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李大钊英勇就义绞刑时间为何长达40分钟24年后真相大白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08更新:2023-04-13 13:34:41

“大帅,绞刑架运来了,可以对李大钊行刑了”,吴郁文小心翼翼地报告说。

张作霖躺在太师椅上,抬起头盯着自己的侦缉处长说道:“我给你个任务,回去研究一下,如何让李大钊死得更难受,不能让他走得太干脆了,这样做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张作霖为何要出此毒计?

李大钊是河北乐亭人,出生于1889年,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东渡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回国,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

同陈独秀一样,李大钊也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二人也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组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立下过不朽功勋。

至于李大钊和张作霖的“恩怨”,还要从318惨案说起。

1927年4月6日,北平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上百名全副武装的军警强行闯入了苏联驻华使馆,从那里带走了60多个人,除了苏联使馆工作人员,还有中国公民。

其中有一个人最为引人注目,他就是李大钊。

众所周知,按照国际法,外交官是有外交豁免权的,使馆是要受保护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作为一个文明国家,不能随意进入他国大使馆。然而张作霖却下令警察和宪兵闯入苏联大使馆,造成了举世震惊的后果。

让人费解的是,他们兴师动众,竟然是为了抓李大钊这样一个文弱书生。究其原因,是因为李大钊冒犯了日本人。

1926年3月,冯玉祥和张作霖翻脸,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兵戎相见。在这场冲突中,日本站在张作霖一边。3月12日,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向国民军发起炮击,守军在毫无防备之下,死伤者众。

国民军反应过来后便展开了自卫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

日本恼羞成怒,联合英美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于16日向段祺瑞的北洋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一个蛮横要求:让北洋政府务必在48小时内就撤除设在大沽口国防设施一事做出答复。

列强胆敢这样做,号称依据的是《辛丑条约》。那是在1900年,慈禧向列强宣战,结果被打个落花流水,导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有一条规定,清政府必须拆除大沽口一带的炮台。

这是个不平等条约,是在侵略者的炮口下签订的,是强加给中国的。时代进入20世纪,大清早已灭亡,中国人民肯定不会承认这个条约。

大沽口是中国领土,政府在此设防是天经地义,列强的强盗行径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

3月18日,北京上万名各界群众勇敢走上街头,展开抗议,要求北洋政府对八国通牒说不。并且要求北洋政府驱逐八国公使,废除和列强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北洋政府一向是对外人怂,对自己人狠。他们不但不回应群众的合理要求,反而下令军警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47人,伤200余人。

死者就包括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一名女生,她正是鲁迅先生文章《纪念刘和珍君》的主人公刘和珍,这起事件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北洋政府之所以要逮捕李大钊,是因为李大钊是游行示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游行的时候,李大钊和儿子李葆华始终走在队伍的前面,高呼口号。军警开枪的时候,李大钊昂首挺胸,没有退缩,因此他的头部和双手负伤。尽管如此,但他仍不顾危险,从容镇定地指挥群众撤退。

也正因如此,李大钊被段祺瑞列入要犯,上了北洋政府的通缉令。李大钊被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或者说,李大钊被通缉,段祺瑞是主要责任人。可是李大钊被捕和被害,罪魁祸首却是张作霖。

惨案发生后,全国各界纷纷谴责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陷入了舆论漩涡,面临巨大压力。没办法,段祺瑞不得不做出让步,召集了非常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认定这场屠杀是违法的,首犯"应听候国民处分"。

后来,京师地方检察厅也作出了相对公正的调查结论,认定此次集会请愿属是人民的正当行为,既然如此,段祺瑞政府对李大钊等人的通缉就失去了合法性。

而且在1926年4月上旬,段祺瑞执政府已经倒台。1927年4月16日,奉军占领了北京,这时候的李大钊,命运已经实际掌握在张作霖手中。

逮捕李大钊,实质上也是张作霖的意思。李大钊是4月6日被捕的,这时候奉军还没有入关,当时下令逮捕李大钊的,是京师警察总监陈兴亚。

陈兴亚是东北人,是张作霖的亲信,曾担任东北宪兵司令,1926年11月调任京师警察总监。

此人也曾经在日本留学,是个不折不扣的亲日派。而张作霖这个被很多人说成是爱国者的大军阀,其实也是最大的亲日分子。

1927年4月5日,陈兴亚接到了张作霖的密电,让他逮捕李大钊。

1926年318惨案后,李大钊等人转移到了位于东交民巷的苏联大使馆西院的一处俄国旧兵营内,一直没有出去。

军警和特务,通过我党的叛徒,掌握了李大钊的行踪。

陈兴亚随即向侦缉处长吴郁文下达指令,让他制订抓捕李大钊的行动方案。吴郁文立刻开始行动,他把抽调来的将近六百名警察、宪兵和特务分成12个行动小组。然后按照叛徒提供的信息,直奔苏联大使馆。张作霖素与日本关系友好,李大钊却是坚决反日的,张作霖在正式入主北京之前,要向日本人交上一份“礼物”。所以,李大钊的被捕便顺理成章。

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表示不解,张作霖是被日本人炸死的,说他“亲日”说不过去吧。

这一点也没有冤枉他,当年日本有《田中奏折》,俄罗斯则有“黄俄计划”,两国都有征服中国的野心。他们要想征服中国,必须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后,他们必须在东北修建铁路,这样一来可以向内地运兵和运送战略物资,二来可以侵吞东北的资源。由于东北特殊的地理环境,没有铁路的话日本侵略中国就是纸上谈兵。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满洲的权利,除了辽东半岛租借地和(半条中东)铁路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语)。

日本人梦想在东北修路,袁世凯和段祺瑞也想成全他们,但是慑于舆论压力,害怕落下个千古骂名,他们都没有那么肥的胆去实施。偏生张作霖“敢作敢为”,在1922年宣布东北独立后,日本人好梦成真。

张作霖为了称霸东北,把东三省的路权、采矿权、土地所有权一股脑全都给了日本人。

到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为止,袁世凯、段祺瑞统治时期没有实现的“满蒙五路”等计划,在张作霖的积极合作下,得以基本实现。

在张作霖的协助下,日本完成了四洮路全线(1923年)、天图线(1924年)、洮昂线(1926年)和吉敦线(1928年)。至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网计划基本顺利完成,为日后发动侵略战争做好了全面准备。

张作霖和日本关系如此亲密,李大钊为首的共产党人却带头反日,张作霖岂能容忍?

而对于日本在东北的所作所为,苏联政府是坚决反对的,加上日本和俄国有旧怨,亲日则必然反苏。早在1926年7月,苏联和张作霖就在东北爆发一场冲突。

日俄战争前,苏联在东北已经修了一条中东铁路,也叫东清铁路。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全长将近2500公里。之前一直由俄国(苏联)管理和收益。

1924年9月,趁着苏联内部动荡,张作霖与苏联签订了一份“中东铁路条约协议”,规定张作霖与苏联共同管理和使用中东铁路。

因为铁路受益是平分的,按照规定无论是苏联还是张作霖,使用铁路运输物资和军队,是要支付费用的。但是张作霖不把苏联人放在眼里,长期拖欠中东铁路管理局一大笔钱,当起了老赖。

1926年1月,苏联中东铁路运输局一怒之下,不让张作霖军队再使用中东铁路。

有日本人撑腰,张作霖也不是好惹的,他直接派兵把苏联运输局局长给绑架了。到了1926年7月,张作霖干脆撕毁合同,试图出兵赶走苏联人,控制整个中东铁路。

而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还有国民党人,对苏联是友好的。

首先,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是支持的。

其次,苏联政府宣布废除之前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还有,苏联向蒋介石军队派遣了不少军事顾问,也援助国民党军队大量军事物资,支持国共携手进行的北伐战争。

也因此,李大钊受到通缉后就到了苏联大使馆躲避。李大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苏联走得很近,让张作霖对其恨得咬牙切齿。

最初,张作霖曾经想诱降李大钊,他仰慕其才华,想为己所用。他让自己的军师杨宇霆劝说李大钊,但是李大钊不为所动,严词驳斥说:“张作霖和吴佩孚一样,都是卖国贼,我怎么能和他同流合污?”

李大钊放话:“张作霖是狰狞之子,吴佩孚是狼狈之儿,我岂能为他们效劳。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这一来张作霖对李大钊更加仇恨,恨不能将其碎尸万段。1927年4月6日,苏联驻华使馆门口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数百名全副武装的警察和宪兵强行闯入苏联驻华使馆,从那里带走了60多个人。

他们除了苏联使馆工作人员,还有中国公民。其中有一个人的身份最为引人注目,他就是李大钊。

众所周知,按照国际法,外交官是有外交豁免权的,使馆是要受保护的,地位相当于本国领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作为一个文明国家,不能随意进入他国驻在自己国家的大使馆。然而张作霖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下令警察和宪兵闯入苏联大使馆。

如此大费周章兴师动众之下,抓捕到了李大钊后,张作霖肯定要斩草除根。

张作霖还不想让人留下把柄,要走一个法治的过场,给李大钊定罪,送他去哪个法庭?是军事法庭,还是普通法庭?

如果是民事法庭,绝对定不了李大钊死罪。因为李大钊没有领导军队,没有煽动暴乱,只是游行示威,判不了死罪。多年后陈独秀被捕,蒋介石想将他置于死地,但是法庭经过审理也只判了十年。

当时全国舆论和知名人物,纷纷陈情,表示李大钊是个文人,应该送普通法庭。然而张作霖为了将李大钊置于死地,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李大钊交给了大元帅府的军事部长,由军事法庭会审。

军事法庭审理,就可以罔顾事实,内部操作了。

军事法庭是针对军人设立的,张作霖却将非军人的李大钊送到这里审判,可见张作霖为了杀害李大钊,已经是不择手段了。

有人说张作霖是受到了蒋介石的怂恿才杀的李大钊,这也有些牵强附会了,蒋介石北伐,对象就是张作霖等北洋军阀,两者是死敌。张学良跟蒋介石合作,是张作霖被炸死之后的事。

蒋介石虽然当时已经背叛革命,但跟张作霖还是仇敌,即使想借刀杀人杀李大钊,他说话也不顶用。

再说张作霖何其狡猾,如果他主观上不想杀害李大钊,肯定不会动手 ,以免中了蒋介石的“借刀杀人”之计。

还有蒋介石和张作霖不是上下级关系,蒋介石当时是中华民国元首,张作霖是大元帅,也是把自己当作国家元首,谁也不鸟谁,蒋介石怎么会给张作霖施压让他杀李大钊?

所以杀害李大钊就是张作霖自己的主意,不容洗白。

最后李大钊被以“阴谋破坏宪法秩序,勾结外国人,煽动内乱”被判处死刑。接到判决后,李大钊非常坦然,他从参加革命的那天起,就有了为信仰献身的准备,但是他向张作霖提出一个请求,不要枪决,对我用绞刑。

当时中国没有绞刑,也没有绞刑架。张作霖倒是干脆,为此专门进口了一个绞刑架。但是张作霖又不知道绞刑架行刑的过程,有点担心这样李大钊会死得太轻松,于是他就向吴郁文下达了一个任务,要让李大钊死得痛苦一些,以解心头之恨。

吴郁文咨询了绞刑架生产厂家,又仔细研究后,发明了“三绞处决法”。

所谓的“三绞处决法”流程是这样的,将人挂上刑具后吊在半空中,等到被行刑者快要死亡的时候,再将其放下来,松开刑具,让人继续呼吸空气,恢复部分生命体征。之后再次勒紧刑具,再吊上去,如此反复,共计三次。这样操作下来,不光是摧残被行刑者的肉体,还对其精神进行打击,经历长时间的折磨。

普通绞刑一般几分钟就可以结束了,当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害时,竟然用了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真相,普遍认为是刽子手不熟悉业务,不了解新机器的使用,才导致行刑这么久。

可是在二十四年后的1951年6月20日,杀害李大钊的凶手吴郁文被抓捕归案(后来被枪决)后,交代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年是张作霖授意自己这样做的。

张作霖是胡子出身,心狠手辣,自己都承认自己“手黑”。比如说张作霖跟东北土匪杜立三是结拜兄弟,他为了当东北王,决定除掉对方。一山不容二虎,除掉也没有什么,但是你不跟人家整刀真枪较量,而是设了鸿门宴,将杜立山诱杀。

这足以说明,张作霖这人不讲道义,手段残酷。

不过历史是公正的,张作霖后来下场可悲,被日本人炸死,遗臭万年;而李大钊则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被后人敬仰,流芳百世。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