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在委员通道分享医患故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07更新:2023-03-23 17:43:06

“如果确诊了癌症,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赶紧去大城市大医院看病,而事实上,让恶性肿瘤成为在家门口医院诊治的慢性病开始成为现实。”周清前些天在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线上图文问诊平台,遇到了3年前曾经诊治过的一位患者。

周清在“委员通道”上讲述了她与这位患者的故事。

3年前,这位患者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千里迢迢来到广州求医,并在当地租了房子,做好了与癌症长期抗战的准备。经过3个多月治疗,患者病情稳定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家人意识到,治疗方案完全可以在家乡的基层医院实现。”周清说,大家不再谈癌色变。如今3年多过去了,患者的病情稳定,也经常通过互联网医院保持联系。

这是众多异地求医患者苦与乐的缩影。

周清介绍,随着科学的进步,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已经成为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周清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很多住院患者来自外地,有的距离非常远。“其实,其中至少1/3的患者是可以回当地治疗的。”周清说。

“‘健康中国2030’癌症行动计划2030年防控目标为: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周清表示,为早日达成这一目标,实现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提升基层肿瘤诊疗能力,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刻不容缓。

周清调研发现,当前基层肿瘤诊疗能力不足,肿瘤治疗技术和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基层患者的需求。部分确实需要从基层转诊到上级医院的肿瘤患者,也存在上下转诊不畅通、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的困境。另外,尽管当前存在多个肿瘤诊疗及单病种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但其内容和形式不完全适用于基层临床应用,影响了肿瘤诊疗的同质化和规范化。

“随着‘千县工程’的进一步落地,让恶性肿瘤成为在家门口医院诊治的慢性病,一定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周清说,“千县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速推进县域肿瘤中心建设,普及早诊早筛,实现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治疗。

如何具体落地?周清给出了建议:推进肿瘤诊疗一体化,通过三级医院、基层医院、乡镇医院的紧密协作,构建肿瘤“预防—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康复”的一体化诊疗体系。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早诊早筛、首诊检查、标准治疗,三级医院提供疑难复杂情况的解决方案,达到相应健康指标后转诊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常规诊疗、康复期健康管理等项目,鼓励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对肿瘤患者进行主动健康管理,保障治疗连续性。

她还建议,结合基层诊疗特点,制订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肿瘤规范化诊治指南,由上级医疗机构指导基层执行,以便于实现肿瘤治疗的标准化、同质化、规范化。

“通过‘委员通道’这种形式‘面对面’回应公众关切,也传递出了委员们的信心和正能量。”周清希望能让公众听到答案的同时,还能看到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未来还会有更好的答案”。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陈飞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