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百万富翁「他是80年代的百万富豪50多岁迎娶俄罗斯美女夫妻相差30多岁」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93更新:2023-03-23 06:38:37

这位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懂生活,会赚钱。

早在80年代时,他就实现年收入百万,当过工人、销售员,演员、主持人等多种身份,后又下海经商,开创餐饮品牌。

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豪,在哈尔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甲继海。

甚至,在50多岁的时候,娶了一位俄罗斯美女,两个人相差30多岁。

如今的他,活跃在短视频中,经常会看到他穿着不同风格的服装,跟各种美女合作拍视频,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经常去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人,就可以看到一位穿着特色服装的人,时而搞笑,时而怪异,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哈尔滨老炮”——甲继海。

今天就来走进甲继海的传奇人生,看看他是如何实现财富自由,在财富自由后又如何回归生活。

甲继海,1958年,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工人的家里,曾住在大杂院。

父母是工厂里的工人,从小就跟着他们在厂里玩。虽然家庭不算富贵,但也衣食无忧。

心灵手巧的他,学什么都很快。小时候的他比较内向,慢慢地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就开始愿意表达自己。

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工厂里玩耍,战在旁边观看,也学会了很多技能,比如卫生用品的制作、服装的剪裁和缝纫、上砖厂烧窑、出窑等,除此之外,他还跟其他的叔叔伯伯学习乐器,吹拉弹唱,每一样都可以来上一点。

只要是他感兴趣的,看见新鲜事物,他都想要尝试一下。

尽管平时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但他在班级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遇到不会的问题喜欢钻研、提问,做事认真。

他这种会玩也能学的性格,出门在外很招人喜欢。

1972年初中毕业以后,他就没有继续学业,而是选择下乡。

在当时是最小的下乡知青,相亲们看到他比较小,对他也格外照顾。

可他在当时完全不以此为借口偷懒,反而越干越认真,很多苦活累活抢着做,还好心肠笑着说:“我也算是在这里偷偷学艺了!”

在下乡的那段时间里,他没事就找乡亲们唠嗑,还帮他们做一些家务。跟着理发的大爷学剃头,跟木匠工人学木匠,跟农民学种地,跟大娘学喂猪。只要是他没有体验过的,他都好奇。

他并不是想要通过这些赚钱,而是觉得尝试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大好的年龄,就要多试一试。

1975年,甲继海结束了下乡生活,回到城里,像他的父母一般,被分配到一家服装厂上班。

在厂里除了做裁缝以外,他还会将下乡时学到的能力带到工厂里,给工人们理发,做简单的木工活,甚至有时还在活动中担任主持人等,什么都会的他,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生活原本可以这样平稳地度过,也可以靠着手艺活,赚点生活费。

在这个时候,服装厂经营不善,被蓝天洗衣机厂给收购了。

很多人都面临着转岗就业问题,可偏偏在这个时候,甲继海的性格、非常招人喜欢,口才又很好,能说会道,相貌堂堂,被洗衣厂的老板看重,让他留在这里的销售科工作。

当时营销模式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有电话、微信、网上购物等,甲继海就是凭借着一张嘴,一家一户地上门推销洗衣机。

一开始也四处碰壁,经常会遭到别人拒绝,甚至很多人买不起洗衣机,直接把他们赶出了家门,但是随着后来推销时间变长,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每次都是带着笑脸,跟他们唠家常,得到他们信任后,客户就会主动问甲继海的洗衣机,甚至还会跟着他一起去厂里。

在几年内,他业务做得很不错,常年蝉联销售冠军。就这样在厂子里工作了3年的时间,工资也拿得越来越多,洗衣机厂里的老板更加器重这位销售天才。

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甲继海的人生发生了新的改变。

1984年,甲继海平时都是骑自行车上班,可是就在那一天心血来潮选择乘坐公交车去上班。

甲继海从小就十分臭美,经常爱照镜子,也喜欢戴帽子。在那天出门的时候,还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衣服穿得板正,皮鞋也擦得干净。

同在这辆车上的还有另外一位体面的先生,那位先生注意到了他的存在,甚至一路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观看。

直到甲继海快到公司,选择下车,这位先生也跟着下去。

经过一番交谈才知道,这位先生,是当时著名的导演李文岐,恰好此时正在筹备一部新剧,梁晓声的作品《父亲》,这部剧的很多演员都还没有确定,也正在寻找一位具有“哈尔滨味儿”的演员。李文岐在公交车上初次见到他,长相英俊,非常适合出演剧中的角色,就想邀请他前去剧组面试。

甲继海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影视行业,也没有做过演员,但是听到这个消息,多少有点诧异,但还是抱着好奇心,想要去看看是真的还是假的。

面试那天,跟厂子里请假,跑到理发店,精心打扮了一番,就去剧组这边参加试镜。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面试成功,很符合剧中的一个角色,当场就确定下来。

从此,他就踏上了演艺之路,转行做了一名演员。

刚开始做演员的他,多少有些不适宜。但是他好学爱钻研,从来不是一个喜欢放弃的人,于是又在这一行展开深究。

没过多久,电影拍摄出来,还在央视的黄金时间播出。

甲继海一夜成名,走在大街上,很多人都可以认出来是他。

随后的几年内,他还拍摄了很多影视作品。比如《我们的十七八》、《我的傻瓜老婆》、《夜幕下的哈尔滨》,2022年参演的电影《沙果》也已在中国大陆上映。

无论是做主演,还是做配角,都能够很好诠释剧中的角色,也很喜欢在镜头前展示自己。

原本在影视行业也可以混得风生水起,但是他却选择转战商界,下海经商,在家附近开了两家通用五金建材商店。

偶尔朋友也会把他们的东西拿过来放到店里销售,甲继海带着东西四处销售,去的地方都能够有不错的销量,每天可以赚上20多块钱,晚上回家再点上几个小菜,觉得生活还挺滋润。

当时80年代,工人每个月工资30元,就相当于现在每个月8000元,可当时的他每天有20块钱的收入。

随着这些年经验的累计,他对赚钱的嗅觉也越发敏感。在买东西的时候,就发现做汽车配件的生意前景一片大好,于是他又开了一家五十铃进口汽车配件供应站。

这一来二去,的确验证了他的想法,汽车配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每年的净利润就能够达100多万。

甲继海一下子就踊跃为富豪的行列。

为了联系业务,一下子买了七、八部手机。有人嘲笑他,买这么多做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生意的往来,需要通过电话来进行沟通业务。

后来生意越做越大,谈生意时需要请别人吃饭,每次都是甲继海负责安排,经常下馆子比较麻烦,他就听员工说不如自己开一家饭店。

结果,他就马上去实施了,1993年,鼎鼎大名的“顺峰肥牛”就应运而生,前期投入了很多宣传,来到店里吃饭的人,都觉得味道很好,于是餐饮的生意就这样做了起来。

最终发展到开了45家连锁店,品牌持续火了有20年。人人都知道,“吃肥牛、到顺峰”这句宣传语,品牌也成为了黑龙江省第一大肥牛品牌。

1996年,由他招商引资远大购物中心,坐落在哈尔滨,并担任远大购物中心的董事长。

公司每年都会有上千万的收入,进入甲继海的账户。

此时的他,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根本就不用再去为了生活奔波。

2007年,49岁的甲继海,在中央大街上遇到了他的真爱。

当时来自俄罗斯17岁的女孩耶列娜在舞台上表演着节目,甲继海看着她,十分心动。

甲继海虽然将近50岁,但是形象气质完全不输给年轻小伙。耶列娜在台上也注意到了他的存在,随后两个人就认识,甲继海就对这位女孩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在相识的第三年后,他们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甲继海经常会带着她回俄罗斯,还给他们亲自下厨做一些东北菜。

耶列娜喜欢中国文化,在中国留学期间,中文非常的好,跟大家交流没有任何问题。现在经常跟甲继海在一起后,说话还略带有东北味。

后期,甲继海为继续发展哈尔滨的旅游业,还组建了乐队、仪仗队,他会经常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夺人眼球,妻子也会跟着他一起在中央大街上表演。

很多人都会议论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是他完全不在乎。

甲继海经营的餐饮品牌发展很不错,可以持续经营下去。

可他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关掉所有的餐厅,在哈尔滨开起了历史博物馆。

这门不赚钱的“生意”他一直在坚持,对于甲继海来说,他早就不用在乎钱,更在乎的是生活的态度,他喜欢这些,就想要做下去,无论是赚钱还是不赚钱。他就是想把哈尔滨的历史永远地流传下去,将来还会把他们上交给国家。

很多慕名来到哈尔滨的人,都会来到甲继海的博物馆里,了解当地文化。

甚至在哈尔滨这座城市,他还组织开展过很多传统特色的艺术节,比如太阳岛音乐节、哈尔滨卡通艺术节、哈尔滨国际西餐文化节、杀猪节等等,他还是首届哈尔滨啤酒节的发起人之一。

如今的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新中国下海经商先驱,还是哈尔滨餐饮商会会长、哈尔滨旅游形象大使、中央街形象大使,远大顺峰集团董事长,却没有一点架子。

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带着别致的帽子,出现在哈尔滨的某个街道上,有人会觉得这个人过于疯癫,与现代人的生活格格不入。有人却觉得他很有特色,还会停下来跟他拍摄一组合照。

他只想开心得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是别人心目中的“小丑”,换来一阵欢笑,可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作为演员,他可以担任某一个角色,出演给别人看。但是生活并不是讨好别人,重要的是讨好自己,如今的他完全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只想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