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死亡「这部电影把死亡拍得充满黑色幽默但我看完想哭又想笑」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7更新:2023-04-12 07:42:34

我们来此世时,诸多庆贺与欢迎,我们即将离开此世时,诸多痛苦与无奈。这就是所有人需要面对的,但好像我们不以为然。

《道别派对》的主题对准的是养老院中老人们,他们即将离世的痛苦与无奈。面对病痛的折磨,面对亲人的牵挂,在这个老人院里,老耶发明了死亡机器,他帮助了挚友的妻子平静离世,从此后这几位老人组团帮助同样意愿安乐死的老人,而最后帮助结束生命的,是他自己的妻子。正是这样一部让人感慨的电影,最终获得了西班牙瓦拉多利电影节最佳电影奖、多伦多影展的Venice Days观众选择奖。

这是部让人泪中含笑的影片,题材虽然不新颖,但至少这样的影片会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关注老人生活的影片,记忆中这几年,印象深刻的如国产《告诉他们,我乘仙鹤去了》关于农村老人的死亡,国外如《爱》这部不用多说,让人哽咽泪目的情感。而这部却又多了很多关于老人们生活细节的阐述,有的老人还依然爱着钱财,有的老人还依然无法释怀,有的老人还瞒着家人,有的老人已然认了天命。

有一部围绕安乐死展开的电影……却走了相反的方向。

它把死亡拍得充满黑色幽默,让影Sir看得想哭又想笑。

这就是以色列与德国合拍的——

《道别派对》

The Farewell Party

豆瓣评分8.0。

开场时,男主角厄斯金用变声装置冒充上帝,给住在同一家养老院的老人打电话。

老人因为癌症备受折磨,“上帝”安慰她说,你会上天堂的,但是现在天堂没有那么多地方,所以你要继续治疗。

厄斯金经常冒充上帝,给养老院里的老人打电话,有时是鼓励他们继续和病魔战斗,有时则是宽慰他们,让他们不必害怕死亡。

对这些已经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人,他充满了同情心。

厄斯金的好友马克思病重,在病床上度过的每一天都受尽折磨。

他与妻子拉瓦娜去看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痛苦地请求他,“帮我了结了吧。”

马克思的妻子雅娜也这样请求他。

尽管拉瓦娜很反对,但无论是出于同情心还是友谊,厄斯金都不能看着朋友受罪。

于是他开始跟雅娜一起找人帮忙。

第一个医生背诵着希波拉底的誓言,明确地拒绝了他们,还说他们的想法很疯狂。

第二个医生很乐意效劳,但却是个兽医。

不过兽医丹尼尔的家族有78岁就中风的历史,

所以他和兄弟早早就准备好了后路——一起在78岁生日的时候自行了断。

但天命无常,他兄弟还没活到78岁,就在工作时出事故死了。

就这样,厄斯金和雅娜不仅通过丹尼尔弄到了毒药,还经过丹尼尔介绍,找了住在养老院的退休警察拉斐尔,以便抹掉指纹等证据。

他们开始偷偷准备马克思的安乐死。

但在注射毒药这个操作上,他们却陷入了僵局。

因为某种意义上,这就等同于谋杀,作为妻子的雅娜,作为好友的厄斯金,都下不去手。

于是技术宅厄斯金参照图纸,制作了一个注射毒药的自动装置,可以由接受安乐死的对象自己控制。

一个年轻人问他在做什么,他坦诚相告,说在制作安乐死的机器。

但没想到,年轻人以为他在开玩笑。

年轻的时候会觉得死亡很遥远,至于安乐死机器,谁会需要这玩意?!

影Sir觉得,这一幕真是充满了黑色幽默。

其实筹备安乐死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黑色幽默。

厄斯金和雅娜去找丹尼尔讨论机器的细节时,不期然撞见了这样的一幕,丹尼尔的衣柜里藏了个男人,就是拉斐尔。

原来丹尼尔和拉斐尔都是深柜,他们保持了多年的秘密情人关系,没有人知道。

丹尼尔解释说,生活就是这样,我也只能这样挣扎。

真正到医院,给马克思实施安乐死之前,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本来很肃穆,尽量不惹人注意,但下一秒丹尼尔就踢翻了垃圾桶。

准备实施安乐死的时候,还因为搞不定心跳监视器而大费周折。

于是在这样的气氛下,死亡和永别,都变得没那么沉重了。

但是马克思按下按钮,开始静脉注射安眠药和毒药的那一刻,影Sir的心里仍然很不舒服。

因为这是一个人,一个生命啊,即使他在遭受病痛的折磨,但起码他活着,有呼吸,有意识,而一旦按下了按钮,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也是拉瓦娜一直反对厄斯金参与此事的原因,“人一辈子都在坚持,这会怎么就放弃了?”

但雅娜的理由也很充分,在死亡已经成为他的解脱的情况下,“非要逼着他活下去,难道想死就有罪吗?”

影Sir觉得,没法反对任何一方,但也没法支持任何一方。前者是生命的权利问题,后者是生命的尊严问题,二者的相遇,在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是争议问题。

但或者,片中的态度可以给我们些参考。因为厄斯金帮助马克思安乐死的事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他们,希望自己或者亲人也能够安乐死。

甚至最后,阿兹海默症渐渐发作的拉瓦娜,也选择了安乐死。

这实在是一个太沉重的题材,会逼得你边看边想,我会怎么选择?会在病痛中忍受到最后一刻?还是在失去最后的尊严之前痛快了结?

讲真,影Sir看得都快怀疑起人生的意义了。

但万幸的是,影片不仅仅讨论了死亡,也在看似不经意地,展现了生的意义。

阿兹海默症渐渐严重的时候,拉瓦娜赤身裸体地走到餐厅去。

她清醒之后特别又难看又伤心,“所有人都看见了,我该怎么办呢?”

于是朋友们为了安慰拉瓦娜,举办了一个特殊茶话会。

丹尼尔、拉斐尔和雅娜都全裸着,跟厄斯金和拉瓦娜一起喝茶。雅娜还笑着说拉瓦娜,你以为只有你是一枝花吗?

这也是海报的出处,看似大胆,实则温馨。

所以影Sir觉得,本片虽然题材沉重,但仍然有着一个“大爱”的内核。

就像豆瓣网友@一根曲目所说,这世界上没有比帮助心爱的人结束痛苦、护卫人性的尊严更无私的爱。

而如果像片中选择安乐死的人一样,被珍视着,被爱着,最后给人生的旅途划上一个有尊严的句号,似乎也并不是多么沉重的事。

《道别派对》的主题更加简单明了,就是探讨苟延残喘老年人选择死亡的权利。安乐死在学界和伦常方面一直处在争论的风口浪尖,双方各执一词各有道理,电影中的角色也是持两种态度。老友麦克斯奄奄一息,厄斯金遵照他的遗愿,制造安乐死机器帮他解脱,和疗养院的另外三位老人(老友妻子、兽医、退休警察)联合“作案”,然而妻子拉瓦娜却说他是谋杀犯。但是,随着剧情慢慢发展,拉瓦娜的观念慢慢转变,一则老年丈夫枪杀病重妻子然后自杀的新闻,使大家深受触动,他们开始给有需求的人提供安乐死服务。拉瓦娜的阿尔茨海默病也愈加恶化,她考虑安乐死,与其痛苦的活着,她选择“有尊严的死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