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热剧大帅哥民国军阀是怎么通过贩卖鸦片筹饷的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25更新:2023-04-10 20:50:22

热播电视剧《大帅哥》以民国初年军阀割据作为时代背景,角色、人物关系、剧情几乎都是虚构,不过以历史作为题材的剧情,部分虚构情节紧扣历史也是必须的,这样才会提高叙事效果及说服力。就比如有个情节,讲军阀细龟(张达伦饰)及畲南(古明华饰),分别经营的赌场及鸦片烟馆被主角大帅哥狄奇(张卫健饰)暗中设计挑起两人仇恨,最终二人开始自相残杀。计谋的效果这么好,皆因毒及赌,都是民初不少军阀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天要为大家说明的,就是民国军阀是怎样通过贩卖鸦片筹饷的。

早前讲到,民国时期的军阀,都是由清末新军继承而来,由于中央政府拿不出军饷,各地新军的经费筹措都是自行办理的。民国时期的军阀,也延续了清末新军地方自筹自招自练军队的方式,那么,军阀如何经营势力,掌握地方控制权,就要靠源源不绝的财力支撑。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鸦片禁令虽然没有明确废止,但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不少拥兵自重的军阀为了获得军饷,无不采取或鼓励、或强迫的手段,迫使农民大量种植罂粟,透过军阀武装护运,贩运鸦片收取巨额利润。罂粟重新大面积种植,吸食、贩卖死灰复燃,中国人民再次被拖进毒品泛滥深渊。

民国时期的基督教领袖、禁烟运动领袖罗运炎,于著作《中国鸦片问题》中记载,在1917年护法战争期间,军阀:「苦于筹饷乏术,乃视鸦片为极大利源。于是包庇贩运,抽取烟税,明目张胆行之,甚而至于强迫人民种烟,借收亩捐。」

据指,川系军阀对种植烟土情有独钟。其中,四川重庆县的84个村子,必须种植10万亩罂粟,种植区由「军警负责保护」。1925年,万县的保甲长拒绝种植罂粟,结果被迫交「懒捐」,不种鸦片是要交重税的。在强迫、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罂粟的同时,军阀还发明了各种苛捐杂税,搜刮人民。其中与鸦片有关的苛捐杂税有「懒捐」、「红灯捐」、「门户捐」、「物产捐」等等,鸦片成为军阀的经济基础。

在北洋军阀的鼓励和强迫下,鸦片泛滥,穷乡僻壤罂粟遍地,吸食成风,大城市烟馆林立,随处贩卖。据了解,单单在汕头就有大烟馆数百家,大多为退伍军人经营。福建厦门附近6个县就有烟馆1200多家。上海仅南汇一地就有大烟馆800多家。四川省平均每个县有300余家大烟馆,全省大烟馆数量多达5万多家。在中国鸦片泛滥的同时,帝国主义列强再次利用毒品乘虚而入,日本吗啡、欧洲海洛英、印度鸦片等毒品蜂拥而至。饥荒连年、卖儿卖女等悲惨生活再次降临中国。

广州国民政府时期,曾经制定过一些禁烟规则和条例,宣布「在于四年之内,用专卖之法,收禁绝之效。」在禁止鸦片方面,广州国民政府做了一些努力,但并未收到实际效果。孙中山大元帅府时期,由于军费困难,一些人要求允许鸦片公开贸易,孙中山虽反对,但为了军饷,还组织禁烟督办署专卖鸦片。广州国民政府颁布的禁烟条例,主要控制私人种植、制造、加工、贩运,将这个利益链控制在政府手中。鸦片成了广州国民政府和各地军阀赖以存活的生命线。

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加税的办法禁烟,但向毒品收税的政策只促使毒品泛滥。当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团结起来提倡禁烟,还有国际形势等诸多因素下,南京当局开始部署禁烟。可惜因政府官员贪赃枉法,腐败官僚包庇下,偷种罂粟、私自加工和贩卖的生产线死灰复燃,禁烟工作又一次名存实亡。

至于民国时期另一恶俗陋习-沉迷赌博,民国年间也屡禁不止,这个下篇文章再细谈。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