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子的战争片被军迷奉为神作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09更新:2023-03-23 07:22:35

一年前开打的「俄乌战争」难分胜果。

泽连斯基不断地“刷屏”令他始终处于舆情的焦点,而普京的征兵政策也在稳步推进。

遥想《阿汤开飞机》引发的入伍热潮,俄罗斯人不会低估影视宣传的力量,《地狱尖兵》应运而生。

影片虽以黄白两军的一场对垒展开,但由于上映时间(2022年10月)及幕后制作人员的背景,很难不让观众联想到俄乌战争。

本片在豆瓣口碑优秀,军迷圈中更是被奉为神作,IMDb的评价乏善可陈,评分人数不足五百。

《地狱尖兵》的片名源于士兵信条的摘录,言简意赅。

(以下涉及剧透)

01

《地狱尖兵》由叶夫根尼·普里戈津(Yevgeniy Prigozhin)投资出品。

他还资助了本片导演安德烈·巴托夫(真名为安德烈·谢尔宾宁)的前作《政变旅客》。

普里戈津是普京的铁杆粉丝,热狗店起家。

他曾亲自在厨房里为普京煎炸美食,素有“普京的大厨”之称。

每次西方对俄罗斯发起制裁,相关联的企业家名单上,普里戈津总会被排进前三位。

不过他更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瓦格纳集团」的老板。

普里戈津联合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局的俄军前中校德米特里·乌特金,一同建立起瓦格纳。

片中不少演员都是瓦格纳的士兵,采用真枪实弹进行拍摄,临场感爆棚。

他们不是在表演,更像是演习,戏终,重新回归战场。

制作这部电影时,俄军还处于战略攻势阶段,但上映时攻守势头逆转。

俄乌战争令瓦格纳集团出圈。

考虑到普里戈津与普京的关系,瓦格纳只认俄罗斯政府一家雇主,其他人给钱也不提供服务。

美国方面则直接将其称作“普京的私兵”。

旗下的士兵相较于“雇佣兵”的身份,更愿意称自己为保家卫国的“真英雄”。

由于组织体系、训练模式、兵员构成以及奖惩制度方面与俄正规军及顿巴斯武装的不同,瓦格纳集团有比较熟练的巷战战法。

相较于俄军合同兵单位而言,瓦格纳部队进攻积极性更高。

我们在看俄军作战时,经常会强调要重视军人的生命健康;但在瓦格纳集团,它更强调的是消灭敌人。

瓦格纳集团是可以到监狱中招募战斗人员的,以一定的服役期(六个月)或战功,换得自由甚至是荣誉。

对于一些囚犯而言,相当有吸引力。

他们以保守的姿态活跃在世界各地的热点地区。

足迹遍布中非、苏丹、利比亚、委内瑞拉、叙利亚等俄罗斯重要利益所在的纷争地区。

瓦格纳集团得名于德意志著名音乐家理查德·瓦格纳。

在其招募广告和官方介绍上,经常打着“音乐爱好者”的招牌。

各种宣传海报,也总少不了音乐元素。

理查德·瓦格纳曾是希特勒毕生崇拜的对象,纳粹德国将瓦格纳的音乐奉为国乐。

因此,瓦格纳集团诞生之初,曾被认为带有浓郁的光头党背景(俄罗斯新纳粹)。

带着以上背景知识,结合现实中瓦格纳士兵护臂戴白色绷带的形象,《地狱尖兵》的意指再明显不过。

有趣的是,片中饰演瓦格纳指挥官的阿列克谢·克拉夫琴科,曾是苏联经典电影《自己去看》里那个备受德军侵略凌虐的小男孩。

时过境迁,或许从战争双方到演职人员都只剩一声叹息。

02

聊完背景,正式进入对《地狱尖兵》内容的介绍。

由于本人在现实中没开过枪,所以对片中诸多战斗细节的考究并不深入,仅能从娱乐的角度切入。

影片讲述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占点观测行动,由于不时插入的画外旁白及升格镜头。

即使在右上角加入了倒计时模块,但片长仅有109分钟。

出于无聊,我仔细地研究了消失的时间,发现一次次旁白后倒计时会莫名多跳几分钟。

开场不久白军指挥官便以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向观众介绍起本次战斗的目标。

登上四号建筑九层楼为战斗机报点指出黄军火炮的具体位置。

考虑到现代战争中侦测仪器的发展速度,瓦格纳此次的行动相当老派,直白些讲就是靠人力弥补物资不足。

直至影片结束,除了指挥官时不时的任务陈述,剩下的便是无尽的巷战/CQB(室内近距离战斗,Close Quarter Battle)。

白军一小时不到便攻下前两栋建筑,宛若幽灵。

围绕黄白双方士兵的是几轮均衡的炮击攻势及坦克战。

每当出现新武器时会有参数名称的简介,试图教会观众。

我很喜欢对炮战的演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类似电影版《百战天虫》(弹弹堂)。

你方唱罢我登场,规规整整,一发更比一发强。

由于缺乏精确的坐标,加之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干扰。

虽起到了火力压制的效果,但付出的代价极为惨痛。

黄军卡弹自伤,白军转移无望,射尽最后一筒炮,打光最后一匣弹。

进入建筑,手雷先行,冲锋紧替。

工兵精确定位建筑薄弱点,破墙成常态,烟雾灰粒中是双方无情的对射。

一旦中弹不是遭遇补枪就是腿边生雷,很是绝望。

到了高潮攻坚九层楼时,时间即将耗尽,黄军也选择以摧毁建筑的方式终结一切。

由于语言的相通与白军意外收获的敌方通信设备,他们选择以潜行方式推进。

暴露是必然的,白军面临建筑上下层的黄军“三明治”般的夹击。

绝境时刻,唯有爆发出凶悍意志方能破局。

白刃战,手雷战,狙击战……

双方以先祖挺进柏林的意志为己任,人间炼狱不足惜,地狱有缘再相逢。

耶稣像前的祷告高于时局,同胞间的厮杀既成定局。

当倒计时走完,双方近乎团灭。

荣耀与煽情不再,有的只是第二日战事的开启。

03

《地狱尖兵》的出现再一次展露出俄罗斯商业战争电影求真的典范,某种程度上讲其的写实属性会带来不适。

它是一部挑选观众的电影,非受众群体在观赏时可能很难收获应有的兴奋。

普通观众对战争感兴趣的还是更推荐网飞的《西线无战事》。

本片编剧阿列克谢·尤里维奇·纳金( Aleksey Yuryevich Nagin,1981/3/21—2002/9/20 )是瓦格纳集团突击支队指挥官,专门研究攻击机。

今年9月,他在巴赫穆特战役中阵亡。

葬于伏尔加格勒迪米特里耶夫斯基公墓,被追授为俄罗斯联邦英雄,以及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英雄。

追悼仪式选在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 ”博物馆全景图的凯旋厅举行,规格很高。

(片头特意做了标注)

2022年国内外都拍摄出不少优质的战争电影。

俄罗斯与德国,历史渊源的交汇使双方选择了不同的战事去讲述。

从一战到俄乌,《地狱尖兵》相比《西线无战事》的反战属性要低不少。

它的初衷也从未向反战靠拢,这是属于瓦格纳的企业宣传片,颇为可怕的征兵广告。

战争的底色比起地狱信条的热血还是要灰暗不少。

没有注定的胜利或英雄主义高光,仅存死亡与杀戮。

套用《西线无战事》男主保罗对蠢蠢欲动的新兵们留下的一句话:

走上前线的你们,不到一周时间,都会结束生命。

Peace.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