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电影「电影火烧圆明园玉兰迷倒咸丰变宠妃妖女入政英法侵华」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56更新:2023-03-23 03:05:54

1852年咸丰皇帝三年一次的选秀开始了,17岁的玉兰应征入宫,谁能想到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那时的玉兰对皇帝充满了幻想,期待着自己入宫后的美好生活。皇宫里的一切庄严又神秘,只是那满墙金碧辉煌的龙图腾,让玉兰很不是滋味,她想着总有一天自己这只凤凰一定要在这些龙之上飞翔。

有一天,秀女们围着玉兰看她用手绢叠了一只小老鼠,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吸引来了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对聪颖灵秀的玉兰产生了好感,可得知玉兰的老姓是叶赫那拉时,他瞬间脸色一变,皱起了眉头。

因为玉兰的祖先叶赫那拉氏的布阳古和爱新觉罗氏的努尔哈赤曾有过一场血战,临死前布阳谷对天发誓,哪怕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找爱新觉罗家族报这个血海深仇。

就这样玉兰失去了册封皇后的机会,只被晋封为贵人。后来皇后是钮钴禄氏,也就是日后的慈安太后。

皇帝后宫妃嫔众多,有着叶赫那拉氏血统的玉兰很快便被遗忘,每天晚上她只能眼看着其他的妃嫔被裹着棉被抬进皇帝的寝宫,她却迟迟得不到皇帝的临幸。

身为皇帝的妃子,如若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就等于守活寡,但是这个极富野心的女人绝不会甘心就此一生。

时间一天天过去,皇后慈安久久不能怀孕,而深得皇帝宠爱的丽妃偏偏又只生了一个女儿,大清江山帝业无人继承,咸丰皇帝为此深感苦恼和忧虑,玉兰知道她的机会来了。

这一天咸丰在圆明园游玩,玉兰就悄悄地潜入了圆明园,故意在园中唱起了情歌。咸丰帝听到歌声瞬间就被吸引,于是便寻声跟了过来。

当他再看到玉兰那美丽的容貌时,咸丰的内心一瞬间就被融化了。从此在咸丰的心中,后宫粉黛无颜色,只有玉兰能给他带来双倍的快乐。

一年后玉兰如愿生下皇子载淳,这是咸丰的长子,咸丰当然十分高兴,当即封玉兰为懿妃。以后的日子里,聪明伶俐的玉兰就陪着皇帝下棋练字,长此以往乐此不疲。

咸丰有时甚至还教玉兰批阅奏折,正因如此懿妃的朝政知识大增,为她后来干预朝政埋下了伏笔。

随着宠爱权势的扩大,玉兰又被封为懿贵妃,在宫内的地位与皇后相仿,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860年,一份八百里的军报传进了皇宫,英法联军已经打到了广州,洋人凭借着舰船洋炮击败了毫无还手之力的广州守军。

咸丰连忙召集大臣展开议会,在英法联军提出了巨额赔款等等无理要求下,此时朝廷中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和,一种是战。

如果选择忍气吞声,任人宰割,清政府将永无宁日。

咸丰帝决定亮剑,打击下洋鬼子的嚣张气焰。咸丰帝随即派出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钦,他的蒙古骑兵在当时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然而这样的精锐骑兵在英法联军的洋枪炮火下显得不堪一击,数万的骑兵如同待宰的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一场大战过后,蒙古骑兵几乎全军覆没,清朝的失败让英法联军狮子大张口,把赔偿的金额涨到了800万辆。割据的地界还加上了天津,然而天津和北京是唇齿关系,给了天津等同于打开了北京的大门。

为此咸丰怒火中烧,气得咳嗽不止,此时懿贵妃主动提及把咸丰的六弟恭亲王找来一起商量对策。

恭亲王始终保持和谈解决的意见,而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势力一如既往地认为洋人得寸进尺,不可纵容。

他们一方面主张与进军京城的英法联军再次开战,另一方面建议咸丰帝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暂避,大臣们的意见一时争论不下。

此时懿贵妃突然闯入御前会议,指责大臣们挑唆皇帝逃避,大臣们觉得后宫参政有失体统,但懿贵妃却据理力争,说得他们哑口无言。

果然在她的主张下,咸丰命大臣们去通州谈判议和,并派兵驻扎张家湾,试图谈判不成就围困列强。

看着自己的建议被采纳,懿贵妃满心欢喜,她终于向着心中一直以来的梦想又前进了一步。

1860年8月在通州议和会议上,谈判官嚣张跋扈,还赤裸裸地嘲笑清政府软弱无能,他们傲慢无礼的态度使得僧格林沁大为光火,提出要和洋人较量较量。

洋人嘴上厉害,但摔跤上连个小弟都算不上,几下就被僧格林沁摔进湖里。议和失败后,前来谈判的洋人们被全部关进大牢,这一做法却给了英法联军大举进攻的借口。

9月22日英法联军卷土再来,僧格林沁率领骑兵、步兵在京郊八里桥与之交战。八里桥之战是世界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封建军队对战现代军队的悬殊战争。

此次战役中的英法联军他们不仅装备先进,而且各个训练有素,战法得当。反观清军的蒙古骑兵,不仅武器落后,几乎单靠一股勇武之力作战。

可怜一个个铁血男儿犹如炮灰般的成群倒在洋鬼子的炮枪之下,几番血战之后,清军再次惨败。根据历史记载,八里桥之战25,000名清军全部阵亡,而对方8000名士兵损失不过区区五名士兵。

而另一边咸丰皇帝正在用膳,120道菜摆满三大桌,每道菜只吃一口。

但咸丰听到打败战的消息后,根本没胃口用膳。肃顺建议还是去避暑山庄避一避,把京师的事情交给恭敬王。

事到如今咸丰只能拜别他的祖先,带着重臣和妃嫔们前往避暑山庄。英法联军很快就攻打到北京,他们在华夏大地上烧杀掳掠,手无寸铁的百姓在无情的炮火中倒下,一批又一批。只有一些猎户敢拿着武器与敌军抵抗,而一些人却当了走狗,帮着敌军奸污同胞。

大清虽然人多,但百姓抵不过炮火,皇帝一逃百姓心中的信念也就散了。

好在有几名有志之士带着众乡亲把奸污同胞的洋鬼子抓住吊死。英军知道后开始四处缉拿该伙村民。

看守圆明园的一名侍卫是该伙村民的乡邻,为了帮助乡亲们避难,便安排乡亲们躲进了这座皇家园林。

后来英法联军闯进了圆明园,他们意外地发现园内铺满了价值连城的古董和财宝。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士兵涌进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从中夺走了无数价值连城的文物珍宝,并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公开拍卖。

为了销毁罪证,英军下令焚烧圆明园,大火一直烧了三天三夜。

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始建于1707年,最初是康熙赐给皇四子胤慎,也就是雍正帝休息的园林,建筑面积十分辽阔,达到了20万平方米。

而在圆明园中有150多个小园林,在历经乾隆、嘉庆、道光等5个朝代的重金修缮,已有151年的历史,如今无以计数的珍宝、财富和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毁于一旦。

这不只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场浩劫,也是世界史上的一场灾难。

随着圆明园的毁灭,守园大臣也为之殉葬,而此时的皇上正与他的嫔妃在避暑山庄寻欢,那里有的是好山好水好风光,远看不见圆明园的断壁残骸,但圆明园的废墟仍将竖立在田野之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没有声音,但是谁都可以听得到,它至今都还在愤怒的仰天长叹。

电影《火烧圆明园》拍摄于1983年,影片看似讲述的是慈禧是如何从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长为咸丰帝宠妃的故事。

但实际是讲述了英法联军侵入中华大地以后犯下的滔天大罪,圆明园被毁后,人们的痛心疾首也反映了当时清王朝的昏庸无能。

导演李翰祥为了拍好这部电影,他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派遣了好几位清史专家对剧本改了又改,后来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李翰祥的拍摄,并开放了皇城故宫。

为了更好地展现当时的近况,李翰祥花费64万人民币又造了一个历史上的圆明园,并在电影的最后为了还原历史,真的又用火把它烧了。

因而这部电影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让观众又一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圆明园被毁的心痛,落后就要被挨打的耻辱,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