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旗飘扬「彩旗飘飘130白天到工厂上班晚上在家干私活我赚钱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61更新:2023-03-23 03:03:38

1976年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由于涉及到近代史,写出来的文章官方审核不让发表。到了1976年春节,我就24岁了,老婆玉杰26岁,我女儿的生日小,一个月就长了两岁。

上班以后,模型车间就忙起来了,经过了十年动乱,九台县的经济复苏,工厂里都非常忙。学校办工厂,街道办工厂,农村的生产大队也办工厂,大多数都搞铸造。

一些乡镇企业的小铸造厂,大多数都给长春汽车厂加工零配件,很多铸造件都需要加工模型。这一年多以来,我的技术方面也得到了提高,一些大厂矿也来加工模型。

模型车间还是我们四个人,我和老婆玉杰,还有小刘和小王。小刘是正式工编制,上班以后,小刘和学校的朱会计两个人到山西大寨去参观,农业学大赛的运动轰轰烈烈。

小刘参观回来以后,送给我九台剧场的两张剧票,九台剧场重新修建装修完工后,第一场开演。上演九台文工团排练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大剧场里面座无虚席。

这一场演出,演员还闹出了一个笑话,杨子荣打虎上山,到了威虎山以后和座山雕说黑话。

座山雕问:

“脸怎么红了?”

杨子荣回答:

“精神焕发。”

座山雕问:

“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回答:

“防冷涂的蜡。”

这个时候,扮演座山雕的演员忘词儿了,就接着又问了一句:

“怎么又黄了?”

扮演杨子荣的演员生气了,刚刚问了一遍,现在又这么问,他就回答了一句:

“我又涂了一层蜡。”

剧场里的观众哄堂大笑,那些年的文艺节目很匮乏,一共八部样板戏,翻来覆去的演。剧里面的台词老百姓都记住了,这件事情也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谈。

九台县农机厂的技术员于师傅,经常来我这里加工模型,于师傅40来岁,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做模型用的工具和做家具的木匠用的工具也不一样,于师傅帮助我在工厂里加工了好几种做模型用的工具。

为了感谢他,我还到他家去过,我还给他家做了一个炕柜,他家就住在铁道南十字花街的北头。从我家到铁道北去,路过十字花街的时候,我从他家门口路过,于师傅在屋子门里面看到了我。

于师傅对我说:

“刘师傅,进屋来坐一会儿。”

于师傅家住的也是房产的公房,那时候在县城里住的居民,大多数住的都是房产公司的房子。他家的房子很低洼,从路上进入他家里,要往下走几个台阶。我们俩很能聊得来,我俩聊技术方面的事情,聊机械加工了,聊看图纸。

于师傅对我说:

“刘师傅,如果你能找到转账的地方,自己能够提出来现金,我们单位加工的模型活,就可以拿到你家里自己干。加工模型的工资钱,你就可以自己赚到手了,你如果找到了转账的地方,你就通知我。”

于师傅知道我办事情准成,不会乱说话,他知道我做人低调,从来都不张扬,所以他才和我说这种事情。在当时,这种事情是不能随便和别人说的,如果被他们单位的领导知道了,于师傅就属于假公济私,会受到处分的。

我徒弟小刘他家距离我家不远,我们是一个居民组,我们两家相距不超过100m。小刘经常到我家来玩,我也到他家去过,他是接他爸的班儿到学校来上班的。

小刘比我小两岁,他身高1m80,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对我也非常尊重。有一天我和他聊起了于师傅和我说过转账提现金的事情,小刘说他姐夫在单位当财会,能够帮助我转账提取现金。

我来到于师傅家里,把这件事情跟他说了,他们单位正需要再加工一件机械模型。于师傅把这张图纸交给我,这一件模型的工艺比较复杂,体积不是太大,也用不了多少木材,连工带料3000元钱。

我准备了一些木料,每天下班以后,晚上就在自己家里开始加工这一件模型。加工模型的木材都是使用干燥的红松木材,很少使用其他的木材,红松木材便于加工,做出来的模型也不容易变形。

在聋哑学校的工厂上班,加工模型用的木材,都是买老房子的大梁柁,解放以前修建的老房子,大多数都是用红松木材做房梁,有些房子年久失修,房子倒塌了,工厂就派人出去买这种大梁柁。

我给于师傅加工的这件模型,尺寸,长度和宽度都是60cm左右,高度在30cm左右。我用工具兜子从单位带回家一些木料,我家距离单位很近,走路几分钟,每天背着工具兜子上下班。

在那时候农村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大干部搂,小干部偷,社员订一个大胯兜。”在农村生产队的社员们,收工回家的时候,就用衣服的口袋里面装一些粮食回家。

在县城里上班的人也是这样,我家邻居老韩头儿在粮库上班,每天都用衣服里面的口袋,装回来一些粮食。和我家隔着一条小胡同的近邻老吴头,在中医院的药房上班,每天都带回来点儿中草药。

有这么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水楼台先得月。”

经过了文革以后,老百姓的观念都变得现实了,我家邻居有一个人在九台火车站当装卸工。他们在装卸货物的时候,有时候故意的把包装给弄坏了,然后把包裹里面的东西偷着带回家一些。

我给于师傅加工的那一件模型,用工具兜子带一些木材回家,一共带了两次木材就够用了。加工这一件模型用了十天,模型加工完了以后,我把这件模型交给了于师傅。

很快于师傅的单位就把这笔钱转到了我指定的账户里面,我徒弟小刘也提出了现金。在1976年,3000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我拿出300元钱来给小刘当做好处费。

我又来到了于师傅家里,送给于师傅300元钱,这一件模型活我自己得了2400元钱。我通过劳动赚的钱,我送给徒弟小刘和于师傅两个人10%的回扣,他们都很高兴。

过了不多天,于师傅又找我做了第二件活,这一件活是2000元钱,做完了以后,于师傅很快把这笔钱又转了过来。小刘把钱提出来以后,我又按照10%送给他们两人,每人200元钱,大家皆大欢喜。

于师傅又找我做了第三件活儿,这一件活是1800元钱,这一件活做完了以后,于师傅告诉我已经转账了。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小刘,可是小刘说没有见到这一笔钱,这1800元钱我没有得到啊。

这一件事情,我一直也没有想明白,是于师傅从单位没有把钱转出来?还是徒弟小刘把这笔钱黑了呢?从这件事情以后,我们的合作也结束了,于师傅再也没有找我做模型活儿。

在当时,我一直认为是徒弟小刘把这比钱占为私有了,但是我一直没有说破。表面上我们俩的关系还是一样,但是在心里却产生了隔膜,到现在这件事情过去几十年了。

我已经71岁了,小刘也是老年人了,但是走在马路上他遇见我,都主动的叫我师傅。这几十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于师傅,亲爱的网友,您帮助我分析一下,这笔钱是于师傅没有给我转账呢?还是小刘把钱提出来以后,没有给我呢?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幸运的,在当时这件事情如果败露了,于师傅和小刘都是正式职工,我们三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或者有可能违法蹲监狱。

图文无关。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