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府武平县「武所名将风云录驻扎武平的汀漳守备个个都是猛人」

tvb影视大全港片资讯人气:632时间:2023-04-05 07:42:34

明代将军 影视图

据《汀州府志》记载,从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朝中央政府在武平千户所(今福建省武平县)设立汀漳守备行司起算,至崇祯十七年(1644)大明王朝覆灭,先后驻扎武所的守备主将达六十多人。

前面几期“汀漳守备”主题推文,分别写了俞大猷、西宁、王廷臣三位猛人,他们骁勇善战、诗书俱佳,可谓文武双全。

随着对更多汀漳守备历史人物深入研究,笔者逐渐意识到,明代中后期被派驻武平的汀漳守备都司,厉害的可不止几位,而是几乎个个都称得上是猛人。

这就印证了笔者之前的推断: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武所,汉代时曾是闽越国、南越国、南海国交织区,在西汉版图视角下堪称潜在的火药桶,而大明朝廷因袭了这种思维,凡是派驻武平的汀漳守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猛人,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局部动乱。

然而再厉害的猛人,到了汀漳守备的位子上,就成了闲人。因为大明朝廷担心的“火药桶”几乎没有爆发过,武所周边仅在成化二十三年发生过武平和上杭两地官民联合起义的事件,其他时期偶有小股盗贼山寇侵扰罢了,用猛人级别的汀漳守备去对付他们,均属杀鸡用宰牛刀。

因此,明代历任汀漳守备驻扎武平,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备战”,而不是“即战”,所以基本上都闲得发慌,满腔壮志只能寄托于山水。笔者之所以说武所是“汀漳卧龙地”,道理就在于此。

但猛人就是猛人,汀漳守备们闲情于武平山水并不会使他们“生锈”,相反,有时候能激发他们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

口说无凭,以事例为证。我们顺着《汀州府志》记载的汀漳守备名单,按照先后顺序,随机盘点几人,看看他们作为武将猛人的战斗力。他们的战力记事,无论发生在汀漳守备任前、任中、任后,均一视同仁。

以嘉靖年间的汀漳守备徐麒为例。早在正德初年,他只有二十多岁时,就世袭了福建镇海卫指挥佥事之职,战斗力爆表。

正德十一年(1516),南赣汀漳巡抚王守仁(王阳明)百里挑一选中徐麒,点名配合他围剿赣南、闽西南地区持续多年的兵乱。一年过后,动乱地区政通人和。于是王守仁在正德十二年(1517)向朝廷上奏《闽广捷音疏》,报请徐麒升任卫指挥同知(从三品)。

王守仁(王阳明)雕塑形象

正德十四年(1519),徐麒升任福建都指挥佥事,官级三品。同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徐麒又被王阳明点名配合他平叛。

王阳明用兵如鬼神,凭他的毒辣眼力,当然不会看错人——徐麒就是他想要的辅将、得力助手!不久后,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其中亦当有一份徐麒的功劳。

嘉靖十二年(1533),徐麒上任汀漳守备。以他的资历与武官品级,“屈身”武平担此“闲职”,足可见汀漳守备这个职位,政治含金量是很高的。

武所(汀漳守备行司所在地)古城墙

我们再看俞大猷的战力。

俞大猷有一个好朋友叫王慎中,此人是“嘉靖八才子”之首,放眼整个明代,也是大文豪级别的人物。俞大猷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位列明代抗倭英雄榜的前三名,王慎中占了三分功劳——他以自己在明代文坛的影响力为俞大猷背书,广为宣传后者的抗倭事迹。

王慎中和俞大猷的友谊,其实是建立在王慎中对俞大猷的尊崇基础上的。王慎中尊崇俞大猷什么?当然是俞大猷作为武将的战斗力。

王慎中画像

俞大猷担任汀漳守备五年,除了镇守闽粤赣边山区,期间还数次被朝廷抽调去闽粤沿海剿匪或抗倭。其中有一次俞大猷被征调去漳州沿海缉拿海盗,在今诏安县玄钟所海域一举缴获六十艘船、俘虏海盗八十多人。

这一英雄事迹,令俞大猷的好基友王慎中大为惊叹。刚好玄钟所的千户驻将找到王慎中,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俞大猷的军功,以便刻录在石头上,于是王慎中就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著名的记述文《海上平寇记》。

俞大猷影视形象

这篇文章生动描述了俞大猷的儒雅猛将形象,以及他从汀漳守备任上赶赴漳州海域剿匪的过程。文章着重强调,漳州海域本来设有专门打击海盗的治所,还设了统帅,但他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几十年来都没取得像样的战绩;而俞大猷则一击成功,取得了重大胜利。最后文章还分析了俞大猷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原因。

由此可见,汀漳守备俞大猷在任上是有出色战绩的,只不过由于武所太平、无仗可打,所以他的战场威名是从闽粤沿海打开的——彼时他的身份仍然是汀漳守备。

我们再看另一个汀漳守备唐济澄。

唐济澄原是世袭的泉州卫指挥佥事,善于海战。由于他的威名震慑,海盗都不敢靠近泉州海域。后来唐济澄升任汀漳守备都指挥,驻守武平周边。从打击海盗到缉拿山寇,这种转变并没有影响唐济澄的威名和战斗力。

彼时大帽山有一个强悍的土匪团伙,地方治安官兵都拿他们没办法。唐济澄上任汀漳守备后,给土匪头子传话说:“唐都司来,无孟浪作贼,自取死。”不费一兵一卒,该团伙自动逃散。

明朝战将 影视形象

再举一例。福建福清籍汀漳守备秦经国,从小在海边长大,熟悉水性,长大后擅长海战,世袭镇东卫(今福建省福清县属地)指挥同知职。

秦经国在海上身经百战,打败过无数海盗倭寇;他是东洋倭寇最为忌惮的人之一。当时福建民间有谚语说:“戚如虎,秦如龙,不虚也”。 “戚”指戚继光,“秦”指的就是秦经国。可见秦经国和戚继光是齐名人物。

戚继光和秦经国的战斗力是有区别的。戚继光擅长打击登陆的倭寇,在陆地上打得倭寇闻风丧胆;而秦经国则善于在海面上阻截倭寇,打得他们望风而逃、无法登陆。

秦经国出任汀漳守备,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这就再次证明了,汀漳守备职位不是谁都能胜任的,汀漳守备指挥官确实都是万里挑一的猛人。秦经国驻扎武平期间,力克上杭籍大盗李占春,这在汀漳守备史上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以上都是随手列举的汀漳守备战力记事。更多的汀漳守备战事,无法一一赘述。本文旨在说明:历史上驻扎武平的汀漳守备主将们,确实个个都是猛人。而武平千户所,也无愧于明代“卧龙之地”的名号。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湘ICP备2023000517号

港剧

港片

tvb大全

动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