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爷们上法场片段「详述老电影老少爷们上法场剧情及历史真相」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29更新:2023-04-10 13:41:04

#头条创作挑战赛#

老少爷们上法场剧照

这是一部1989年的电影,改编自戴愚庵(约1887—1945)1930年前后出版的一本叫《沽水旧闻》的书,这是一本描写清末民初天津地面儿上各种奇闻异趣的书籍。

沽水旧闻

《沽水旧闻·烧河楼》记载:“同治九年五月,土棍若干,相聚攻教堂,共死教士十数人,震惊世界。法国将兴问罪之师,清廷乃惧,钦差来津查办。劫灰虽在,凶手无名。乃时总兵张某,接洽无赖,做顶凶之好汉,每名顶凶银二百两。刑期,说笑自若,从容就死。”关于本片的历史背景,熟悉天津地方史的人应该都不陌生——即火烧望海楼或者说是望海楼事件,或者说是烧河楼。

电影剧照2

电影剧情:

清同治九年,天津发生了洋人被杀、教堂被焚、要犯被救的案件。洋人兴师问罪,朝廷恐惧,派钦差去津门查办。经再三周旋与洋人商定,十月十九日那天必须处死16名人犯,但凶手没有着落。

钦差与天津道台合谋用400两纹银收买情愿顶罪受死之人。守备张大辫子将这差事和200两纹银交给了外甥金螃蟹。

左金螃蟹,李大强饰演 ;右二狠子 刘彦饰演

金螃蟹又以100两纹银将此差交给了天津卫有名的混混二狠子。此计果然奏效,这中间有邋遢张用卖身钱葬了父亲,落了个孝子的美名,可歌可泣可悲。痞子都觉得缺德,但终究没有再扣五十。

邋遢张是典型的穷鬼,父亲死时都凑不出棺材钱。可他也没有点头就要这银子,而是靠猜银元才下定的决心。让他有这个决心的是一个“孝”字。旧社会的三纲五常,催生了这种愚孝。透过这个人物,可以看到对纲常对人民思想的束缚:如果邋遢张不死,以这不孝之名,他不免要遭人唾骂。

邋遢张卖身葬父,把父亲风光大葬

因画扇面宣传烧望海楼英雄事迹而被定死罪的赛道子老先生

老先生因画火烧海望楼的扇面而被定死罪

有用身家性命换取一张更改出身文书的强举人,他的父亲曾喜欢戏曲,唱过一阵子戏,结果就让他的家庭成了“下九流”,三代子孙不得考取功名,所以他不能考取功名,甚至连他儿子都不能,为了日后儿子能考取功名就用自己人头换了一张文书。

强举人,李幼斌饰演

有梦想得道升天的李八疯子,被道士忽悠:被砍头的16条好汉能成仙,于是就稀里糊涂地把自己给卖了。八爷因为笃信老道士所谓的升天吉时(正与斩杀人犯的时辰一致),不住地夸大自己的罪状,不以为然,甚是自豪。

听了道士忽悠的李八疯子

最后,还差一个人,金螃蟹连二狠子也没放过,用一只怀表诬陷他,说是他那天去洋教堂放火抢的怀表,把他也送入死牢。

十六个好汉

当然也有真的参与烧杀的“好汉”。。。就是大胡子

大胡子

电影主要故事情节是围绕着上述几位好汉展开的,剩下的几个好汉就不一一列举了。

一天,狱卒给二狠子带来的一个木匣里的一张纸条,说出了他们受骗的真相:道台大人花400两买命,倒了两手,到他们手里面就剩下100两了,大伙听后气愤之极。

何道台为安抚这帮爷们,亲临大牢,凭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导着他们(台词功底很不错,基本上是一镜到底),说如果他们不去死,还会有另外十六名无辜群众去死,没人去死的话,洋人就要进出大开杀戒,十六名好汉最终还是为了民族大义爽快的妥协了。

道台大人

道台大人舌战群儒

金螃蟹遭到妓院艳秋的暗算被送到大堂(因为艳秋的老公是李幼斌,李幼斌被金螃蟹忽悠才让他们这个刚成立的小家庭梦碎的)

金螃蟹被套路

由于赛道子的突然死去,15名犯人一口咬定金螃蟹是杀洋人、烧教堂的主犯,金螃蟹有口难辩。

金螃蟹被捕

指的一说的是朝廷来督办此事的官员,演的很出彩,太坏了,花了一段时间凑够人数以后,最后明明可以不用死人的(由于西方列强内斗,无暇东顾),但是这名官员却说朝廷不能失信于人,真是可笑啊!

朝廷派来督办的大臣

十月十九日到了,16名人犯身着戏装,谈笑自若,面无惧色,在清兵的押解下缓缓走来。百姓不明真相,齐声喊好助威,纷纷敬酒壮行。16个老少爷们受宠若惊,个个趾高扬,昂首阔步,脚镣声声,好不悲壮。在一片喧嚣声中向法场走去。

说笑着向法场走去

最有意思的是上法场那段,一个个扮成戏台上“英雄好汉”(关云长、张飞、武松、诸葛亮、时迁)的模样,唱着天津快板热热闹闹地上法场。

道台大人给准备的十六口上好的棺材

以下就是最后的那段法场路上脍炙人口、让人热血沸腾的的天津快板:

路人甲:临行前,众好汉,可有话讲?

上路了,喝了砍头的酒(众百姓:恁么的?)

(齐唱)砸了这大酒碗,老少爷们儿上法场,众位请上眼呢!(叫好声)

咱为嘛穿行头(路人:为嘛)咱为嘛介打扮儿(路人:就是)

(齐唱)父老乡亲说一说,咱算不算好汉。(众百姓:好汉,好汉,好,好。)

哎我就是关云长,要斩将过五关。

再瞧这猛张飞,把当阳桥喊断。

我就是孔明诸葛亮,要草船借箭。

你瞧介位爷(嗯?),大号叫时迁。

偷鸡摸狗捞外快,也算一好汉哪。(叫好声)

咱不光有武将(齐说:怎么着)

还有个大文官。(齐说:好)

(齐唱)文官武将真齐全,咱们要大登殿哪。

(齐唱)咱们是为谁死,咱为嘛把头断。(路人百姓:说吧。)

(齐唱)为国为民为皇上,咱们甘愿把头献。

投胎转来世,要把那情债还。

我介是穷怕了,再不当穷光蛋。

吃山珍海味呀,穿绫罗绸缎。

娶上那几房漂亮媳妇(齐唱)就一天搂三遍哪。(笑声)

你了别高兴(路人百姓女:缺德),你了别心酸(路人老人呜咽:嗯嗯)

有恩有怨必有报,咱们二十年后见。(叫好声)

走过了望乡台,就看见了阎王殿,二百银子卖了命了,再给咱洒点钱吧。

《老少爷们上法场》突出了残酷的封建制度对人的压迫,包括贫穷、三纲五常(为父卖命)、下九流之名(戏子三代不可求功名)、迷信(妄想得道升天)等。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