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刘澍追忆黄宗英年初去探望她时她还在吟诵写给赵丹的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11更新:2023-03-30 09:38:12

2020年1月,刘澍到上海拜访黄宗英先生(刘澍供图)

刘澍透露,他是今天早上得到黄宗英先生去世的消息的,“我挺吃惊的,立即向黄宗英先生身边的人求证,确认她老人家去世的消息,在伤感的同时又有几分安慰,老人家毕竟快百岁了。”

黄宗英(图据上海文联微信公号)

黄宗英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925年7月13日,她出生于北京。9岁时父亲病故,家道由此中落,经济拮据,“我小小年纪整日做着养家孝母供兄弟上学的梦”。1941年,16岁的黄宗英到上海投奔大哥黄宗江,以见习生的身份进入上海职业剧团,之后,她主演的话剧《甜姐儿》风靡一时,成为万众追捧的舞台明星。

1948年,黄宗英和赵丹结为夫妇。他们既是生活中的比翼鸟,也是银幕上的双飞燕。除了他俩的定情之作《幸福狂想曲》,黄宗英的其他几部代表作品《丽人行》《乌鸦与麻雀》《聂耳》,也都是与赵丹合作。赵丹于1980年去世。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黄宗英离开上海前往深圳,创办了都乐文化公司,黄宗英成了文化创业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她还成立了深圳第一个独立书店“都乐书屋”,其中“都乐”二字来自于赵丹的遗言:“愿天下都乐。”

黄宗英和赵丹(图据上海文联微信公号)

刘澍回忆,他与黄宗英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深圳,“当时周璇遗产案闹得沸沸扬扬,可以说是她晚年生活的一个阴影,我在深圳从事新闻工作,想询问下真实情况,找到了她,我对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她告诉了我一个真实的经历,并非外界传言中那样。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后来她选择了沉默。”

此后,刘澍经常去上海探望黄宗英,“黄宗英老师得知我从深圳来,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因为她也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人到中年之时还闯荡过这里的江湖。”“我几乎每次到上海都会去见她,她也特别高兴,送过我很多书,还签上名,有一次给我写的赠言是‘谢我知音’,还把我当作她的侄儿,我家人把我和黄宗英老师的这段交往当成美谈。”

刘澍表示,黄宗英闯深圳的经历体现了她身上不服输的精神,“她永远积极向上的精神是独一无二的 ,从她文笔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她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她有火热的心房,经常忘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份,她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她酷爱的事业中,这对我有很大的激励。”刘澍直言,黄宗英在追求事业上永远是时代的强者,“通过和她那么多次交往,我每次看望她都会深受激励,什么叫追求、执着,从她身上能感受到这四个字的含义。”刘澍透露,黄宗英当年到西藏去拍记录片《小木屋》在高海拔的恶劣条件下克服了种种困难,身体落下不少毛病。

刘澍回忆,他最后一次与黄宗英见面是今年的1月,“这几年,我每次去见她感觉她变化都不大,她的音容笑貌还是那么熟悉。今年1月我去探望她时,她给我朗诵了一首写给赵丹的诗,我们这么多年的交往,自然会谈到赵丹,在诗中她朗诵了对赵丹的印记,‘如果赵丹是一条大河,我就是依偎在他旁边的小溪。’不管是同行还是夫妻,这是黄宗英对赵丹仰慕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赵丹去世多年,黄宗英老师还在吟诵写给他的诗,这种乐观态度也是她人生的写照。”

黄宗英去世的消息引发影迷和业内人士的集体追忆,导演谢飞、主持人曹可凡、演员姚晨纷纷在微博发文悼念,谢飞表示,非常敬重黄宗英,她的《小木屋》令人印象深刻;曹可凡表示:“梅表姐”黄宗英羽化登仙,和赵丹前辈相会去了;姚晨表示:黄先生,芳华永存。

此外,黄宗英曾来到四川,并写下文章《李冰在哪里》,她在文中说:“都江堰李冰石像,不但是一件我国考古研究的珍品,也是艺术的珍品、思想的珍品。这历经1700多年的灰白色砂岩石像,依然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耀眼光芒,寄托着人民真正的爱戴和愿望。”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