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豪门家族「香港豪门家族介绍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77更新:2023-03-23 02:04:54

李嘉诚1928年出生。起初李嘉诚为他有钱的岳父工作,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塑料公司,非常成功,随后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长江实业公司,进军房地产业。在未公开竞标的情况下,香港汇丰银行把原英国商行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的控股卖给了李嘉诚,使他一下子成了香港大亨之首。李嘉诚和香港汇丰银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成为它的副董事长。

李嘉诚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李嘉诚依靠和记在当地港口的控制和零售卡特尔优势,得到了香港电力公司,即电力双寡头的一半。1999年,在技术泡沫接近10年里的巅峰时,李嘉诚将他的橙子移动电话公司卖给了德国的曼尼斯曼公司,获得150亿美元的利润。不过后来他却在第三代移动网络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这一投资至今还未盈利。李嘉诚只从他自己的公司拿点象征性的工资,但他每年却有上亿元的分红,在香港的法律下,分红是不用缴税的。

将来,李嘉诚帝国会被分成三等份,分别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他的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继承。李泽楷经营太平洋世纪集团,集团曾在1999年在没有竞标的情况下得到了开发香港数码港的项目,引起了不少争议,而该集团的股东在2001年的股市暴跌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玉刚,即包玉刚爵士,1918年出生于宁波一个富裕家庭里。他的父亲拥有制鞋厂等企业。包玉刚曾在中国的保险公司和银行工作过,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前,他成功地把大部分资金撤出了中国。在香港,包玉刚开了一家小贸易公司,这家公司在激烈的朝鲜战争中发展得很快。1955年,他购买了第一艘运输船,不久,与他有着良好关系的香港汇丰银行的英国经理同意为他提供资金用于购买第二艘运输船。20世纪60年代,包玉刚把他银行家的头脑运用到日本的轮船委托制造,他以日本银行保证的长期租赁为担保,获得了所需的贷款,在这种体系里他几乎毫无风险。香港汇丰银行成了他的合作投资者,到1979年,包玉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船王。20世纪80年代,他收购了两家英国商行(贸易公司):香港九龙仓有限公司(现名九龙仓集团)和会德丰有限公司(现名会德丰)。包玉刚先生于1991年去世,留下4个女儿。他的女婿们接管了他帝国的不同领域。

邵仁枚(1901年出生)他的弟弟邵逸夫爵士(1907年出生)和其他5个弟妹出生在临近上海的浙江省一个从事纺织品行业的富裕家庭,都在外国人办的学校里接受过教育。20世纪20年代后期,他们在新加坡开办了多家电影院,并逐渐涉足中文电影的制造,最终建立了他们的亚洲娱乐帝国。他们和在新加坡的英国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随即又和李光耀及香港殖民政府建立了密切关系。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们进军香港影视业。从1972年起,邵氏兄弟在香港被允许发展当地主要的电视广播公司——香港无线电视(TVB),并一直是控股股东。邵逸夫爵士和英国机构的亲密关系主要表现在1977年他被授予爵士。从电影和娱乐起步,邵氏兄弟进入了金融业、酒店业以及房地产业。邵仁枚于1985年去世,他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公司由他的弟弟邵邮人继承。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