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说说那过去的事情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82更新:2023-04-11 20:19:36

6月29日,丹东市区“有序流动”的第5天。天天关注新增阳性。

昨晚,又是接近半夜,传来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新闻稿,提到“当前,我市疫情形势总体可控,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随着有序复工复产,人员流动性增大,在这种非静态管理的情况下,造成反弹的风险增加。同时,鉴于奥密克戎BA.2.3其隐匿性、变异性、传播力较之前的毒株进一步增强,可能社会面还会有新的病例出现。”

说句心里话,阳性持续增加,人员流动增大,我不禁有些担心:形势总体真的可控吗?

相信丹东市政府新闻办,“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不聚集,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继续昨天的话题,讲述丹东记忆,说说那过去的事情。

大院里孩子多,故事也多。

那时候的孩子都散养,不到吃饭不回家。小孩子天生就会串门子。男孩攒烟盒、女孩攒糖纸,夹在书里,领到家里显摆。谁家有小人书,牛的不得了。调皮的孩子和能讲故事的孩子都是孩子王,一群小屁孩儿跟着,走哪儿也甩不掉。

傍晚,天一擦黑,是熊孩子的快乐时光。扒沙、尿炕、拍泥娃娃、过家家、骑驴、撞拐、打死孩子,这些游戏一般不分男女,都能玩。女孩子跳绳、跳皮筋、跳格子、抓大把,男孩子弹玻璃球、打啪叽。也有男女孩子跨界的,有个男孩跳皮筋极好,人送外号:二姑娘。

​大院中央就一水井,供着百十号人用。小时候天冷,冬天长,水井周围就是冰场,滑爬犁、打陀螺。那年头雪大,能存很久,雪堆得又高又大,在雪堆里挖出个洞洞,爬犁可以在洞内穿行。大院里的孩子哪有几个冬天手不皴裂的?谁家的孩子都不省心!

熊孩子的游戏总是出人意料。

那时候,就几部电影反复看,《地雷战》、《地道战》让孩子们痴迷。看过《地雷战》,大院门口,必经之路。男孩子挖一坑放进屎,掏出小鸡尿泼尿,童子尿金贵,少!

喊来同伙对着坑口,一顿呲。尿满满的,把小鸡放进裆里,露出满意的面容,有了成功的快感。女孩弄来树枝儿和冰棍儿筷子搭在坑口上,铺上纸,小心地垫上土,脱下鞋,在土上印上几个脚印。熊孩子们趴在犄角旮旯,瞅着……

天蒙蒙黑,早归的傻柱子下班了,推着自行车,兴冲冲地急着回家见媳妇。一脚踏在“雷”上,粘了满脚的屎尿。一群熊孩子从暗处跑了出来,像鸟兽一般散了,留下一串笑声。柱子高一声、低一声的叫骂没能追得上一个熊孩子。

院里的厦子顶上多了一双刚刷过的鞋,那夜,柱子妈走东家串西家,老太太离开谁家,谁家就传来了爹妈的叫骂和孩子撕心裂肺的苦声………

​那时候的新年来得晚,孩子们老早就盼着。临到年根儿,听到妈妈喊着打酱油 ,拿了一毛钱飞一般跑去,九分一提,剩下的一分钱攒下,买鞭炮,留着过年放。

抗大小学的对街有一家日杂店,老早就买下了二分钱一个的“小钢炮”。存不到年,总想放。那日来了代课老师,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一脸苦相。

抗大的教室就在民宅中,一个坑上修起茅厕,分男分女开了两个门,熊孩子眼瞅着小老师快步进了女厕所,跟着屁股赶忙进了男厕,点上一个小钢炮,扔在粪坑里。鞭炮响起,粪便四溅,小女子从厕所里夺门而出,提着裤子涨红了脸,柳叶眉倒竖,吓跑了一群熊孩子……

​也不知道是谁琢磨的,那时候,孩子们的游戏太多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还是抓人救电,藏猫捂瞎、老鹰抓小鸡。藏猫捂瞎开始啦,转过身来,孩儿散去,诺大院落,真不好捉啊,藏在隐蔽处,总有傻狍子自投罗网。越到最后越难捉。

熊孩子去了丹东电影院,电影演到半场,收门票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水啦,一分钱不花,看电影啦。

还有的熊孩子挤上公交车,站前哪站上下人多,挤在拥挤的人流下车,可以逃票。

人都跑了那么远,都去看电影啦。上哪儿去抓人啊?

傻孩子还在等,月儿已经高悬,妈妈一遍一遍地喊吃饭,傻孩儿就是不回家,游戏还没结束啊!

第二天,傻孩儿的妈妈找到熊孩儿的妈妈说:你孩儿太坏!

几十年过去了,各自忙着,再见到熊孩儿和傻孩子也难。那日,一陌生来电,是熊孩子的,说熊孩子们经常相聚,问傻孩儿可有消息。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