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时间规划局》其实是个关于现代的寓言,而非纯粹意义上的科幻片。

马克思说过,商品价值来自劳动时间,资本主义剥削,本身就包括了对下层阶级时间的剥削。

新鲜的是,电影用科技手段把“寿命”变成了可萃取,可储存,可转移的流通货币,这就使得剥削的形式完全改变。

如果说,以往资本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话,到了这个时代,应该就变成了寿命。

寿命资本主义第一次使得统治阶级掌握了“紧迫感”这种武器,下层人民为了赢得寿命,不得不低头做工,不停地投入生产,以获得生存必需的时间和物质资料。

这使得他们无法反思自己的生命,无法提升自己的眼界和素养,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

如果说传统的无产阶级至少还有与资产阶级一样长的寿命,以形成阶级觉悟,或者实现向上流动的话,寿命资本主义时代的下层阶级,将永无翻身之力。

作为一个阶级,他们无法有效联合,作为个人,他们无法晋身上流社会。这就使得革命和改良都成为了不可能。

而上层社会的情形又恰恰相反,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消化吸收人类的所有精神成果,并推动文化前进。

可是唯一的危险“意外死亡”使得他们不愿做任何的冒险。这样就使得整个社会的“知”和“行”,或者叫“脑”和“手”完全分开了。上层只负责幻想和指挥,下层只负责执行。

为了尽可能连接割裂的脑和手,让脑能够控制住手,于是时间银行和时间守护者应运而生。

时间银行,本质上就是阎王爷的生死簿。它不仅监控着每个人生命的数字,更能通过所谓金融工具来调节人的生死。

一旦税负或利率被调高,或者制造一次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一部分人生命的长度。

在上层阶级看来,这只不过是调控世界资源的一种平常手段,但对于下层阶级来讲,则是天塌地崩的剧变。

时间守护者,是上层阶级下派的暴力机关。他们并不是为了维持正义而存在,而是为了维持这个世界的秩序而存在。如果一个贫民区的贫民,平白无故拥有了100年的时间,那显然已经有人违反了秩序,但至于谁是正义的一方,这对时间守护者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是时间守护者,而不是正义守护者。

为了让上层阶级下派的暴力机关拥有足够的行动能力,必须让机关人员随时保持全社会最高的紧迫感,因此每当完成任务后,他们只能获得几个小时的补贴。没事也得让他们不停地训练,一方面锻炼能力,一方面消除逆反思想。

不过即便如此,上层阶级的思想在一部分时间守护者的脑中依旧是根深蒂固的,所以面对银行抢劫,他们束手无措,没有任何经验的劫匪,他们都应付不来,连跳楼追捕,都显得犹豫不决。

电影片名叫《时间规划局》,翻译者很大程度上受到了2011年同年另一部由马特达蒙主演的科幻电影的影响。

我估计很多朋友也已经猜到了,那部电影的名字叫《命运规划局》——《The Adjustment Bureau》,名副其实。

《命运规划局》中,有一个明确的掌管人类命运的部门,表现形式更像是神明通过神力控制着人们。

《时间规划局》中,我们并没有见到这个部门,表现形式更像是政府通过科技和政策在控制着人们。

其实《时间规划局》的英文片名,叫做《in time》,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及时”。电影里最点题的情节,是威尔和生命里最重要两个女人的握手。

第一次, 母亲因为车票涨价被迫徒步回家,母亲的时间即将耗尽的那一刻,威尔与母亲迎面向对方冲刺,可最终两人还是失之交臂,母亲也因此失去了生命。

第二次,则是结尾处,女主的时间即将耗尽,威尔与女主迎面向对方冲刺,但这一回,他们及时握到了彼此的手臂,生命得以延续。

生在贫民区,对男主来说,任何事情都必须In time,早上睁开眼睛,想的,就是如何才能活到明天,每一秒钟都必须精打细算。

在赌场玩扑克,与时间盗贼扳手腕,男主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力挽狂澜,这看似惊险,但对男主来说,却是他每一天的生活常态,他的生活无法不活得In time。所以在富人区,他显得格外突出,因为这里的人,从来都不需要In time。

当然,如果电影的片名只是“及时”的意思,那电影的定位应当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动作电影。

我认为我们可以翻译地再直白一点——In time,就是“在时间之中”的意思。

电影里的所有人,无一不是被困在时间的牢狱之中。贫民,因为时间的窘迫,被困在了捉襟见肘的匆忙之中;富人,因为资源的短缺,被困在了道德和永生的左右为难之中。

电影的最后,男主和女主将一百万年捐献给了贫民区的贫民,人们开始走向其他的时区,他们的生活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但是,鸳鸯大盗的劫富济贫,真的可以改变世界的秩序吗?

想想看男主给了自己好友十年之后,发生了什么。他的好友,并没有因此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是直接喝酒把自己喝死了。

100万年流入民间。对贫民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可以预料到的是,时间货币的购买力在市场上会迅速贬值,而持有时间的贫民,并不明白何为延迟满足,也并不具备钱生钱的能力,在迅速挥霍之后,他们很快又将恢复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之中,而此时,在通货膨胀的作用下,他们的时间却已经越来越不值钱,时间消耗的速率越来越快,生命消耗的速率越来越快,最终,他们的生命可能并没有得到延长,反而被缩短。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依旧In time,那即使给他再多的时间,他也不会走出时间的围困。即便是男主,揣着1000年傍身,也可以被人一眼看出并非来自新格林威治。

因为,思想上的In time,才是人类真正的困境。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