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影英语翻译「要出国还不学好英语这些华语电影的英译嗯有内味儿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更新:2023-03-22 19:11:15

​每部电影的进出口,译名都是至关重要的。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外国片的奇葩译名。戳这里→让人笑cry的外国片译名

今天就讲容易被忽略的,经典华语电影的英文译名,看它们够不够味!

1.《我不是药神》,译名“Dying to Survive”。

不同于中文译名,本片的英文名是从病患的角度而来的。

“be dying to do”表示“极度渴望做某事”。结合影片,可以理解为患者“渴望活下去”。

dying:垂死,survive:幸存。这是两个有强烈对比的词,影片也是通过反映社会矛盾,讲述一个“向死而生”的故事。

是个不错的译名。

2.《中国合伙人》,译名“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意为“中国的美国梦”。本片正是以美国梦为背景,而“梦想”一词也贯穿整部影片。

他们最终在中国实现了“美国式梦想”——这的确是个非常贴切的译名。

3.《岁月神偷》,译名“Echoes Of The rainbow”。

echo:回响;回声。片名直译过来是“彩虹的回声”。

影片讲述了一个社会底层的香港家庭在面对岁月和人生困顿时,依旧顽强乐观的故事。

片中反复出现的两条彩虹,正好隐喻哥哥和弟弟。

在弟弟眼中,哥哥是英雄。最终他也成为了像哥哥一样的人,成了另一条彩虹的“回声”。

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rainbow”也寓意着苦日子到头后,对迎来好日子的期盼。

译名虽不是岁月神偷的意思,但依旧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缅怀。

4.《花样年华》,译名“In the Mood for Love”。

本片上映后,掀起了一股怀旧潮。那一幕幕黯然掠过的旗袍、西服,留声机中传出的婉转歌声令人难忘。

《花样年华》是旧上海歌手周璇的知名歌曲。而“In the Mood for Love”也是出自布莱恩·费瑞的歌曲《I'm in the Mood for Love》。

mood:情绪; 心情。直译过来是情绪中的恋爱。

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心里互生情愫,实际两人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

他们确实只是“沉浸在爱的情绪中”,一种压抑、克制的暧昧情绪。

英译虽不如《花样年华》优美,但也算契合剧情。

5.「志明与春娇三部曲」,该系列三部为:《志明与春娇》、《春娇与志明》、《春娇救志明》。

第一部译为“Love in a Puff”。

puff:吸,抽(香烟、烟斗等)。

这就很好理解,志明和春娇是因为香港室内禁烟,在后巷吸烟时认识的。

两人的爱情源起于香烟,所以是love in a puff。

第二部译为“Love in The Buff”。

导演彭浩翔说过,“buff”在西方俚语里有“麻烦、烦恼”的意思。

“Love in the Buff”就是想说“恋爱的烦恼”。

第二部中的志明和春娇因为种种原因分开,并各自遇到了新的恋人。

所以徐峥和杨幂饰演的角色,就是男女主角间相互的buff。

第三部译为“Love Off the Cuff”。

cuff在这里有手铐、禁锢的意思,off the cuff即挣脱禁锢。

从2010-2017,两人的感情走过七年。遇到过波折,猜疑,执拗,分分合合。

张志明成长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而缺乏安全感,略带成熟的余春娇也找到了归宿。

这无疑给了观众最好的慰藉——相信爱,放手去爱,终究能达到幸福。

6.《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译名“A Chinese Odyssey Part One - Pandora's Box”。

Odyssey:奥德赛。《奥德赛》是古希腊的史诗,它讲述了奥德修斯历尽十年艰辛回家的故事,这与《西游记》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旅程非常相似。

同时用Pandora's Box(潘多拉魔盒)对应月光宝盒。

两者都是在各自世界,极具影响力的神话故事。能让国外观众迅速进入影片的情境中。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

译名“A Chinese Odyssey Part Two - Cinderella”。

cinderella:灰姑娘。

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她便是指代为爱扑火,奋不顾身的紫霞仙子了。

7.《东邪西毒》,译名“Ashes of Time”。

ashes:灰烬。

“Ashes of Time”,“时间的灰烬”。这是个相当漂亮的译名。

由于“东邪西毒”四个字根本无法被翻译成英文,片方最终将其翻译成了这样。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时间”在片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里的时间,指的是往事——因为片中的人物都沉浸在往事中无法自拔。

你有的你不要,你要的得不到,能得到的不敢要。一旦纠结于此,活着就是蹉跎,time就不再是时间。来不及燃烧,就已是灰烬。

当然,还有一些经典的影片翻译得并不好。如:

《霸王别姬》,译名“Farewell My Concubine”。

farewell:再见。concubine:妾;小老婆。

这是根据片名的直译。由于“霸王”没有对应的英文,于是只翻译“别姬”。

其实“Farewell My Concubine”译成“再见,我的妾”都算还行。

只不过在盗版流行时期,有厂家就把本片从国外盗版回了中国。

但由于因为盗版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根本不知道这是中国的片子,就直接将其翻译成了《再见了,我的小老婆》,闹出了笑话。

同样张国荣的电影,《倩女幽魂》的翻译简单粗暴——

“A Chinese Ghost Story”,一个中国的鬼故事。

聂小倩的确是鬼,黑山老妖也是鬼没错,但本片内核完全是讲爱情的啊。

如果蒲松龄还在,看了应该会吐出两口老血。一是因为译名,二是因为美版的海报——

浓浓的美版漫画风,星球大战和无头骑士的混合山寨版。应该很符合当时西方人的审美。

不过本片的翻译方还是有点贡献的,三年后美国电影《Ghost》引入中国,都是讲人鬼情感纠葛的故事。

“A Chinese Ghost Story”可以是《倩女幽魂》——

那“Ghost”就翻译成《人鬼情未了》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